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小长假,对于我来说是清明大值班,没的休息。值班就值班吧,还统一组织看电影,不看不行。我们放电影,就是从网上下载,然后投到大屏幕上,效果比电影院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如自己在家看的效果好。刚开始据说放的是部烂片,准备好了去睡觉的,谁知临播放换片了,看的是《天空之眼》。赚了,这趟没白来。
这部电影讲的是打击肯尼亚恐怖分子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讲英国和美国反恐部队联合抓捕恐怖分子,后来发现恐怖分子要实施恐怖活动,就临时改为先行打击的故事。结构也不复杂,就一条主线,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演绎,清晰明了。
但整部电影代入感很强,让观众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当中,基本没有放松的时刻,尤其是结尾,让人无比地揪心。
扣人心弦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电影中出现的几次争议。通过冲突体现出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体现出了他们的应急处突能力。
看完电影,有人跟我说这是在秀他们的高科技。诚然,影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高科技装备,这是一场实力严重不均等的军事行动,肯尼亚的恐怖分子无论如何最终都要被消灭。但我想影片并不只想说这些,也不是只想讲个故事就结束了。
在影片中,上校本来是想把追踪了很多年的恐怖分子抓回来审判,但突然发现他们要实施恐怖活动,立即改变行动,实施打击。从方案制定,到通信,战场评估,武器准备,一切都是训练有素,有条不紊。能看出他们的应急能力。
情节最生动的就是在指挥这次行动中,上将都没有权力发射导弹,首相、部长、总指挥,包括法律顾问,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谁都不能独揽大权。
最感人的是电影中体现出来的人性。为了不误伤肯尼亚平民,两位美国无人机“驾驶员”可以说违抗了命令,也促使指挥组改变行动方案,特工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虽然可惜的是方案最后没成功,但是这种精神,这种人性关怀催人泪下。
有人感慨说,美国就是强。但是你想过没有,它强在了哪里?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它不光有强大的高科技与实力,还有更合理的组织制度,权力制衡的机制,更有伟大的光辉的人性关怀。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能促使各方面全面发展,形成良性,所以才强大。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在影片的最后,行动结束后,部长指责上将为了自己的名声利益,力促打击行动的执行,而不顾及平民的安危。上将说了自己参与打击恐怖分子的亲身经历,然后说:“永远不要和一个士兵谈战争的意义。”是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大谈特谈战争的意义,但对于士兵来说,战争就意味着你死我活,必须先发制人,一招毙命。
最后,我想说的是,导演要是能把最后的结局改一改就好,不要让那个可爱的小姑娘死去,哪怕最后留个悬念也好。真的,这样就不辜负影片中那么多人的努力,有人积极斡旋,有人违抗命令,有人冒生命危险,也能让观众得到一丝欣慰,让我的心不那么悲凉,对光辉的人性也有一些回报。
这就是我的一点心得,如果你没看过,趁还在放假,抓紧时间看看吧,你一定会感动,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