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老师解读《史记 李将军列传》

一、文帝对李广的一声叹息

【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李将军列传》)

【解读】李广的先人李信,是秦始皇时的名将。在灭燕的战争中追逐太子丹,表现英勇,受到秦始皇的欣赏。秦始皇问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说二十万足够了。始皇又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始皇就嘲笑王翦老矣,如此胆怯,还是李信壮勇。于是让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楚。开始顺利,后来遭到楚的强力反击,大败而返。此篇,司马迁只提李信的灭燕之功,而不提攻楚之败,主要是因为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材料的选择以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为准,这里提李信,是为讲述李广继承了先人的英勇气概。

文帝对李广的一句叹息,很有深意。有人因此批评文帝说,既然赏识李广,为何不封他万户侯?这就错怨文帝了。在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在高帝刘邦时代,是乱世,条条框框很少,各种才能的人能够尽情发挥。况且高祖的格局宏达,不同人才在他的麾下都能充分发挥。但是到文帝,以至景帝、武帝,和平时代,各种制度、文法越来越完善和繁琐,而李广尽管英勇,但崇尚自由的,特别不愿意接受文法的约束,所以就难能封侯。


二、李广只会埋头干活,不懂领导关系

【原文】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後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解读】梁王是景帝的弟弟,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子,窦太后偏爱梁王,希望景帝之后让梁王继承皇位,为此两人有矛盾。李广在梁国的地盘上立功,梁王提拔他做将军。回去后,景帝不高兴,认为李广是汉将,不应该接受梁王的册封,于是不对他封赏。但是李广一介武夫,怎么能揣摩出上层的微妙关系。用现在的话说,李广是情商不太高。但是李广作战特别英勇,不怕死,让人心疼,于是也有人暗中帮他。



三、李将军是三国、水浒等英雄形象的典型

【原文】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匈?”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於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饹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

【解读】天子派他的一个宠臣(文中称中贵人,中是宫中的意思。)跟随李广学兵事。有一天,中贵人带领数十骑兵到在外面奔驰,碰到了三个匈奴兵。本以为几十人对付三人绰绰有余,于是就对三个匈奴兵发起挑战。没想到三个匈奴兵把他们几乎射杀殆尽,还射伤了中贵人。中贵人逃回到李广身边报告,李广说,必是匈奴射雕者也,也就是射箭高手。于是带领一百多人追逐那三个匈奴兵。追上之后,李广并没有用全军去对付三人,而是让军队摆开阵势,自己单挑他们三个,结果是射伤两人,活捉一人。这里集中表现了李广的武艺高强,但司马迁并不是直接写,而是通过对比和反衬。中贵人几十人对付匈奴三人不是对手,李将军却一人单挑三人。

我们看到《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两军对阵,,主将先出来单挑。有人就说这是演戏,实际战斗中不会有。我们看《李将军列传》,李广就是这样打仗的。李广这样武艺高强的将军,是民间特别崇拜的英雄,三国、水浒当中的英雄,大抵类似李将军。可见史记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高潮还在后面。就在李广干掉三个匈奴射雕者之后,出现了数千匈奴骑兵。(可以猜想这三个射雕者可能是匈奴的侦察兵)。一百多对几千,相差几十倍,这时候李广怎么办?手下士兵说赶快逃。李广说不能逃,因为距离己方大军几十里,逃不回去就会被消灭了。于是李广下令向匈奴前进到两里的地方,把马鞍解下来,作出不走的姿态。这时匈奴以为他们是诱敌之兵,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处理整顿军容,李广趁机带十几人快速冲进敌阵杀了白马将,又回来。这时候李广不仅要求大家把马鞍拆下,还让战马随意躺卧。匈奴终不敢冲出,对峙到黑夜,匈奴害怕汉军偷袭,就撤军了。李广也回到了大军中。

