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更应贴近生活
熊思敏/文 2018.12.5
今天聆听了贡如云教授的讲座《关于当前写作教学的几点反思》,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到了江苏后,我发现自己就是那一代土式教育的牺牲品,当然我不是批判以前的教育,毕竟教育要基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比如:现在我们10位学员每天要轮流写跟岗实时报道,但我发觉自己在写实时报道时出现了语言累赘、过于抒情、指向不明确的误区,导师也曾经点出了我这个问题。的确如此,原先我也细细思考了一下,我为什么在论文、在自由写作时能如此顺手拈来,但遇到这样工具性的文章,我却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现在我茅塞顿开了。这得益于贡教授提到的几点:
第一, 实践体验重于方法技巧。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子女看的课外书籍已经足够多了, 但为何习作却一直提不高。其实我想想我小时候课外书也看得不多,因为当时我的父母也没有灌输我要看课外书的意识。从小到大,爸爸只教过我写一篇习作,题目叫《家乡的变化》。当时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说:“如果不知道老石龙(家乡的名字)过去的模样,可以叫爸爸妈妈指导习作。”而我就直接将原话转述给了我爸爸,记得当年我爸爸搔破头脑,教我写了三个小时,基本上我是通过他的口述,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直到高考,我父母再也没有教过我写习作,但我清楚记得在高考时,是语文这门学科帮我打了漂亮的一仗,因为我当时的理科真的是弱爆了。大家可能好奇,是什么让一个小孩在毫无写作条件氛围中脱颖而出呢?我想是那三大本上锁的日记。在叛逆时期开始,我会把当天特别开心和特别不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写完了,我会觉得舒心,睡觉我就能放下,睡得踏实,渐渐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个习惯。所以作文的问题主要不是方法的问题,不管你教给你的孩子多少方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那不是他切身的情感体验,他没有写的欲望,又怎么会吐得出文字呢?根本不可能写好,就是写好了也是大实话。所以作为大人,我们应该提供孩子的是营造写作的氛围,培养爱写作的的欲望,抓住写作的时机。比如:鼓励他们把同学间的矛盾写进日记、鼓励他们在游乐场好玩的那部分马上拍照发圈、鼓励他们在天气骤降的情况录音下他们围桌吃火锅的感受和情境等,如此积累下来,通过不断地写和说就能自己掌握好写作方法了。正如贡教授总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项技术的娴熟应用,必须仰仗持之以的修行。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对一个人写作能力的提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写作方法,我们教不得,也教不了,因为教无定法。
第二,精批细改要不得。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除了不会写,更要摒弃的是心理因素。他们的心理因素是什么?是害怕,害怕被大人作比较。作为家长,常常会犯几个错误:你看,人家班上的XXX同学写作文多厉害,你怎么总不会写呢?又或者是家长拿到一篇习作,总会挑毛病,感觉哪部分写得比较好笑,然后当众读出来,让大家作为茶余饭后爆笑一阵。作为教师,在习作中总会挑学生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东改西改,最后改得密密麻麻,改成了“四不像”,把小作者的原文原意都“精挑细琢”了,然后主观地评上一个等级“良、中”。当然这种错误我也有犯过,但我从本届三年级开始已经逐步改过来了,孩子的习作我改得少了。可能大部分家长不明白,会以为老师“偷懒”。而我作为既是家长又是师者的双重身份,我非常认同导师抛给大家的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那便是,你认为孩子习作写得好重要还是保护他写作的兴趣重要?显然,大家已经心里有数了。当孩子失去写作的趣味和欲望,那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了。因而儿童的习作欲望,我们万万不能亲手扼杀啊。作为师者,我们最重要做好两点,一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写作兴趣,二是要培养好孩子的“精批细改”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大人“精批细改”的能力。而这趟旅程,我学习到了导师《修改习作的方法》,我决定往后就这样使用,因为这个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以上两个要点。
第三,不要指望把孩子培养成作家。接住我的开篇语,我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也不想我的下一代成为上个时代的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呢?细想一下,我们六年的语文教材里,都是要求学生写好四大板块:景、人、物、事。当然我不否定这个方向的正确性,但我发现孩子们都在我们潜移默化下写了一些不贴近生活的文章。虽然掌握了方法,但真正用到生活中的几率可能不多。我们想想,平时在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我回想了一下,真的很多,比如工作类的,有菜单、名片、邮件、通知、启示等;娱乐类的,有报道、微博、广告等。相信这些也可能成为孩子一定要使用的工具性文体。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更应教他们的是以后生活的一种能力,他脱离了大人,他能独立谋生的技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能把一篇文章写得很优美,但我却不善于写实时报道的原因了。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我也没有这个意识去学习。话此,大家应该知道我接下来的周末练笔从哪里找素材了。教材我固然不能摒弃,我既然不能改变,我就去拓宽渠道吧,因为这是训练语篇能力的最好机会。
以上三大点,是我今天的肺腑之言。路漫漫其修远兮,愿教育的道路上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