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听说过,"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也相信大家又曾听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见,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是一件十分庞大而又持续时间很长的庞大工程!
从婴儿落地时的那一声呱呱啼哭开始,我们就开始开启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育儿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启,与之伴随的有对新生命的欣喜和幸福感。也有一些接踵而来的各种麻烦。相信很多新晋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小孩很好带,很听话。
但事实上,很多带娃的家长都会说:"我们家小孩特别不听话,很调皮,根本不好带,烦死了!".一般发出这些抱怨的家长多半是源自孩子的以下问题:
01 话痨,爱顶嘴:
不少小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后,都开始表达对世界的各种疑问,似乎都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在遇到一些问题时,甚至会跟爸妈顶嘴,爸妈说一句,他就会故意顶好几句,像较劲儿一样。
有些爸妈很讨厌这样的小孩,觉得孩子不乖巧,惹自己生气。但其实话痨一样的孩子,大多都是语言功能比较强、智商较高的,而他们顶嘴可能是因为拥有了自主意识。
在与爸妈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会发动小脑筋,从而提升思维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锻炼思维的方式,孩子们也乐在其中。
只是有些爸妈不懂,所以会很生气,其实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智力。
02 活跃、多动:
有些宝妈抱怨:自己好像不是生了一个小孩,而是“一只小猴”,一整天没有闲得住的时候。让孩子坐好,他不会超过3分钟,让孩子别动,他依旧上蹿下跳。
每天带娃都要花费很大精力,还要时刻看着孩子,注意他们的安全,实在太累了。且有些孩子钟爱“拆家”,还喜欢随处乱画,不论是客厅、卧室,没有一堵墙可以逃过他们的魔爪,简直头疼。
但是这样的小朋友,如果没有多动症的话,大概率都是因为智商比其他小朋友高,脑力发育好,所以才会难带。
小孩子越活跃,就证明思维越敏捷,而且在多动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的手脚协调能力。如果孩子喜欢乱涂乱画,家长可以适当培养其绘画方面的兴趣,绘画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孩子爱拆东西的话,则证明他乐意研究,不循规蹈矩,想要打破常规。
03 骄傲又叛逆:
有些孩子总是被大人们夸奖,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最聪明,什么都很强,然后带着骄傲感去故意抵抗父母,企图用自己的力量对抗“权威”。
啾啾就是一个很顽皮的小家伙,妈妈因为每天看着他,已经被累得精疲力尽。有时妈妈表达出累的想法,啾啾还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大人都被自己搞得没办法。
但是啾啾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每天在家里都会画画,但是他的拿笔姿势不对,妈妈就会纠正他。
可是妈妈越纠正,他就越故意拿错,甚至比一开始还要更夸张。妈妈本以为孩子改不过来,却发现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孩子会悄悄地纠正自己错误的握笔方式,还时不时地偷偷傻笑。
看到啾啾这样,妈妈很气愤,觉得孩子就是纯粹的叛逆,故意惹自己生气,如此顽皮不听话,心里实在是气不过。所以她因为这件事跟啾啾大吵,结果气坏了身体,还住进了医院。
以上就是归结的就是关于烦人小孩的三种状态,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源自孩子本能的一种天性。如果新晋家长在不知道这么控制和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可以听听下面的建议:
一、平和心态,学会换位思考
事实上,在生活中,大人之间也有小孩子气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
如果仔细冷静理智换位思考一下,现在孩子的身上是不是也曾有过去小时自己的身影呢?
爸妈可以尝试跟孩子互换身份,比如让孩子来当妈妈。在这之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真心体会孩子的感受,然后在相处中言传身教,宝宝自然也会学习妈妈的行为。
进行完角色互换后,妈妈可以先进行自我检讨,对孩子讲:“我之前对你不够尊重,跟你说话时像是批评的语气,现在让我们互相改变一下沟通方式,好好交流。”
随后,再让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两个人根据对方反馈的问题想一个解决方式,今后再出现类似状况时,孩子就会理解妈妈的难处了。
这样可以让孩子站在家长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真正理解家长的想法和行为,从而感同身受。
二、以理服人
我在这个地方提到的以理服人,不是单纯地说教式地对孩子进行唠叨。
而是尽量将自己的家庭谈话氛围采用民主式的沟通!
其实有的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倾听,如果家长讲究民主讨论,双方平等,大部分的孩子都会主动与大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孩子毕竟年龄小,阅历与大人相比少得可怜,遇到事情时分辨和处理能力很差,所以需要大人们的指点和帮助。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只会一味地批评、指责、讲大道理,孩子们根本不会听到心里去,只会觉得反感,因为家长没有做到以理服人。
在现实中,或许有的家长很忙,没时间跟孩子讲民主。也有的家长学识有限,没能力跟孩子讲道理。
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朋友们就更需要重视了,你需要付出精力去了解孩子,观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发生的多种变化。
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激励表扬的方式,让孩子轻松明白一些道理。当发现自己家的小朋友很逆反,甚至误入歧途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孩子,做到以理服人。
三、奖励与表扬
有一句老话讲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孩子则是容易犯错,做错事的群体。
当孩子做错事的,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明白其中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指正。尽量避免采用粗暴的手段来惩罚孩子,以免造成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的伤害。
当然,当孩子一件事做得好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并且保持客观的态度,真心实意地反馈给孩子,这样他才会在心底认知这件事是对的,以后也会按照这次的标准做事情。
同时,微小的进步也需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内心非常简单,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夸奖。所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闪光点的时候,都应该及时鼓励,可以不只是语言上的表达,适当的物质奖励也会使小朋友更加积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如果在场的朋友觉得你家的孩子如果让你觉得一点都不听话,不要着急,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太聪明。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沟通和教育方式,相信你和你家的孩子一定会相处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