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解读)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黄帝问道:有人年纪已衰老,还能生育儿女,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岐伯说:此虽然年纪超过了衰老程度,但气血经脉畅通,而肾气还有很多。此虽然能生育儿女,但在一般情况下男人都不超过六十四岁,女人不超过四十九岁,而这时天地的男女身上之精气都已经枯竭了。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黄帝问道:精于养生之道的人,都能活到百岁之数,这时还能生养儿女吗?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岐伯回答道:精于养生之道的人,能够达到年老了但身体却全没有毛病,所以虽然已到高龄,却仍然能够生子。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期有真人(远古时期对具备极高养生修养的人的一种称呼),能够洞悉掌握自然的规律,掌握阴阳化生万物的机理,吐故纳新滋养精气,需要独处闭关修炼,身体和精神融合为一,所以就与天地同寿,没有完结的时候,这就是所谓“与道俱生”的说法。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中古时期有“至人”(理解为在某一行业达到至高的人),道德淳厚质朴,俱备养生之道,能够随和自然阴阳变化,按照四季时间调养自身,避开世俗的纷杂,聚积足够的精气神,游历天地各处,对所见所闻广达到八方荒远之外,而此正是延长寿命和让身体强健的方法。这种人也属于真人一类。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叫作圣人的,安然自处于天地的平和之中,顺从八风(在《大智度论》上说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作为人们的生活境遇,像风一样随时能够吹动人的身心,故称“八风”)中得到的道理,调整自己的欲望、嗜好以适合世俗习惯,却没有对世俗的愤怒、仇恨之心,行为并不打算脱离社会,但一切举动又不仿效俗习。在外,不使自身形体被劳累所缠绕,在内不使自身思想有过多的压力,以舒适幸福为根本,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他的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就可以达到百数之限。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再次有叫作贤人的,能效法天地的变化,取象日月的升降,辨识星辰的位置,顺从自然阴阳的变化,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确实能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
今天讲了长寿的法诀,它是按照养生之道来做的,根据自然规律、阴阳变化、根据四季气候来养生,最终达到气脉常通,气血保持畅通,保持肾气有余,肾中精气旺盛,最终实现长寿的目的。那具体怎么达到以上这些的方法呢?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