这段是李广上演的空城计。后世很多小说如《三国演义》都常有空城计的故事,可能也是受到《史记》的启发和影响。

这段末尾说,汉大军不知道李广去哪里了,所以没办法跟随,也没办法营救他。这句话其实有深意,是司马迁间接点出了李广的不足,即对军纪的轻视。这可能也是上级对李广不满,长期不提拔李广的原因吧。


四、李广带兵“无为而治”

【原文】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於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於文法。(《李将军列传》)

【解读】本段是拿程不识与李广作了一番对比。武帝继位后,李广做了未央宫卫尉,程不识是长乐宫卫尉。(未央宫是住的是黄帝,长乐宫住的是太后。)卫尉,是负责守卫宫门,也就是禁卫军长官。他们两人此前都做过边境的太守,抵御匈奴。所以两人有可比性。他们的风格却迥然不同。李广行军,不注重队列,到水草丰美的地方驻扎,然后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文书簿册方面的事情,能省就省。但是他会安排远探哨兵,提前掌握敌情。因此没有遇到过危险的偷袭。程不识呢,正好相反,他注重行军的队列和军容,晚上打更巡逻,文书记录规整谨严。也没有遇到到危险。但是士兵们喜欢跟着李广,原因是轻松、自由,再加上李广的个人魅力和爱护士兵,人人乐于为之卖命。而不喜欢跟着程不识打仗,因为过于繁琐、辛苦。李广因为因为有勇有谋,更受匈奴人的敬畏。

李广与程不识的对比很有意思。李广很有点道家的味道,极其简易,无为而治。程不识很有儒家味道,集体统一,一板一眼。李广靠的是个人才能和魅力,程不识依靠的制度和管理。各有所长。但李广崇尚英雄主义,过于迷恋个人能力,致使他带大规模军队难有战功。


五、“飞将军”的由来

【原文】後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兒马,因推堕兒,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兒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

【解读】这段之前写李将军战匈奴,主要是作为边境太守,防御匈奴。武帝继位之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大汉考虑主动讨伐匈奴。李广参与的大规模征伐匈奴的战争,《李将军列传》提到五次。这段提到两次。

大汉与匈奴首次“大战”竟是不战而还。说是大战,是因为双方出动大量军队,大汉出兵二十余万,匈奴出兵十余万。汉朝设伏兵,利诱匈奴来夺马邑,没想到匈奴人发觉,不战而退。汉军无功而返。李广当然也没机会发挥了。(马邑之战的详情可查阅《韩长孺列传》和《匈奴列传》)

李广参加的第二次汉匈战争,是四将军(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领万骑。结果是卫青胜,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和李广都是兵败,都降为庶人。李广虽然兵败被俘,但是英勇逃回的故事却极其精彩。大概过程是这样的:李广被匈奴的大部队击败,匈奴人因仰慕李广,下令如果捉住李广,一定要活着带回来。李广受伤被俘,匈奴人把他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可能是伤势很重,匈奴人并没有捆绑他。李广就瞅准时机,看到一个胡人少年在旁边骑着好马,就腾空跃起,跳到那个胡儿的马上,夺取他的弓箭,把他推下去,逃去了。匈奴人追赶,还被李广射杀许多。最终李广逃回大军。经过这次精彩的逃生,匈奴人更加敬畏李广,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六、李广私杀霸陵尉

【原文】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後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李将军列传》)

【解读】《李将军列传》写李广的行为污点,这是最明显的一处。李广率万骑跟卫青同击匈奴,兵败被俘,逃回后,军法当斩,但赎为庶人。在家闲居多年。一次他跟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在蓝田山野打猎。夜晚带了一个随从到田间夜饮。回到霸陵亭的时候,被霸陵尉抓住,当时霸陵尉喝醉了,呵斥李广。随从说这是“以前的李将军”。霸陵尉说,现今的将军也不能夜晚出行,更何况以前的将军!”于是扣留李广,在亭下留宿。不久匈奴进犯,李广重新被起用,就请求把霸陵尉也调去,到军中即杀了他。

