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历代代表人物(转载)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公元前479年卒。

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九年)颜回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卒于公元前481年。

公元前505年(哀公三十二年)曾子生。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卒于公元前435年。

公元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子思生。孔子嫡孙。相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大抵子思能绍述孔子遗教,所以与其后之孟子,合称思孟学派。卒于公元前402年。

约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生。以复兴孔子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儒家学派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集为《孟子》一书。卒于约公元前289年。

公元前313年(周赧[nǎn]王二年)荀子约生于此时,一方面继承儒家重礼义的思想,一方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著有《荀子》。卒于约公元前238年。

公元前200年(西汉高祖七年)贾谊生。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加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著有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吊屈原赋》、《鵩fú鸟赋》。公元前168年卒。

公元前179年(西汉文帝元年)董仲舒生。是儒学阴阳五行化的代表人物,著有《春秋繁露》。公元前104年卒。公元前134年(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作《天人三策》,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观点。

公元前53年(西汉宣帝甘露元年)扬雄生。著《法言》、《太玄》等。公元18年卒。

公元79年(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论五经异同,由皇帝裁决,班固奉诏撰《白虎通义》,是儒学独尊和阴阳五行化的标志。

127年(东汉永建二年)郑玄生,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公元200年卒。

129年(东汉永建四年)何休生,中国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字邵公。何休为人质朴多智,精研六经,对“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莫不成诵”。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卒于182年。

580年(南朝陈太建十二年)王通生。字仲淹,号文中子,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卒于617年。

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韩愈生。排斥佛道,提倡儒家道统,为宋明理学张本。824年卒。

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李翱生。著有《复性书》,提出复性说,为宋明理学之先驱。841年卒

993年(北宋太宗淳化四年)胡瑗[yuàn]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开宋儒性命之学先声。卒于1059年。

1009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李觏[gòu]生。批评儒家贵义贱利的观点。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行世,1032年作《礼论》七篇。1059年卒。

1011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邵雍生。象数之学大师,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合称北宋五子,为北宋重要思想家。著有《皇极经世》等书。1077年卒。

1017年(北宋真宗天禧元年)周敦颐生。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天道论观点。其所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著有《周子全书》。1073年卒。

1020年(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张载生。创关学。提出太虚即气说,从儒家天道论的观点拒斥道、佛的形上学观点。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区分之观点。著有《张子全书》。1077年卒。

1032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程颢生。次年,程颐生。世称二程,理学奠基人。程颢有《明道文集》,中以《定性书》、《识仁篇》为著名。其学称为洛学,为北宋理学之大宗。主性即理,然亦重视天道。程颐主性即理,于工夫尤多措意。有《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等传世。他们的著作收入《二程全书》。1085年,程颢卒。1107年,程颐卒。

1050年(北宋仁宗皇佑二年)谢良佐生。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认为心为仁,为天之理。著有《上蔡语录》。1103年卒。

1053年(北宋仁宗皇佑五年)杨时生。思想接近大程,有《龟山集》。1135年卒。

1102年(北宋徽宗崇宁元年)胡宏生。以道为体用总名,倡言仁其体,义其用,合体与用,斯为道矣,创湖湘学派。着有《五峰集》、《知言》。1161年卒。

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生。其学本二程而又能汇通各家,故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复以朱注四书流行,影响后代思想极大。其学说在天道论方面继承程颐讲性即理,在工夫论方面倡言格物致知学说。平生著作极多,主要有《四书集注》、《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1200年卒。

1133年(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张栻生。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有《南轩集》。1180年卒。

1134年(南宋高宗绍兴四年)薛季宣生。创永嘉学派。1173年卒。

1137年(南宋高宗绍兴七年)吕祖谦生。著有《十七史详节》《东莱博议》等。1181年卒。

1139年(南宋高宗绍兴九年)陆九渊生。为心学派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发明本心等观点。有《象山先生全集》。1193年卒。

1141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杨简生。陆九渊弟子,有《慈湖遗书》。1225年卒。

1143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陈亮生。永康学派创始人,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有《龙川文集》。1194年卒。

