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高尔基
当老师这么多年有个习惯,也许是比较懒,下课时很少下楼(当然上厕所除外),多数时间都在班里呆着,与同学们瞎喷。上午第一节下课时,讲台旁围了一些学生,天南地北地聊着,这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学生突然插了一句:“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们只有不把你当老师,而当作朋友,其他老师我们只把他当老师。”我笑着说:“我就喜欢听这样的话。”同学们都笑了。
每一次临近暑假,总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不是担心他们的学习,而是担心他们学坏。这个世界充满太多的诱惑,毕竟是孩子,自制力差,大多的父母又不在孩子身边。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也许这句话是正确的,时代在进步,在改变,但是,有些情感和需求永远不会变,那就是——爱和公平。
怎样爱?网上查一下:爱是包容和尊重,爱一个人要接受他的优点和缺点,爱一个人要学会付出,爱一个人要多为对方着想,爱一个人要让他感觉幸福……让人感觉都是爱情的法则。仔细想想,这也同样适应于朋友、亲人、师生。世间所有的爱都是相通的。
作为一名老师(包括家长),大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就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有的人抱,他很开心,有的人一抱,婴儿就哭。这不是所谓的“认生”,而是一种“爱的感觉”。而小学生,他们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只不过他们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学生在校外见到老师不说话的原因之一吧。
“亲其师,信其道”,一点不错。正是因为学生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所以才愿意听他的话,才喜欢上他的课。其实,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并非成正比,教学成绩好的老师有两种:特别狠的和特别有爱的。而后一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好,情商逆商也相对要高,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什么是公平?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到尽量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我知道这很难,我也知道凡是这样做的老师都落不着好,因为总有一些特殊的家长(如领导,官员,名人,老板等),如果惹了他们的孩子,下场是很悲惨的。校长也不喜欢这样不懂变通的老师。好在我们学校处在农村,民风淳朴,在管理班级上,我对学生一视同仁,其实好些时候,跟成绩差的孩子关系更好。好些老师管理班级的时候,把一些“关系户”总安排在前排中间的位置,甚至不用做值日。对不起,这种事在我的班里行不通,值日轮流做,座位轮流坐,我不管是谁的孩子,我不管成绩如何,都是我的学生。难道不知道一个词叫做“捧杀”?看看网传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作为……
有些家长总想让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其实好些时候这些“特殊照顾”却毁了孩子。作为一个老师,我做不到让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我,但我会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于有些没有教养的学生(其实是没有教养的家长),只有敬而远之。(以前曾因惩戒了某领导没完成作业的孩子而丢了工作)。
我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我不会迎合,不会奉承,评优也好,进级也罢,对于一个老师,还有什么比获得学生的喜欢更高的奖赏呢?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直以为这里指的是老师唤醒学生,事实上,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