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分别二十多年的中专同学刘见了一面,她为了孩子来找我们市医院的一位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
刘的儿子认为自己没病,很排斥妈妈这样的做法,说什么也不肯来,刘只好亲自上阵,向心理医生诉说自己的困惑。
刘告诉我,咨询的结果是医生认为她的儿子没病,一切都是因为她这个当妈的太过焦虑造成的。
在美食街口见到刘的时候,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她整个人大概的轮廓还同上学时一样,没变太瘦或大胖,只是蓄起了长发,穿着打扮已是典型的端装的中年妇女的模样。
上学时,刘的性格同我一样的内向,都不怎么爱说话,这让我俩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刘说我是她即使坐着不说话也感觉很舒服的那种朋友。
我和刘不同的是,我学习好、喜欢看书、喜欢运动,沉默的性格中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而刘的性格非常的绵软,她的学习吃力,用了劲的学习,每次考试都只是刚刚上了及格线,闲暇时间,除了坐着发呆再没有任何爱好。
毕业后,我俩各奔东西,虽然居住的两座城市相隔仅仅几十公里,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前年的时候,我被其他同学拉入中专同学微信群,刘看见我后,第一时间加了我的微信,我俩简单地聊了两句,并互留了电话号码。
今天下班前刘给我打电话,说她来做心理咨询,完了希望能见我一面。
我匆匆结束了手头的工作,赶往两人电话中约定的地点。
我请刘吃火锅,我俩边吃边聊,二十多年的时间长河并没有将我们的距离拉得过于遥远。我和刘面对面坐着时如同以前一样随意自在。
说起孩子,刘的眼神开始黯淡,她的儿子已十六岁,学习不好,叛逆严重,她管得有点精疲力竭,我随口问了句,“孩子他爸对孩子的状态有什么看法?”
说到这里,刘的目光更加黯淡,她幽幽地说道:“我离过婚,现在的老公大我七八岁,孩子是我和前夫的,他不怎么管,什么心都是我操的。”
我没想到像刘这样性格柔和的人会离婚。沉默半晌,我问道:“为什么会离?孩子他爸现在纯粹不管孩子吗?”
“家暴,是因为家暴……。”刘说完这句话,我俩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当初他争着抢着要孩子,我为了尽快摆脱他,就同意了。谁知他把孩子丢给父母,平时不管不问,偶尔回家除了吼孩子,再不会干别的。”我夹了几筷子菜往刘的碗里,她低头吃了几口,重拾话题,回答着我的疑问。
“那段时间儿子经常给我打电话,每次电话中都拉着哭丧声。周末我将他接过来,他待在我这儿不愿回去。”
“后来,儿子常常向我哭诉他爸冷嘲热讽的冷暴力,我实在不忍心,便向他爸提出要把孩子接过来。”
“这回他倒是没再坚持,一口就答应了,我心里明白,他早就把儿子当成了负担,恨不得快点甩了他。”
“还好,我跟现任的老公说了孩子的情况,他同意我将孩子接过来。”
“我现在就是后悔,我应该一开始离婚就把孩子留在身边,即使再不结婚也罢,现在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已定型,我真的很难再去改变他了。”
说到这里,刘的眼眶湿润了,声音也有点哽咽,我抽了一张纸巾给她,她揩了揩眼角的泪珠。
她还想再说下去,但哽咽的没法出声,她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后已归于平静。
“我现在就是为孩子着急,其余的我已不在乎了,我现在的老公喜欢打麻将,他周末时整天泡麻将馆里,很少陪我,我懒得去计较,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刘絮絮叨叨了一大堆,刚开始对自己的境况还有点遮掩,说到后来已完全不顾虑她在我眼里的形象了。
我长叹一声,告诉刘,我也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五年多了。刘表示惊讶,问我怎么回事。
我如实给刘讲了我的经历,六年前孩子爸查出病给我们家带来的晴天霹雳,五年前他走后我是如何带着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我对刘说,每个成年人都活得不容易,都有一段心酸的往事,以前的事放下就好,至于孩子,你首先要从心里接纳他现在的状态,在现在的基础上用爱去改变他,急是急不来的,尽力之后顺其自然就好。
也许听了我的故事后,刘觉得自己还不是活得最惨的那一个,她的目光重新泛出了光彩。
我们聊上学时候的事,聊其他同学的情况,聊二十几岁时相亲、谈对象的经历,聊对人生的看法,她和我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们还是无话不谈或即使坐着不说话也感觉很美好的朋友。
齐悦社群季度班更文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