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多科老师反映孩子们整体课堂活跃度不够,被动的听讲,提出的问题没几个孩子回应,下课之后也是各自埋头做作业,很少有聚在一起讨论的现象,做过、讲过的题再做仍然出错,甚至不会。考虑到复习阶段各科进度比较快,课堂容量大,难度高,孩子们如果一直这样只能是把老师讲的东西暂时性的听会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弄懂,弄明白,题型稍微一换就又不会了,更别提灵活运用了,这样下去是万万不行的。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在班里开展了“我要问问题”的活动。
首先我先对孩子们做好动员:问问题是最快、最有效的提高成绩的方法,问题就像一个一个的敌人,只有及时的发现并且消灭它们,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会学习的孩子都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孩子;正好班里有几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他们的成绩都很优异,我举了他们几个例子,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实施方案:班级前20名的同学每人每天至少要问2个问题,21到45名之间的同学每人每天至少问1个问题,45名之后的一周至少问2个问题。问过的问题任课老师在该题后面签名,每天凭签名登记当天问问题的数量,一周一汇总,超过目标数的进行奖励:每人一个作业本,一个水笔,(虽然奖励不大,但是拿到奖励的孩子们都很开心);达不到目标数的要惩罚:上讲台来表演一个小节目(关于惩罚内容我也也是想了又想:罚抄课文,孩子们时间紧,不想耽误他们太多时间;罚交作业本,又太好完成,孩子们不在乎;他们这个岁数的孩子其实很不愿意表现自已,越是这样我就越让他们去表现,而且我对孩子们说大家学习压力大,被罚的同学上来表演个节目,大家看看也能放松放松,所以孩子们对于这个惩罚是即乐意接受又不愿让罚到自己身上)。同时每天我也会抓拍一些积极问问题的同学,将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并在班级和群里大张旗鼓的表扬,树立正面典型,并且动员家长对孩子做好动员和鼓励工作。另外我还和任课老师沟通,让她们对一些问题质量比较高的,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进行表扬,这样正面引导,能够避免孩子们为了凑数量而问一些没什么意义的问题。
通过各方面合力,将近一个月的实施,孩子们已经养成了问问题的习惯,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甚至是放学;不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走廊上,甚至追着老师追到别的班,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问问题的身影,孩子们也由最初的“老师要我问”转变成了“我要问老师”。通过问问题孩子们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提升,而且和任课老师们也走的更近,感情更好了,课堂上的氛围也活跃起来,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堆孩子争着回答,班级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学风越来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