如果说上次李广为中贵人追逐三个匈奴射雕者,未报告大军而擅自行动,是轻视军纪。那这次私杀霸陵尉,就有点目无国法。霸陵尉扣留李广是有法律依据的,当然他态度不太好。但李广怀恨在心,借公权力而报私仇,确实像一个粗莽的侠客。无怪乎文章开头孝文帝就叹息说,李广生不逢时,如果在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乱世,封个万户侯也不难啊。

这件事,表现了李广的心胸不够宽大。这也有助于理解,他最后一次出征匈奴的时候,卫青对他的安排不满意让他无法释怀,最后以自杀相抗议。后来他的儿子李敢也无法释怀,寻机砍伤卫青。卫青不想追究。只是霍去病忍不下去,射杀了李敢。可见,李家跟卫青、霍去病之间的恩怨,两方都是有责任的。


七、李广:爱好决定志向,性格决定命运。

【原文】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

【解读】这一部分,司马迁写了李广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爱好:善射,另方面讲他爱护士兵。我们在讲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提出:爱好决定志向,性格决定命运。现在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李广。

李广最大的爱好就是射箭。他射箭技术特别高超,能射入石头,能射虎,但由于过于追求射中率,不中不发,距离虎或敌人很近的时候才放箭,这样常被虎所伤,打仗的时候也容易被敌人围困。他闲居的时候,也喜欢做射箭饮酒的游戏。因为他对射箭这一爱好过于迷恋,过于有成就感,就影响了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他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勇士,但却很难成为指挥大军的主帅。他身怀绝技,这给他带来强大的自信,甚至傲慢,使他对上级权贵不放眼里。至于霸陵尉,虽然官位不高,但当时态度上有点恃强凌弱,所以李广杀了他。

但李广对下级却非常爱护。他得到的赏赐都分给部下,跟普通士兵一起吃饭,有缺水缺粮的时候,总是先让士兵先喝、先吃。这跟霍去病行成鲜明对比,霍去病出兵的时候,会配备高级的食物和专门的厨子,有时候兵士没东西吃,为他配的食物却吃不完烂掉。李广为官两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也不治家产。由于李广对上不逢迎,对下甚爱护,这种性格致使他很难有机会做大官,也影响他获得立功的机会,所以留下一生未能封侯的遗憾。最后一仗,他对大将军卫青的军师安排不满意,又迷路误期,当卫青向他问责的时候,他不堪受辱自杀了。这就是李广作为民间英雄的悲剧命运。


八、李广失败越多,名气越大;他的身上寄托着司马迁的理想

【原文】居顷之,石建卒,於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为後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後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後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李将军列传》)

【解读】《李将军列传》描述李广战匈奴场面的,主要有四处。第一处,李广带领一百多骑兵追逐三位匈奴射雕者,他以一挑三,表现了李广的善射。第二处,李广一百多骑兵对阵匈奴数千骑兵,李广兵士们家下马解鞍,大摆“空城计”,这表现了李广的谋略。第三处,李广兵败被俘,他瞅准机会,夺取胡儿的善马和弓箭,逃脱了。这表现了李广的机智。第四处,李广以四千骑兵对阵匈奴四万骑兵,被围困,士卒恐慌,他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带领数十骑兵冲入敌阵,并自如回来。然后报告说,胡兵好对付,安定了军心。由于匈奴人数众多,李广部队死伤过半,弓箭也即将用尽,李广就命令大家排成圆形阵,面朝外,拉满弓,但不轻易放箭。这样坚持到第二天,博望侯张骞的救兵到了,李广部队才得解围。当时情况危急的时候,兵士们面无人色,但李广意气自如。这集中表现了李广的“勇”。

  看了司马迁对这些场面的描写,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李广经常会出现以少对多的情况?是他运气不好吗?我觉得不尽然,还有另外的原因。第一:他喜欢这样!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他带领一百多骑兵追逐三位匈奴射雕者,他并没有把众人都用上,而是只身挑战三位匈奴高手。好像,如果不是以少对多,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第二,他艺高人胆大,喜欢冒险,以至于经常被围困。

