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高中的时候,初次意识到家庭会对一个人的婚恋观产生影响。有件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蛮幼稚的,但印象确实很深刻。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两人的成绩特别优秀,恋爱之后,成绩更加优秀,连老师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有一次,男孩脚踏两只船,被女孩发现了。
而女孩采取的行动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挽回那个男孩。她说:“我妈就是这样留住我爸的。”
同学A说:“这样的人不值得,你还不如提分手。”
同学B说:“你就当没事发生吧,免得影响成绩。”
同学A是离异家庭,父亲是做生意的,母亲是高校毕业的知识分子,父亲出轨后,母亲提出离婚,生活过得很好。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见过她一次,是很自信的女性。同学B的母亲是隐忍型的女性,夫妻之间一有矛盾,她会选择在子女面前缄口不言,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仍旧会下意识地通过情绪传达出来,通常是满脸愁苦,易哭,好像在向外界诉说:“我很痛苦,你知道吗?”但她什么也没说。
那时候还小,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家庭,婚恋观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而且青少年时期缺乏自我修正的意识,父母的行为是怎么样的,我们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并认同他们。那个女孩,仍旧以自己的方式去留住了男孩,看到他们复合了,同学A和同学B也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三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个年纪的我们,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复刻父母亲的婚恋模式,也没有“原生家庭”这样的概念。
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对一个人婚恋观的影响要更复杂一点。
我们每天都在阅读碎片化的知识,从一些作家或者知名kol的文章上了解到“原生家庭”这四个字。我记得我是在几年前突然知道这个词的,可能是某部剧掀起的热潮,于是大家都在聊,都感到很新鲜,好像掌握了一门了不得的真理,我相信大家都这样想过:原来我的一些观念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啊,难怪了。
于是在脑海里一一回顾,比如,像母亲一样爱查看伴侣的手机;像母亲一样爱把一个问题重复一遍又一遍;像母亲一样爱在厨房里对另一半指手画脚;像父亲一样有暴力的倾向;像父亲一样抠门;像父亲一样不负责任等等。
刚开始我们只听到自己生存环境的声音,后来接触社会,见识了一些世面,于是自我修正的意识开始萌发,这时就会推翻曾经认可的一切,刻意去规避一些问题,并提醒自己:我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或者,我找的对象一定不要像父母那样的。
有责怪、讨厌父母的趋向。
原生家庭存在的毛病,你会特意去避开,原生家庭缺乏的东西,你会刻意去追求。如果你觉得父亲暴躁,那么你一定想找一位性格温和的伴侣,如果你觉得母亲疑心过重,那么你一定会制止自己想太多,因为你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二个母亲,你也不希望自己新建的家庭有原生家庭的痕迹。
经过精心的打理,有些人的生活确实过得很好,但也有一部分人突然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去权衡,还是发现了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好像一辈子都逃不掉——由于长时间的相处,你从伴侣身上嗅到了同样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他从他的原生家庭里带出来的。
大部分人可能会震惊,麻木,绝望,不仅对他人失去信任,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这时候,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自省:如果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未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会觉得自己犯了错,是值得原谅的一件事。
不如,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分析一次:
父母恩爱——我们受到感染——用同样的方式去实践——结果不尽如人意。
父母不恩爱——我们吸取教训——用相反的方式去实践——结果不尽如人意。
好像无论怎么做,都不能令人满意。人对幸福的追求欲和满足欲,像无底洞一样难以填满,除非孤独终老,所以有些人宁愿不婚不育。
其实我们相爱的那个人,并不是父母亲中的任何一位,而是一个家庭以外重新认识的人,我们无法预测和他的婚恋模式。你带着你的原生家庭走向他,他亦如此,两种新的观念互相摩擦,结果自然会超出预期,有可能带来快乐,也有可能带来伤害,而且这两者一定是并存的。
人类无论怎样去试爱,都会出现矛盾,有矛盾就会有责怪对象,要么是对方的言行,要么是自己的言行,而这些言行多多少少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关系”就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有些人花了一辈子去减轻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折腾到实在没办法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念头:既然无法改变上一代人的观点,那我就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有时候我会想,父母那一代人难道就不想组成一个气氛良好的家庭吗?他们一定也想的,可我们这一代人还是会恐惧原生家庭的支配,所以我觉得,即便我们变得更优秀,做得更好了,我们的后代还是会有新的不满足,他们也会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厌倦自己的原生家庭,可能恨得更简单,更利索。
也不是没办法,只能想象成眼前有两条路,无论选择哪一条,都得挨,那就选自己更能承受的那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