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增强本领、提升能力,可见工作能力对于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能力类课程就成为党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体上看,能力课是比较受学员欢迎的课程类型,但是要讲好、要让学员肯定却很难。因为学员往往带着工作中的疑问和困惑来参加培训,希望把党校的能力课当做一剂“万能的良药”,在工作遇到的任何难题都能直接从课堂中找到答案:你就告诉我这事应该怎么做。当这一需求实现不了,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这一点在课后的学员评价中也有充分体现。
其实,期望老师在能力课上直接对某一问题给出确切的解决办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干部在工作中所遭遇的各种能力困境,绝大部分属于决策问题:招商引资应该招A企业还是B企业?如何推进一项工作落地?老旧小区改造怎么让群众满意?等等。区别只在于有的有备选项,有的没有选项,需要自己去寻找。
那么做好决策需要什么呢?最重要的前提是客观、充分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干部面对的问题是非常具体的,信息环境是私有的,也就是很多信息只有自己知道。这就意味着,不能期待别人对自己的问题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因为别人无法掌握客观、充分的信息。
如果在课堂上进行了信息共享,我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全部告诉对方,是不是就可以给出确定性结论呢?也不是。影响决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值观。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信息环境,敢于冒险的人和追求安稳的人所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时候,只能讲“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背后的含义是:这只是我的选择,供你参考。这依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既然不能指望在课堂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确定性结论,那能力课该学什么呢?学的是模型。模型就是规律,是前人在大量解决了同一类问题之后总结的经验。比如战略问题,可以用swo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决策问题,可以用价值、能力、支持“三圈理论”;工作的推进,可以用“四化”工作法;工作的改进,可以用PDCA管理循环;提高开会效率,可以用“六顶思考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这也是一个模型。所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的模型越多,面对类似问题就有越丰富的思考角度。
模型学习可以有三种方法。最简单的办法参考经典理论专家所总结的模型框架,好处是经典,被广泛使用,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缺点是可能不符合干部工作实际,也无法应对工作中的全部问题。所以还需要下面两种方法:一是授课教师进行大量调研,了解本地干部特别是优秀干部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的处理方法,然后总结出规律和经验,介绍给学员,这样更贴近实际,也更实用;另一种是直接请干部上讲台,跟学员交流他在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是如何确定问题、收集信息、研判形势、调动资源、推进落实的。每次交流可以确定几个主题,比如调到一个新单位怎么打开工作局面、如何把上级指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等等。期间可以有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适时总结,这样学员通过对比分析,也能大有收获。
能力的提升不是在课堂上学出来的,而是在事儿上磨出来的。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干部要做到“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大多数人在不了解充分的信息环境时,就喜欢给出结论性的建议,他们的建议不太具备参考价值,可以听一听。而少数人会考虑到信息环境,给出结论性或者决策模型类的建议,通常具有参考价值。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大不相同,最终干部需要做的,是把具体的信息环境带入决策模型里,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恰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