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文草就于2014年,旧作翻检出来,在此镌刻一下。人生当追思怀想旧日时光,方得他日芳华。
正文:
(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到清明,照例去给外婆上坟。打记事起,一直到若干年前,除了给先烈,我没有给谁上坟过。许多老辈的人,在我未出生时,因为万恶的旧社会的遗毒,都先行远去了。自从外婆过九十的高龄无疾而终,清明仿若成了我和孩子们春天的一个节日。随着年轮的增长,哀愁一点点淡漠,沐春之情日渐滋长。幼时,我曾为我家祖传的女性颐养天年而略有欣喜;青春时,又以为,如果活得精彩而美丽,只要不过半百即可,免得跟什么形容枯槁沾上边。比如三毛,四十八终了,张国荣,四十八终了,邓丽君,四十二终了,让世人铭记的是他们的风华正茂。你能惊觉,今年是三毛七十岁的诞辰吗?那时,全然不明白自己将负的人生责任。但若真的活到九十多而不再认识亲人,那又有什么意义。或者,那时的耄耋老人已然封闭了身心,沉浸在旧日美好的岁月而超脱升华?去年,我提着小婴儿的摇篮,里面躺着一个肉嘟嘟沉睡的小儿,牵着小女,汲汲然往坟地而去。待我告知外婆,我带着儿子来看你了。站一旁的妈妈分明感动了。今年,我欲携子将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某天,我和小女谈到了“死”这一词。我说我们来比赛吧,看看谁能最多的说出“死”的同义词。比赛激烈地开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持续了好长一会儿。例如:亡、毙、逝世、去世、往生、走了、没了,升天、殡天、薨、见马克思了、故、卒、殒、殁、丧、离世、灭、凋谢、谢世、驾鹤西去、与世长辞、永别、终、永别、诀别、就木、长眠、断(咽)气、驾崩,见阎王、pass away......我很惊异地发现,生老病死的过程中,生、老、病都没有死那样具有如此多的表述,古代有针对不同等级的人的死亡的叫法,演绎到现代,出现了带政治意味和自我调侃的叫法。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死有如此多的称呼?想来,是因为我们对死有与生俱来的未知、神秘、尊重或者还有恐惧。从心底里,我很羡慕那些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对此生,自敛、虔诚而又爱惜。在通往天国的路上坦然、敬畏而超脱。寄来生,尊重而又充满热切的希望。难道,你真的以为他们会相信有来生吗?
最近,翻看小女的教材《科学》,里面浅显地谈到了粒子。万事万物在这本薄薄的教科书中,都是不停运动的粒子组成的。恍然,我们费力地学习各种细胞的组成,我们探究基因等等,只不过万物都是由C粒子组成。其实,我们和一颗尘埃,一掊土,或者和万物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最近的好莱坞大片《普罗米修斯》一开篇,描绘的就是万物混沌的地球上,来了一外星人,喝下了一瓶自我分解组织的药,跳入了江河中。只见他在江河中迅速分解,变成了细胞,继续分解,变成了遗传物质,最后可能就变成了粒子化于无形之中。真的无形了吗,不,地球上的生机盎然的万物开始出现,人类开始出现了。
(三)外婆的墓地及其周围的墓地建制都是一样的,方方正正,略有一平米。环顾四周,都是高寿者的聚集地。她的坟墓是夫妻同穴,只是由于外公过世得太早太早,只放了一把可能是生前用过的斧头。这自然是小辈的意思,希望老人们生当同衾,死亦同穴。至于是否是外婆的意思,我不置可否。外婆虽不识字,生前总是很骄傲地说我们江苏淮扬一带的女人虽不识字却最知书达理了。显然她对家乡的人文环境有绝对的自信。起初我是不信的,及至到了南京夫子庙,拜谒了如蝗虫般聚集的状元牌位我才开始信了。哎,传到我这一代,比之前朝的女子总是缺了些礼数和教养。加之,到了总把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的环境,有时会怀疑自己是第三种人。
1912年,泰坦尼克号因撞冰山沉没,差不多也是她老人家出生的年份。那时候的Jack对Rose说:“Listen Rose. You're gonna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nna go on and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 gonna watch them grow. You're gonna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her bed, but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 do you understand me?”她的一生真的这么做了。 中国男人心里暗藏的角落想的总是女人的从一而终,生做某家人,死做某家鬼。
鳏寡孤独:鳏者,可以照娶如花女子,今日社会的老者娶八十后已比比皆是,特别是老了老了,六十多生一堆子女,九十多生子女都不稀奇,近日听闻一百多岁的老老老老男人都生子,自然让男人觉得“我也可以”;寡者,未必可以再嫁如意郎君,因今日社会齐天大圣也比比皆是,可是那个年代的Rose可以仍旧活得幸福,而民国遗风却没有让你及早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幸福呢;孤者,没关系,孩子可能还有妈妈,还有收养孩子的亲人,还有社会关爱;独者,老而失子,这让我怎么说好呢?
