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时候看过一些节目、写职场的书,职业规划师有一条建议让我不懂,他们说如果你要换行业请尽量在30岁前完成。
此处我懒得查那些大神的履历,但一定有很多过了30岁,在自己不那么熟悉的领域里做出了一番成绩的。
最近工厂里刚刚来了几个从约堡后厨出来的女工,因为紧缺人手作质检和包装,我留下了她们。
第一个星期过后,看着产量本让我犯难,如果按照实际产量,她们根本没法负担生活开支,如果稀里糊涂的付了,那薪资待遇就不公平了,同时我也在损失。
硬着头皮,我一边发工资一边鼓励她们说:“这是第一次做工厂的工作,一定要接着学,快一点才有钱拿!”
第二个星期差距就出来了,稍微有灵气的都被检验、裁床的小组长带走了,剩下几个千年慢手让人崩溃。
比如有个老妈妈工作态度极好,但就是特别慢,你每次说她,她都冲你灿烂的笑笑,示意你发现的错误纯属失误,我奶奶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一点办法没有(>﹏<)
第二周发完工资后,据组长说她们在路口把他拦下了,花式抱怨工资低,我估计八成组长也加入了抱怨的行列,毕竟大家都工作过,这种情况你敢维护老板,你以后还怎么笼络人心?
但他和我说:“我告诉她们,我现在头好疼,就想好好喝喝酒,出了工厂门不谈工作。”
这几天我突然想到看到的那些书,这些新来的员工其实就是因为在年纪大了之后换了行业,她们不像职场新人有时间去深度学习。
特别是这种计件纯凭技术赚钱的工作,你必须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学会技巧,然后你才能赚到钱,职场新人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特别是从学校刚刚出来的孩子,他们还能住在家里,衣食无忧,有的是时间成本成长。
而中年后跨行,当你背负着经济压力的时候,你只想快速来钱,哪里能沉下心慢慢学习?不是你不勤学,而是你等不了。
最近和朋友聊起职业规划的事情,他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读研,因为升到了一定的职位就开始憧憬大公司的薪水,但招聘信息上的学历要求让他迟迟不敢扣响这扇门。
而我比较后悔的是毕业之后傻傻的觉得我要做本专业,以科班毕业的优势,在一个当时算是有点小众的行业立足。但我太晚知道管培生这个事了,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课太水了,我的老师到底有没有在不同的职场待过都是个问题。
朋友也赞同,我们一致认为管培生确实比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来的快,且机会更多。
文章结尾送给职场小白们:
**考虑一下管培生的事
30岁前决定你希望奋斗一生的行业
**
我是鹿小妮
乐于分享故事
期待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