李广与匈奴的大战,多是以失败告终,但李广总有精彩表现,这让他名气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司马迁为人物立传,不以成败论英雄。比如《项羽本纪》,项羽虽然败给了刘邦,但是司马迁仍然把他抬到很高的位置,对他的很多方面进行肯定和赞颂。李广也是如此,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司马迁为什么把《李将军列传》写的那么精彩?那是因为李广身上寄托着司马迁的理想。第一,李广对上不奉承,对下很同情。司马迁也是如此。第二,李广治军宽缓不苛,这与汉武帝时期的严酷吏治形成对比。司马迁非常反对当时的酷政,他本人也是酷政的受害者,因为一句话而被打入大牢。第三,李广命运不济,司马迁也是。李广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对匈奴作战以及平定吴楚之乱,无比拼死作战,但是却没能立大功,一生没能封侯。司马迁也有类似境遇。司马迁的学问和才能在当时非常杰出的,在西汉那个人人想立功的大时代,司马迁也是希望能建一番功业的,无奈牵入李陵案,被施以宫刑,失去了大好的前途。李广没有封侯,却声名远扬。这也是司马迁的理想。既然不能建立功名,就期待通过写《史记》而扬名后世。这是司马迁对李广饱含感情的原因。


九、李广对自己“不成功”之反思

【原文】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後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将军列传》)

【解读】这段是对李广未能封侯这件事的探讨。文章首先拿李蔡与李广进行对比。李蔡是李广的堂弟,他的人品属于“下中”,名声远远在李广之下,但是他却官位做到丞相,跟卫青征讨匈奴获得战功,被封为乐安侯。李广的部下很多才能远不及李广,也被封侯。李广想不通,就请教望气的先生王朔。王朔问他有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李广说,他在做陇西太守的时候,曾经诱降八百羌族人,然后一天内把他们杀了。悔恨至今。王朔说,祸莫大於杀已降,这就是未能封侯的原因。

《老子》第三十一章也有类似的话:“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司马迁在讲述历史人物的命运时,经常提到这种报应的思想。比如写项羽,项羽襄阳屠城,坑杀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兵,攻打齐国田荣的时候,也是尽杀降卒,秦王子婴投降,本被刘邦放过,却也被项羽所杀。还有个人物白起,他是被范雎逼死,临死时感叹,自己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赵卒,命当死。李广呢,文章提到的有诱杀羌人,私杀霸陵尉,肯定还有没提到的。《史记》用报应的思想解释人物命运结局,当然有其道理,写进历史,对后人也有警醒和教育意义。不过,这只能是人物命运失败的部分原因。文章安排李广对自己反思,也反衬出当时客观制度的不合理,军功评定的不合理,封侯制度的不合理,最主要的,是李广不适应这样的制度规则,所以未能取得应有的功名。

另方面说,一生未封侯,后世却不曾忘记这位悲剧英雄。至于位至三公的李蔡以及李广部下被封侯的将士们,又有几人知呢。


十、李广是卫青逼死的吗?

【原文】後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原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李将军列传》)

   【解读】这段讲李广之死。李广自杀式卫青逼出来得吗?这是一桩历史公案。我们看一下事件的整个过程。卫青和霍去病准备大军出征匈奴,当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很想抓住最后的立功机会,就多次请求随军出战。汉武帝开始不答应,过了很久才同意,让他做前将军。但大军出行前,武帝又私下嘱咐卫青,李广运气不好,不要让他直接与匈奴作战,以免让单于逃掉。——由此可见,整个事件的总策划是汉武帝。