1150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叶适生。主张功利之学,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文集》等。1223年卒。

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蔡沈生。耽于象数学,有《书经集传》等。1230年卒。

1175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朱熹、陆九渊有鹅湖之会,前者代表理学学派,后者代表心学学派,两家就工夫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178年(南宋孝宗淳熙五年)真德秀生。有《西山文集》等。1235年卒

1178年(南宋孝宗淳熙五年)魏了翁生。有《鹤山全集》。1237年卒。

1181年(南宋孝宗淳熙八年)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学,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义。”

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陈亮访问朱熹,此后三年两人书信往还,讨论王霸义利问题。

1187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陆九渊登贵溪应天山讲学。居山5年间,与朱熹辩论太极、无极问题。

1209年(南宋宁宗嘉定二年)许衡生。有《鲁斋遗书》。1281年卒。

1249年(南宋理宗淳佑九年)吴澄生。与许衡齐名。1333年卒。

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曹端生。独辟蹊径,上尊朱熹,提出了“理驭气”说,主张于心上做功夫。倡导理学正统,反对“一切虚浮、巫觋、风水、时日”等封建迷信活动。后被史学家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大学者。1434年卒。

1389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薛瑄生。著有《读书录》,为河东学派代表人物。1464年卒。

1428年(明宣宗宣德三年)陈献章生。重心性之学,著有《白沙集》。1500年卒。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罗钦顺生。主张理在气中。1547年卒。

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王守仁生。发扬光大陆九渊之学,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形成阳明学派,是明代理学的大宗,影响至今不息。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1529年卒。

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王廷相生。主张理根于气,著有《慎言》、《雅述》等。1544年卒。

1483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王艮生。创立泰州学派。1541年卒。

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钱德洪生。王守仁学说的传人,著有《绪山会语》。1574年卒。

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王畿生。王守仁之学传人,著有《王龙溪集》。1583年卒。

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王守仁在贵阳书院讲授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

1517年(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何心隐生。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何心隐集》。1579年卒。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李贽生。自幼“便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 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主义。李贽生有4子3女,除大女儿外,其他都不幸夭殇。著有《焚书》、《藏书》等。1602年自杀。

1526年(明世宗嘉靖五年)王艮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主讲于安定书院,宣传“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求学者纷至沓来,这为泰州学派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1636年(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吕坤生。主张去伪存真,实学实用,学术与事功并重,明体以达用。著有《吕坤全集》。1618年卒。

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刘宗周生。反对王守仁致良知教,主张诚意、慎独之学,创立蕺[jí]山学派,是明代理学的殿军。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1645年卒。

1584年(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孙奇逢生。与黄宗羲、李颙[yóng]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1675年卒。

1604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陈确生。反理学和佛学。1677年卒。

1604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高攀龙始讲学东林书院。

1610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黄宗羲生。启蒙思想家和思想史家,主张「盈天地皆心也」的心学观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1662年着《明夷待访录》,1676年《明儒学案》成书,并着有《宋元学案》等。1695年卒。

1611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方以智生。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著作宏富,有《物理小识》、《通雅》、《东西均》等。1671年自杀。

1613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顾炎武生。以音韵治经,开清代朴学之风。1662年著成《天下郡国利病书》,1670年始刻《日知录》8卷。1682年卒。

1619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王夫之生。宋明理学的总结者。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等观点。著述甚丰,著作被集为《船山遗书》。1692年卒。

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李颙生。讲学关中,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1705年卒。

1630年(明思宗崇祯三年)唐甄生。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同称“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著有《潜书》。1704年卒。

1635年(明思宗崇祯八年)颜元生。提倡实学。李塨传其学,世称「颜李学派」,二人着作编为《颜李遗书》。1704年卒。

1642年(明思宗崇祯十五年)李光地生。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奉命主编《性理大全》、 《朱子大全》等书。1718年卒。

1668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七年)方苞生。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kuí]合称桐城三祖。1749年卒。

1724年(清世宗雍正二年)戴震生。主张理存于欲,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以理杀人的工具。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1777年卒。

1735年(清高宗乾隆元年)段玉裁生。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等。1815年卒。

