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解决如何知行合一的问题
为什么学了很多东西,知道很多道理,但是改变还未发生呢?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之前的文章有提及过知行之间有鸿沟,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克服「情绪差距、技术差距、自省差距」。
情绪差距,在于这件事你是否想做,是否有能量做。
技术差距,说的是一些具体的细节,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你是否有能力解决,也是一种把事情做成的能力。
自省差距,在于我此刻要做吗?它有多重要,真的值得吗?是认知的差异。
跨越这些关卡,有一个公式可以使用,帮助你更好地解决知行问题。
01 变革公式或改变公式
这个是美国组织发展专家提出的一个变革公式:D * V * F > R。
D是 Dissatisfaction:对于现状,有多不满。
V是 Vision:对于积极的愿景,有多想要。
F是 First step:对于达成愿景的下一步行动,有多清晰。
R是 Resistance:改变过程中的阻力。
也就是说:当不满 (D) * 愿景(V) * 下一步行动 (F) > 阻力 (R) 时,改变才会发生。
你的动机会被这三个东西所推动,这三者的乘机大于阻力,行动就来了。反之,只要其中有一个为零,另外两个再大也没用。
02 变革公式和执行鸿沟之间的关系
聊完了具体含义,接下来看一下他们和开头的三道关卡,即「情绪差距、技术差距、自省差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你对现在,有不满 (D) 时,会推动你想起做一些事情,寻求改变,这个时候,能量就来了,因为「你想做」。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因为你对行动背后的结果有期待,即有了愿景(V) ,你对它越想要,也就知道它越重要,就跨越了「自省差距」。
当想要和得到,是两码事,起码需要有实现它的能力,这是「技术差距」,而下一步行动 (F) 就帮助你一步步跨过去。
也就是 D 会推动你跨越「情绪差距」,增强「你想做」的能量;
V 会推动你跨越「自省差距」,加强「值得做、现在做」的动力;
F 会推动你跨越「技术差距」,用「下一步」一步步走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03 行动小Tips
聊完关系,再聊聊需要注意的细节。
关于不满,需要把握一个度。
对现状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通常会自我谴责,觉得自己很失败很痛苦,有时候甚至想破罐子破摔。
我们也常说要自我接纳,认清现实之后依然热爱它。虽然很鸡汤,但还是有营养的,我们现在就很好,但依然不妨碍想要变得更好。
自我暗示有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关于愿景,需要具体且清晰的。
比如想要瘦身,那到底要减到多少斤?花多长时间?为什么想要瘦身?想瘦哪里?
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衡量。
关于下一步,行动要可量化。
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什么时间和什么样的运动频次以及运动量更为合适?
行动越具体,就越容易执行。
关于阻力,需要切合实际。
不要忽略了阻力因素,制定出不切实际的行动方案。
要充分评估阻力,宁可估计得多一点,保守完成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
04 小心错觉
最后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看完这篇文章或者学习一个东西之后,可能不会行动了。
因为会让你产生一种“快感”代替了“不满感”,不满感变成 0,就行动不起来了。
这种快感来源于你学到了一个知识,就感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像制定完计划之后,感觉计划会实现,自己变好了,然后就想用放纵来奖励自己,结果不就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结局?
所以小心这类错觉。
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行动」。
立刻去分享,立刻去实践。
所以朋友,你也不太需要知道这个公式是什么样的知识,只需要理解,立刻行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