坚持分享第423天。
培养孩子就如同牵一只蜗牛散步,急不得,快不得。我们认为简单如同1+1=2的知识和技能,对孩子来说不一定简单。
轶事一:学跳舞
暑假给孩子报了一个舞蹈班,想让孩子提前适应一下学校生活。在班上女儿的年龄是最小的,而且还没上过学,第一天上课,前半节课哭闹不止,费了好大力气才让孩子安静下来,后半节虽没有哭闹,也没学多少东西。下课之后我一直鼓励孩子有进步,后半节课表现的非常好,孩子听了满脸自豪。我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只揪着孩子前半节课的哭闹不放,孩子只会感觉没面子,还可能赌气第二天不去上课。回来之后家人问孩子第一天上课的表现时,我也是斟酌之后才回答。当着孩子的面重点说孩子后半节课的表现,为孩子的进步而自豪。孩子的自尊心是跟强的,她们都渴望被表扬。
第二天孩子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虽然动作不标准,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但没有哭一声,也没有说不学,这就是进步,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满脸自豪地告诉孩子她的进步,孩子开心地笑了。本以为孩子已经适应了,谁知第三天又开始哭闹着不学,这也在意料之中。我知道刚开始的反复很正常,越是这样家长越需要冷静,不能为了面子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回来之后,继续找孩子的优点,为孩子赋能,给她坚持下去的希望。
到了第五天,我惊讶地发现孩子的进步很大,前几天孩子不知道听老师的口令,只顾自己玩儿,别人已经换下一个动作了,她才反应过来,胡乱跟着大家应付一下,一点儿不走心,那时我还怀疑孩子的反应能力是不是比别人慢。看孩子现在的表现应该是我多虑了,孩子已经能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了,我坐在旁边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下课后,我问孩子:“今天的动作你都学会了,开心吗?”孩子略带骄傲地问答:“开心!”我说:“是啊,凭自己的努力学会一些东西,是很有成就感的,为你的进步击掌!”那一刻孩子应该也体会到了什么叫自我成就感。
经过一周的练习,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经历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财富,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磨砺,不要过早给孩子下定论,相信孩子,一切都在悄然生息地发生改变。
轶事二:学写数字
最初教孩子写数字时,我直接从1写到10,然后让孩子跟着写,我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她应该很快就会了。谁知孩子只写了个1和2就不写了,说不会写,当时我心中一团怒火,认为这么简单,比葫芦画瓢描几遍也就会了,孩子居然说不会写,这也太笨了吧。我强压怒火教孩子如何写“3”,教了几遍孩子就能像模像样地自己写“3”了。看着孩子写的“3”,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学写数字不也是这样吗?父亲教了好多次,我写出来的3都是如同M一样,是爬着的,为此,父亲专门写了一张3让我描,相比之下自己还不如女儿呢!
想到这里,我心中的火气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孩子不是天才,我对她的要求不能太高,每天进步一点点,耐心陪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