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了一趟纽约。
主要动力是观看来美巡演的舞剧《只此青绿》,如今难得的3A班底。次因是女儿放寒假和朋友在纽约玩,我去正好可以跟她见个面。
(一)无须排队的安检
家附近的机场虽说不大,但好歹也是一州之府的集散之地。我到达机场的时间是周六早上七点左右,整个城市都已经苏醒。
这个机场有两处安检,分设在大厅的A、B两翼。
A端有TSA Precheck的通道。因为我的Global Entry过期未续,想着没准在B端排队的人能少点,便直接朝那个方向去了。
走进B端通道口,眼前是一片可纳百人的空间,被隔离带切割成五条回旋的队形。
令我讶异的是,这些队形里空无一人。只有被队形终点分隔开的另一端,有十来个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分散在四道行李检查带的各处。
我迟疑地缓下脚步,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什么。周六早晨,州府机场,承载一半流量的安检处,连一个出行者都没有吗?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卡bug的话,更大的可能是我走错了地方。我甚至掉头往A端的方向张望。
幸好这时有一位旅行者走了过来。我才定住神,想明白自己只是偶然碰上了一个几率较小的泊松过程。
人生第一次在几分钟之内过完安检。
(二)蹭车
曼哈顿是个岛,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岛。进曼岛虽说选择良多,但从来都不是一件方便简宜的事。
今年一月二十日之后,市政府还打算向进城的车辆征收交通堵塞费,也是上了新闻的奇葩怪谈。
在候机的时候,碰到一个同事搭乘同一趟班机出差。她之所以选择周六,是要去看在纽约工作的小女儿。
好巧!下飞机后,我蹭了她会报销的Uber进曼岛。
(三)赠节目单
《只此青绿》不负盛名。
三位A卡主角技艺精湛,舞团全体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枉我飞跃千里的奔赴之意。
只是运营吃相太难看。号称文化交流的演出,居然不提供免费的节目单,需要购买周边才附赠,着实充满异域色彩。当然,纽约么,多奇怪都正常。
我唯一有兴趣收集的是冰箱贴,最便宜的那款报价19美金。哪怕是在有销金窟之称的纽约,这个性价比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来都来了,已经自认韭菜,那就从了吧。没想到,因为是巡演的最后一场,最便宜的周边早已售罄。
看看那些介于30到100美金的小物事,我感觉再掏钱有点对不住自己的智商,遂作罢。
幸运的是,候场时遇到的一位同好买了一个福袋,内有两本节目单,加上附赠的,她一下子就有了三本。好心的她,给了我一本,得以盖上演出的印章。
(四)在DC滞留的一夜
演出在周日的午后。为了赶回家周一上班,我的计划是从剧场直奔机场。
应该是能省点银子,订票的时候回程没有买直达,需要在北卡的CLT转一次,预计在周一的凌晨一点到家。
周日早上接到通知,去北卡的飞机将会延误。那第二趟肯定是赶不上了。
没等我联系航空公司,就再次收到邮件,将转机地改为华盛顿特区。但转机时间长达八个小时,从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好在与航空公司交涉后,拿到了中转地的免费食宿。
有趣的是,当我搭乘机场大巴来到指定旅馆时,发现居然是故地重游。
2024年带老大来考察Georgetown大学的时候,就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晚。她还把戒指忘在洗手间里,我们回家的时候不得不过来取一趟。
这世界还真是个圈。转来转去,原本随机的点,就都连成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