1763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焦循生。著有《孟子正义》等。1820年卒。

1775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凌曙生。公羊学家,有《春秋繁露注》、《公羊礼疏》等。1829年卒。

1791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刘宝楠生。有《论语正义》等。1855年卒

1792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龚自珍生。著有《定庵文集》。1841年卒。

1794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魏源生。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著有《海国图志》、《古微堂集》等。1857年卒。

1811年(清仁宗嘉庆十六年)曾国藩生。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著有《曾文正公集》等。1872年卒。

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俞樾生。清朝朴学大师。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皆出其门下。1907年卒。

1837年(清宣宗道光十七年)张之洞生。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著有《劝学篇》等。1909年卒。

1840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吴汝纶生。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号称“曾门四弟子”。1903年卒。

1848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孙诒让生。著有《周礼正义》和《墨子间诂》等。1908年卒。

1858年(清文宗咸丰八年)康有为生。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1927年卒。

1865年(清穆宗同治四年)谭嗣同生。主张变法,著有《仁学》。1898年遇害。

1869年(清穆宗同治八年)章炳麟生。古文学大师,有《章氏丛书》等。1936年卒。

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梁启超生。与其师康有为倡言变法维新。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1000余万字)。1929年卒。

1883年(清德宗光绪九年)马一浮生。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中国当代理学大师”。著有《马一浮集》。1967年卒。

1884年(清德宗光绪十年)刘师培生。国学大师,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1919年卒。

1885年(清德宗光绪十一年)熊十力生。当代新儒学主要开宗人,援佛入儒,建立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著有《新唯识论》。熊十力与梁漱溟、牟宗三、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张君劢[mài]、徐复观并成为“当代新儒学八大家”。 1968年卒。

1887年(清德宗光绪十三年)张君劢[mài]生。认为现代儒学“应以德、法二者相辅而行,为今后学术发展之途径。”1969年卒。

1893年(清德宗光绪十九年)梁漱溟生。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等。1988年卒。

1895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钱穆生。著有《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等。是当代中国学术重镇新亚书院的主要创办人。1990年卒。

1895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冯友兰生。著有《中国哲学简史》等。为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1990年卒。

1899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方东美生。方先生不同意宋儒所强调的“道统论”。他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1977年卒。

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贺麟生。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著有《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1992年卒。

1903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徐复观生。著有《中国人性论史》、《两汉思想史》。1982年卒。

1909年(清宣统元年)唐君毅生。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在港台和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其哲学体系为心灵九境说。代表著作为《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8年卒。

1909年(清宣统元年)牟宗三生。认为现代新儒学的任务为“道统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他独力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学与孔孟陆王的心学,以中国哲学与康德哲学互相诠解。著有《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等。1995年卒。

1921年(民国十年)梁漱溟所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是书为当代新儒家的重要文化哲学著作。

1923年(民国十二年)张君劢[mài]在清华大学做名为《人生观》的讲演,「科学与玄学论战」展开。

1930年(民国十九年)蔡仁厚生。师承牟宗三,著有《中国哲学史》等。现居台湾。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刘述先生。著有《黄宗羲心学的定位》、《中西哲学论文集》、《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等。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成中英生。美籍华人学者,著有《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等。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杜维明生。美籍华人学者。长期以来,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诠释中国文化、反思现代精神、倡导文明对话,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著有《传统的中国》《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等。

1949年王财贵生。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著有《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从天台圆教论儒家心理建立圆教之可能性》等。

1949年梁漱溟完成《中国文化要义》,认为中国文化的支柱是孔子精神及儒家思想。

1949年秋,钱穆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在香港开办一所亚洲文商专科夜校。翌年春改为日校,并易名为新亚书院。成为现代新儒家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学术基地。

1953年蒋庆生。2001年申请提前退休,在贵阳龙场建阳明精舍。著有《公羊学引论》、《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儿童读经运动。被称为“儒家原教旨主义者”。

1958年唐君毅、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等人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全面表述当代新儒家的文化现代化观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941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39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345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51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68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8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1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75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45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96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89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37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07评论 1 27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08评论 3 37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3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