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中的葛生是我尤为喜爱的一篇。这首悼亡诗寄托了我对爱情最大的幻想,有些感情,非是在极端情况下才能显出其动人的魅力。愈是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在文学中便愈显其美,美是超越现实的存在。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以独白的方式,加之独特的文字结构和重章叠句手法,显得更为朴素感人,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像风一样一遍又一遍打在人的身上,让人深深体会那位失偶妇人的断肠之情。爱与相思无穷无尽。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为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前二句为起兴,以葛藤覆盖于牡荆、酸枣枝,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地,满目萧瑟凄凉,此时心便与妇人一同沉了下去。但还没用完,紧接着一句“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则与现实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头下的角枕是那样光鲜,身上的锦被多么光华灿烂!一连三句“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能感受到妇人撕心裂肺的歌声,我的夫君长眠于此,谁又一同独守安宁?自然是无人应答,也许只是在向自己提问,伤怀自己再也不能与他同寝。接下来便是女子发出的忠贞之誓: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夏之日,冬之夜”与“冬之夜,夏之日”连番咏唱,则表现了时间的绵延漫长,就像她对夫君的思念,永无停歇。百岁之后,也让我随着你一同归入这荒冢,是对永恒的爱情的追求。
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道:“征妇思夫久役于外,或存或亡,均不可知,其归与否,更不能必,于是日夜悲思,冬夏难已。暇则展其衾枕,物犹粲烂,人是孤栖,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以为此生无复见理,惟有百岁后返其遗骸,或与吾同归一穴而已,他何望耶?”
此千古悼亡诗之祖,乃一曲爱情悲歌之绝唱,而对于我们还未经历生离死别的人来说,在感动之余“不如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