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云南元谋。浪巴铺土林景色迷人,每次路过这里,我们都要忍不住顺路进来逛一逛。
遇见一对母女。女儿大概十岁左右,在四处张望。母亲呢,手里拿着一叠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母亲读着纸上的文字:“土林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专家说,土林是严重的生态灾难”。读到这里,母亲抬起头来,语重心长地说:“你看,虽然这里的景色很美,但其实是生态灾难!”
女儿既没有看纸,也没有看母亲,只是心不在焉,四处张望,心里一片茫然。
她们渐渐走远。一路走,母亲一路不停地念叨。女儿似乎开始不耐烦地抗议,隐约有争执的声音。
看这情形,很明显,是趁着出来旅游,母亲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料,打印出来,然后,希望女儿在一边旅游,一边学到相关的知识。
常言道:“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或者,有些人有这样的观点:“身临其境,知识的学习,才更有可能发生。”我想,这位母亲,心中一定有类似的想法,所以才会带着女儿出来,一边旅游,还一边学习。
这位母亲,在女儿的教育上,可以说是相当的用心和努力。但是呢,在我这个旁人眼里,却为她,也为她女儿,感到一丝悲哀。
其实,我们出来旅游,看到不一样的景色,接触到不一样的人,就已经是在涨见识,已经是在学习了。
就像这次,在来土林的路上,经过两个水库,里面的水非常浑浊,前次我们来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看到第一个水库浑浊,我很惊讶,说:“这么偏僻的地方,应该是远离现代工业啊,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污染”。看到第二个水库,我又说:“这个水库也这么浑,难道是前几天下了雨。这么大水库,都浑浊成这样,雨水真利害”。
所以,就算不知道专家说过的话,只要多观察,多思考,也会得出差不多的结论。
然而,就算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不知道土林是生态灾难,也没关系。土林里的各种造型,或似人,或似兽,姿态各异,美妙绝伦。当我们游览其中,沉浸其中,去想象它们像什么,去接受美的熏陶,不也是在学习吗?为什么一定要拿到一大叠大煞风景的专家言论,才算是学习呢?
而且,土林中,到处是没见过的花啊草啊,也很可爱。只要细细观察,慢慢品味,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像那位母亲那样,掺合着让女儿学习,除了让自己累,女儿也很累以外,这种学习方式,还会很容易地伤害到女儿对知识的兴趣。就算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我们这次到云南来,也正是应了女儿的要求。当时,我们在攀枝花晒太阳,考虑到春节大假,到处都是人,不知道该去哪儿玩。征求女儿的意见,她说:“我要去帽天山,看寒武纪大爆炸。”
早先,女儿对星星和宇宙感了兴趣,天天缠着我们,要看银河系和星云的照片。后来,给她找了一些纪录片,了解了宇宙的历史,恒星的发展,也知道了生命的起源。其中就提到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突然大量出现,被称之“寒武纪生物大爆炸”。女儿记住了这些后,一直念念不忘。
查了资料,帽天山在云南澄江,刚好并不远,就一路寻过来了。
先到元谋,既然去了解生命的起源,不妨也去了解人类的起源,于是就去看了元谋人博物馆。博物馆里,有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遗迹,也有更远古的化石,包括恐龙。
当然,还有土林。生命之所以能够进化,就在于地球一直在成长和变化。而让地球变化的两股对立力量,就是造山运动和雨水的剥蚀。地球上所有美丽的景观,都是剥蚀作用雕刻的结果。土林,就是观察剥蚀作用最好的地方。
然后,我们去了帽天山。大名鼎鼎的帽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在成人的眼里,却十分简陋,没多少看头,展览出来的化石,还不如很多大学的地质博物馆里的多。不过,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仰慕已久的圣地,一下车,就蹲在路边一堆乱石里,到处观察和寻找化石。随便一堆石头,也可以兴致勃勃地玩一两个小时。
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其实呢,兴趣哪里用得着培养,孩子天生就对各种知识充满了兴趣,父母需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保护孩子的兴趣,在孩子对某些知识感兴趣时,多提供和创设更好的环境而已。
但很多父母,初心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多学习,最终结果,却是损伤了兴趣。
参观博物馆时,到处都是木牌子,上面有相关知识的介绍,当然用不着到网上打印什么资料。但就算是这些牌子,要把上面的文字给孩子读完,恐怕也会让其厌烦。我们偶尔讲讲牌子上的内容,作为参观的辅助,但如果孩子稍有不耐烦的神色,就不再坚持,接着去参观下一个场馆。
孩子更感兴趣的,是眼睛看到的一切,而不是那些文字。光是眼睛看到的,就已经让她目不暇接,回味无穷了。至于那些文字,等她阅读能力提升起来了,若仍有兴趣,现在父母辛辛苦苦讲一个小时的内容,以后自己去阅读,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搞定了。但现在,无论大人讲一个小时还是孩子听一个小时,都是耐心和精力的巨大考验。
知识不应该这么无趣,学习不应该这么勉强!超出孩子兴趣的容忍范围的学习,超出孩子能力承受范围的学习,其实就是拔苗助长,表面上看,长高了,学到东西了,暗地里,是伤害。
有些知识,即使显得很高深或偏冷,只要孩子觉得有趣,就不妨任其接触,不用限制。但是,有些知识,再有用,一旦超出孩子的兴趣与能力的范围,也不妨压一压,等一等,慢慢来。
当然,那位妈妈的教育,未必就会失败。也许现在女儿有不情愿,有被勉强,但仍有可能在某一天,或被母亲感动,或自我觉醒,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虽然我不是很赞同那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但还是希望最终能有好的结果。
只不过,我想,既然妈妈这么重视女儿教育,这么舍得为女儿教育花精力,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常识,了解一些教与学的技巧,让孩子的学习更轻松,也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呢?
今日调查:
小时候,你是否也有被父母逼着学习不喜欢的知识的经历?
你是否也曾经付出心血,想帮助孩子学习,对方却一点都不领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你们的关注和点赞,是我写作的动力!
往期精选:
比“过目不忘”还好用的背诵技巧
最后一学期,数学怎样冲刺,才能获得高分?
如何给孩子英语启蒙?其实很简单!
“别人家孩子”数学很牛,自己孩子该怎么办?
几个简单小技巧,孩子背诵不再难!
为什么跑步那么累?因为你还不知道这个秘诀。
Howhowfire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