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洁”三个字,在我心中不仅仅是记者、作家,更是现代正义战士的化身。他的每一部纪实文学,都推动了社会体系的进步,他发出微弱但有力的声音,用一己之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那么一点。鲁迅先生说过,笔也可以当做武器。我从清水洁身上真正感受到了这一点。
去年,一部《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安全议题的关注。
这部《足利女童连续跟踪事件》,说的是日本五起女童失踪案,时间跨度十几年,诱拐地点都在弹珠厅,且地理区域相隔不远。1991年12月1日,日本警方逮捕了案件嫌疑人菅家先生,并且以杀人、猥亵、诱拐等罪名起诉他。虽然他在狱中多次喊冤,要求重新检测DNA,却无人理睬。
清水洁发觉了这个案件的疑点,用了几年的时间,重返现场、调查取证、抽丝剥茧地探寻真相,最终推翻了原先的判决,菅家先生被无罪释放。但是可悲的是,凶手依然逍遥法外,没有问罪、没有忏悔,司法体系不愿意承认法治漏洞,于是选择视而不见。
他在书中说“我是记者,采访报道是本职工作。追逐谜团,奔赴现场,寻找真相。现场有被害人和家属,他们被凶手与不实报道所伤。我努力靠近这些受伤的灵魂,希望倾听并传播他们微弱的声音。”如此温柔的清水洁,在面对腐败的司法体系时却强硬坚毅。他控诉警察局的逼供、司法的不公、DNA型检测技术的漏洞。
读着整个调查过程,除了那种热血的感觉,还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警方的自我保护指鹿为马,媒体也会被警方提供的真假难辨的消息牢牢操控。一个记者都已经能接近真相的边缘,跟他斗争的却不是真凶,而是逮捕嫌疑人的警察、起诉的检察官、判刑的法官。当检察官需要重审当年误判的案件,他说“老是让死刑犯活着,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案件的背后是整个日本司法体系的坍塌。
这本书的意义远远大过于写作本身,他让更多人看到了案件真相,听到了悲苦的呐喊,在黑暗中有更多的人一起努力,终究能走到光明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