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后的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好像自己越长大时间走得越快,生活过得像电影一样按了快进键,只留下了零散的画面,却记不清楚过程发生了什么。对我而言,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20岁后的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同龄的朋友渐渐开始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在朋友圈看起来过得风生水起,电视荧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90后明星。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同样是90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和其他人的差距。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在于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
然而,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贫穷还是富贵,聪明还是愚笨,美丽还是丑陋,你的一天都是24小时。而你能够拥有怎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如何对待你的24小时。
那么,真正的时间管理又是怎么样的呢?是否真的遥不可及很难做到呢?那就请细细听我说来~
一、时间管理是伪命题,自我管理才是王道
我一直以为时间管理是要在自己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排满任务。直到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我才发现,其实时间根本无法管理,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一天都是24小时,并不会因为你的勤劳就更改。其实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只有提高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处理事情的效率,才能空余出更多自由的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
我们的大脑很多时候是被身体支配的。饥饿,口渴,享受,放松等等欲望都是身体自动会引发大脑发出指令的。我常常有一种自己被自己的欲望控制的感觉,你们有吗?不要让你的欲望控制你的大脑。如果尝试学着延迟满足感,完成任务带来的满足感会让你下一次做事更有动力,避免拖延。
二、 时间被谁拿走了?我该如何抢救我的时间?
一天有24小时,但是我们真正消耗脑细胞思考的时间好像并不多。时间都去哪儿了呢?我想,有以下几种情况:
1.手机控患者→推荐软件:【forest】【种子习惯】
我是一个重度手机控,曾经用软件测试过,我最高纪录每天手机使用时间高达6个小时,统计数据出来我都惊呆了,难怪我常常玩手机玩得头昏脑涨,腰酸背痛。你是否感觉,手机已经快成为身体里不可或缺一部分了,每次看到手机电量不足就会开始焦虑。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接受的信息都非常零散,如果过度经常接受零散信息,反而是会被淹没。我常常感觉一天的时间都被手机消磨掉。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组图片,是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的一组作品《remove》,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电子设备等。照片里的人们看起来都好像孤单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一家人坐在一起,也没有交流。照片里的人们,一直好像都活在了手机里。我看着这些照片,仿佛看到了别人眼中的我自己。我不希望将来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只记得手机里海量的图片和信息,却想不起陪伴在身边的人是谁。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要减少手机使用时间,那么推荐使用两个软件 forest 、 种子习惯,可以记录自己想要做事的时间段和项目,用手机软件来控制手机使用时间。这软件我用了一段时间,可以在固定时间提醒完成任务,我玩手机的时间有慢慢减少。但是呢,软件毕竟是工具,最重要的还是使用工具的人。我最需要自控的时候,我换回了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诺基亚手机来使用,发现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情,哪里有那么多事非你不可,只是刷着手机找存在感而已。
2.拖延症患者→建议提早设定截止时间
拖延症患者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是完美主义,其实是自己害怕失败,不想面对自己做错或者失败的一面。因此就一直给自己找借口,不断推迟完成任务的时间,最后仓促交工。
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以下几种建议
a. 可以提前设定截止时间,并和其他人做好约定,让外界力量约束自己。
b. 延迟满足感,先完成任务,再进行自我奖励。用成就感来维持做事的动力。
c. 紧急任务排序清单 将待完成的任务按照紧急程度分出123点,列出清单,并一项项完成。(特别推荐,手写小本子使用效果最佳!)
3.勤奋表演者→推荐关闭所有网络
拖课是学生时代的黑名词,而加班就是工作后的黑名词了。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特别讨厌老师拖课。长大后,我们却会不自觉地进行加班。这两者的原因都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大部分任务都是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造成要加班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里效率低。没有人会关心你加班加了多久,但是当你做出业绩的时候,反而更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我们要提高做事效率,排除一切干扰,保留勤奋的过程,只展示最后的成果。建议在工作状态中把手机网络关闭1-2小时,全神贯注完成最重要的任务,往往事半功倍。
任何一个年纪的我们,都需要用时间管理,因为时间管理是自我控制,是管理自己的生活节奏。把手机放下,可能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后分享一句网络上流行的话,工作的时间,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了你将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