(四)日光尚早,四处依旧是香烟缭绕。我领着小孩子们开始谦谦恭退。退出的时候,照例要绕道墓区最前排的大草坪上,照例想要看看那些人。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偌大的草坪上,零星地竖立着看似更巍峨、更宽大、更华丽的墓地,心底下已惴惴揣测决计不会是无疾而终的老人之墓。果真,每阅读一处,心里沉甸一番。少年早夭,青年早逝。白发人们拿出本该是遗产的所有财产一掷万金地置下最好的风景最好的墓地,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墓碑上絮絮叨叨地写着很长的生平故事。“你远行的那天,我的心也死了。”
一个八十后的女孩子墓前,只站着一对相扶而立的老夫妇,低低絮语:“囡囡,阿拉又来看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吗?......"坟前堆满了各色菜肴,都是女孩子生前最爱吃的。墓碑上的彩照中,一神采飞扬的青春女子迎风而立。不由地,心生感概:今日侬葬她,他日谁葬侬。
唏嘘声最多的是最前列的一高卓墓碑。六八年生的女子,生命在三十五岁时戛然而止。上海建平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年年优异,后留学美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创业有成。又生有一龙凤胎。但是,癌症毫不留情地缠上了她,抗争一年多,无果,撒手人寰。生命用得太狠了,自然要及早地还。其实,这世上,我们不会为谁留下,也不会为谁而走。
我携着孩子们来这里,无非出于以下心理:一是告诫孩子,没有人可承受你生命之轻重,唯一能帮你的永远是你自己;二是显摆一下,我虽没有多子多福到像先人一样,起码我的福分已经多了一重;三是欣欣然接受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
(五)独者,老而失子。我长久以来关注中国的失独者,并且浏览失独者自建的网站。据最近的媒体报道,上海无子女家庭已达200万。据网上的信息披露,中国失独者群体已达二千万,第一批的人群已届七十的养老急需引起关注。在上海,失独者每人每月可获得150元的扶助金。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子女意外故去,你没有能力生育子女或者领养子女,那么你可以获得这150元的扶助金。更残酷地说,你的子女对你的反哺之情就以150元买断了?我承认,就如媒体近日报道的一样,普遍有焦虑症的中国人中,我就是其中一员。我非圣人,我还可以自救,并且不顾一切迈出人生一大步。而且,我欣喜地发现,我的焦虑症有好转迹象。如你在我背后笑我,必是你远见差我一重。
有时候,我很遗憾当年为什么没有选择社会学专业?我虽没有菩萨心,上帝心,却也有热心、操心、一点点爱心和一点点良心。我一直关注国外的贴心服务如何做到极致,如何从中学习并有效运用。但忽有一日,我却成了它人口中最没有服务意识的人。华而不实的作俑者却成了高堂上最受欢迎的人。
(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的内心是一个很悲观的人。由于悲观,我对当下力求认真以免有差池,之后,我又力求有后路可退,想好种种可能发生的悲剧。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被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培育到极致。极致到我心悸。那时,我最怕手机声在半夜响起,以免噩耗传来,总是要对细节反复确认才会稍稍安心。检查的人马来了,看到某个电线接头有黑色包布连接,一定会仔细拆开检查,开始想象它的危险:假如人碰到了,会触电,可能会死亡;假如碰到某物引起电火花,可能会导致失火。是的,我们的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在工作中被锻炼得越来越纯粹。
有时候,每当看着眼前的人群在分析种种潜在的危险,写出了越来越多的应急预案,我就想起小时候读的故事。那时候,以为世上怎么有如此傻呆呆的人,今天却觉得原来他们是如此聪明的人,先知先觉于我。
一则是杞人忧天的故事,那个杞人啊,坐在家里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据说,由于杞国是夏朝后裔所建,在周朝被天子所赐重新建国。但总被周朝天子和王公贵族的后裔演绎出许多看似笑话的故事。该成语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我现在更相信后者之说。
二则是《格林童话选》中非常奇怪的故事“聪明的艾尔莎”。因为故事的奇怪而记忆犹新。有个女孩子名字叫聪明的艾尔莎。当她长大了,汉斯向她提出求婚。只不过他有个条件,就是聪明的艾尔莎必须真正聪明。聪明的艾尔莎到地窖中取酒却总也不见回来。接二连三去找她的人都不见回来。等到汉斯下到窖里,发现大家全坐在那儿痛哭流涕。原来聪明的艾尔莎发现一把十字镐正好悬在她头顶上,立刻哭起来,说:“要是我嫁给汉斯,我俩就会有孩子,孩子长大了,我们就会叫他下地窖来取啤酒,这样十字镐可能落在他头上,把他给砸死!”她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放开喉咙哭啊,喊啊。汉斯决定娶这个聪明的艾尔莎,于是举行了婚礼。诺诺,原来傻了几十年,看不懂故事的含义的人是我啊。
好吧,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人生及早预警,做好自己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少些心灵的磨难。
(七)清明祭末了,我对宝贝们咏一曲: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然后,(借用小时候作文的常用好句),我们这一小队怀着兴奋的心情,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排队回家了,结束了愉快的春游一天。太阳公公也笑着下山了。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