     卫青通过匈奴俘虏得知了单于的位置,就想自领精兵去战单于。公孙敖,曾经救过卫青性命,不久前失去了侯爵,卫青也想给他个立功机会。就把李广调到右路,跟赵食其合并。李广呢,拒不服从军令。卫青就绕开李广,把命令下达到李广的幕府。李广只好带着怨气去了右路。身怀怨气势必自己的指挥,而与大将军的矛盾公开化,也肯定会影响部队的士气,这可能也是李广部队迷失道路的一个原因。

     后来,卫青果然找到了单于,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史记》把这场战斗描写的极其精彩,后人有诗“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战斗结束后,卫青返回,这才碰到右路的李广和赵食其,他们是迷失了道路。李广见到卫青,并没有主动汇报或谢罪。卫青则做的较为细致,他派长史送给李广食物,以示慰劳,然后询问迷路的过程,以向天子汇报。李广却拒不回答。长史就再次绕开李广,去询问李广的部下。

李广接受不了这个结局,就回到军部,做了最后的一次陈述,他并没有去怪怨谁,只是说自己很遗憾,没有对战单于的机会,而如今六十多了,不愿意再受刀笔小吏的审讯。于是就自杀了。

我们回头看事件的经过。天子是总策划,虽然他人前说一条,背后说一套。但好像也没有错。他勉为其难地答应李广,也是同情他,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只是这个机会不是特别好。但总归是机会,是李广没抓住。至于嘱咐卫青的话,也主要是为了大局考量的。

卫青呢,他战前和战后的表现,应该说还是不错的,首先他是执行汉武帝的旨意,其次对李广算是比较宽容。当然他也是有一点连带责任的,他自己也感到有点愧疚。所以后来李广的儿子李敢击伤卫青,卫青也不想追究他。

李广的固执和任性或许是他自杀的最大的原因。这是李广的性格,天性难改。这样看来,李广之死,到底是谁之错?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岂非天哉?”


十一、李广家族的命运(一)

【原文】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天子与韩嫣戏,嫣少不逊,当户击嫣,嫣走。於是天子以为勇。当户早死,拜椒为代郡太守,皆先广死。当户有遗腹子名陵。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广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当下吏治,蔡亦自杀,不对狱,国除。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馀,去病死。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敢男禹有宠於太子,然好利,李氏陵迟衰微矣。(《李将军列传》)

【解读】李敢的儿、女都为太子宠幸,如果太子能够继承皇位,李家或有翻身的机会。可惜因为汉武帝晚年的昏聩,被人利用,跟太子产生矛盾,后来把太子杀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家与太子走的近,命运都让人扼腕叹息。



李广家族的命运(二)

   【原文】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李将军列传》)

【解读】李陵是李广家族的又一个人杰。善射,爱士卒,英勇,这些都跟李广很像。汉武帝是喜欢英雄的。他看到李陵很有李广的气象,就让他自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没遇到匈奴而还。让他做骑都尉,训练五千步兵。

几年后,李广利率大军攻打匈奴右贤王,李陵请战,天子就让他带着自己训练的五千步兵,从旁边牵制匈奴的部分兵力。没想到遇到匈奴主力八万人,李陵部队拼死抵抗,连战八日,杀死匈奴万人,己方损失过半,弓箭用光,又没有后援,最终李陵投降。单于对李家慕名已久,又看重李陵的勇壮,就把自己女儿嫁给李陵,给他荣华富贵。大汉又误听公孙敖说李陵为匈奴练兵(其实教匈奴练兵的是另一位降将李绪),汉武帝就杀了李陵全家。按照司马迁的看法,李陵可能是假投降,可能会找机会报效国家。但武帝杀了李陵全家,断绝了李陵的归路,最终李陵老死匈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可见后人对李将军的推崇和敬佩之情。《...
    Cc超人阅读 2,109评论 0 0
  • 李将军列传(三) 当初时,李广和堂弟李蔡一起侍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李蔡累积功劳升任两千石官员。汉武帝时...
    黄河歌者阅读 729评论 1 10
  • 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
    百里杜鹃_3f33阅读 376评论 0 1
  • 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
    百里杜鹃_3f33阅读 761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4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