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水乡印记之二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蟹出太湖,称江左第一,吴江最盛,所产特肥大,以及斤一枚者为贵,团脐者尤充实。”八坼属太湖流域,河港里自然生长的也是太湖蟹,学名中华絨螯蟹。 “西风响,蟹脚痒。”到了割稻的季节,蟹肉正是肥美的时候。但我不知道大哥他们是从哪条河里摸螃蟹的,到我下河去摸螃蟹的时候,河里螃蟹已经不多见了,时间大约是1989年。据2015版的《吴江市水产志》称:“60年代和70年代,当地政府在自然湖荡江河放养蟹苗,自然生长的蟹增多。”那么,大哥他们在河里摸到的螃蟹,当是这批放养长大的蟹吧?
摸螃蟹的工具很简单,就一根弯了勾的粗铅丝,用来捅蟹洞,勾螃蟹。摸螃蟹的最大的技巧应该是判断哪个是真正的螃蟹洞,因为河岸边有很多扁的、圆的土洞。我第一次摸螃蟹是在庄苏港的西头,南岸边上是片竹园。岸都是泥土岸,用现在的说法是自然生态护坡。发现一个蟹洞,用带勾的铅丝捅了好一会,摸到一个三四两大的螃蟹来,蟹脚已经被我勾掉了几个。这是我有生以来抓到的第一个野生螃蟹,估计也是最后一个,因为后来螃蟹就从河里彻底消失了。现在想来,当时要是捅出一条蛇来,岂不吓死人哉。
宋代名臣范仲淹在论及太湖流域治理时,主张采用“浚河、修圩、置闸”三种方法结合。其中浚河就是对河流进行疏浚,七八十年代我们门口的张阿港就被疏浚过几次。抽干了作彻底的清淤乡人们称为“清江”,每当“清江”时最适宜耙蚌了。
耙蚌的工具尖子铁鎝,一般为四齿,装有斜向的竹柄,是平时用来翻耕的农具,当用来耙蚌时,用柳条在四个铁齿间编嵌几排,就可以在河滩边耙蚌。河蚌有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数量很多,拿回家剖开来,取出蚌肉和雪菜一起烧,就成一道美味的菜肴了。据大人们说,六百亩荡里几十年前在水面浮出过一只有小船一样大的河蚌,喷出的水冰冷冰冷的,蚌壳里还孕育了颗珠子,到了晚上会发出光来。但我一直到长大,也没见到过这传说中的河蚌,至于珠子倒是在村里开始利用淡水育珠时见到过,也就毛豆一般大小。
从大哥手里接过箍网时,已经是上初中时候了。因为箍网是一种力气活,技术含量高。上小学时,我还没这个力气,所以都是帮大哥提箩头。箍网是一种长方形的网,长约3~4米,挂水1~1.2米,上边纲绳系浮子,下边纲绳系铅坠定珠,左右两边用两根线连着上下纲绳,再用两根长竹竿系住纲绳的连线即成。春天,鱼儿繁殖快,箍网捕捞收获最多。我们平时主要在黄昏时沿河两岸走上一圈,就大致收工回家了。箍网时站在岸边,两手用力往外撒网,等网铅坠着泥时,轻轻拖上岸,就能捕到鱼。鱼一般都不大,有小草鱼、鲫鱼、白鱼、汪刺鱼、鲢鱼、鳊鱼、鲶鱼、鳑鮍鱼,难得会捕到野鳜鱼。
上周回家,七十几岁的父亲至今还在张虾网,可惜周边河流的水质已经今不如昔了。虾网又叫地笼,是由方形铁丝架子联结组成"在方形架子的四周用网眼较密的网围住,组成一条5~15米长的笼子,笼子内有梭门,虾、蟹、小鱼进得去出不来。末端有2米长的网兜。虾网放在水中,各种鱼、虾进去后都集中在网兜里,抓住网兜就能获取鱼、虾。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逐渐变好,休闲时间多起来,选择出来垂钓的人越来越多。我童年时,钓鱼工具是就地取材。从村头竹园里砍根小竹子作为竿,将衲底针用火烧红弯成鱼钩,再用线挂上鱼钩,钩子挂上蚯蚓也有过用苍蝇,投放到鱼儿出没的水域,坐等鱼儿上钩。现在时代不同,鱼竿也不同,都是从渔具店买的有伸缩性的鱼竿,鱼钓也是有倒刺的,连鱼饵也不同,钓鱼方法先进,收获也增加。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第一次钓到小鲃鱼的情景,具体地点在庄苏港,当提出水面时,鲃鱼嘴巴里叫着白色的肚子像充了气鼓起来,它的肚子毛毛的,样子可爱极了。
(待续)
(欢迎有知悉八坼故事的有缘人提供写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