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汪贵沿诗选6首鉴赏

中国诗歌报:汪贵沿诗选6首鉴赏

中国诗歌报2021-8-14


中国诗歌报

转02021-08-14分享保存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中国诗歌报】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蔡仲萧,字清风,著名学者,国学家,书画家,作家,诗人,晋唐史学家。兰亭奖获得者,国务院礼宾司国礼书画家。历任北京紫禁皇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名苑艺术研究院顾问,朗清斋艺术馆馆长兼书画院院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中国诗歌报2021-8-14


作者简介:汪贵沿 ,笔名(桂园、沿江)。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什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澳门月刊》《世界散文诗集》《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诗神》等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沿江的歌》《总有人会感动》《爱情麦克风》国内首部诗集配光盘、《汪贵沿作品选》《商旅追梦》及国内首部诗歌影像集《涂鸦路上》《栅栏内外遗落的文字》等七部作品集。


汪贵沿诗选6首


《太湖是江南盛开的一朵莲》


太湖是一朵莲

盛开在烟雨朦胧的江南

开成紫玉墨韵的砚池

开成旗袍步履雨巷的雅韵

开成三寸金莲的娇羞

从清朝和民国而来


那一颦一笑的举止

那一悲一喜的传奇,都在太湖莲叶之上

成为江南秦砖汉瓦的记忆

这记忆长寿千年,如鼋头渚的风景

一弯新月挂眉梢

一池蛙鸣荡夏荷


江南就挂在太湖的帆上

将吴侬软语的思念拉长了千里之外

从一个时代运往另一个时代

所有时代都柔情似水

将宽窄的运河打湿了城市间的距离

延长了多少不眠的归期


这个归期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

从唐朝摇橹而来

一支洞箫,就吹瘦了杨柳细腰

二根胡弦,拉扯出了二泉映月的凄美

江南诗了江南潮了江南烟雨莲花了

枫桥夜泊的渔火

不在月落之时就在乌啼之间   


《想念,成都宽窄巷子》


在江南想故乡

必坐在宽窄巷子的餐桌旁

宽窄巷子太长了

长得如串串火锅的香味

走到哪里,哪里都成了故乡


有故乡的味道

就有宽窄巷子

就有四川方言的吆吼声

穿越堂前的巴蜀烟雨

穿越杜甫草堂的二百余首诗行

你就守在茅屋外,一等千年


从望江楼的翘檐回廊

到九眼桥的卧波长虹

我分明看见一个拈花女子

从蜀绣的针孔中走来

把川西的红月亮

挂在了城南的红照壁


这一照便是万里辉煌

这一照所有西南的墙壁都生辉了

这一照巴蜀的山水都柔情了

柔成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漂洋过海,穿越古今

穿越大大小小的弄堂


想念,宽窄巷子

其实就是想念成都

想念远去的童年

想念一些妈妈的味道

听见唤归的小名,在多少个黄昏

刺破云层深处

这个声音一直留在天空


夕阳西下

我背着一个希望走在回家的路上


《诗人是打开生命之门的一串密码》         


我们一直在寻找那扇门

那扇门离我们很近

那扇门离我们很远

那扇门挤压了我们一生的思维

穿过黑夜就是光明

穿过火焰就看见春天


我们一直在寻找桃花源的逻辑

寻找风情万种的尘世烟花

多少寻觅也是一种徒劳

多少向往也是一种无知

这个世界许多未知都是一种谜

都是圣经里的一种猜测和预言


十万个为什么难回答,我是谁

读书破万卷却破不了,我从哪儿来

走千里路也到达不了,我要到哪里去

所有的困惑是我们一生的哲学


这是一扇难启之门,一扇厚重之门

这扇门的背后是一个黑洞

这个洞,诞生许多人同时又吞噬了很多人

我们一生都未闹明白


钥匙一直挂在我们身上

钥匙一直粘贴我们心上

那扇门却一直在更新,更新成一块碑

碑上没有锁,开锁的密码是一堆组合的文字

这串文字在一群进出门的疯子手里

我们冷静的时候称他们为诗人


《私奔》


我多想别一朵桃花与你私奔

这个想法由来已久

好像是千年以前

我来过你家的后花园

那个后花园叫桃花满院

你左顾右盼移步三寸金莲

我携数两白银,在梅雨时节的江南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

我就是那个客栈里的书生少年


只为你回眸一笑的容颜

便谋杀了我一生的思念

利禄功名全抛弃,私奔就私奔了

偷偷溜过你家的柴门

转十里月光,牵着你的紫衣过梅亭踏石山

摆渡不需要太多理由的码头


不为前世仇怨只为今生的誓言

不愿做黛玉葬花的眼泪

不愿做梁祝的蝶变

如果私奔必学崔莺莺待月西厢

如果私奔必学司马相如追红颜

从唐宋到明清,从平原到边关


私奔就是一朵隔世的奇花

这朵花殷红如血,了却红尘情缘

逃离一座城或一个村庄,私奔即使快马加鞭


《上海,泗泾古镇太古了》


泗泾古镇太古了

古得不见了踪影

古得只剩下瘦瘦的牌坊

骑在头上像一条裤衩

我和汉江兄一路追寻

始终不见它的背影


不见了柳永,不见了辛弃疾

不见了《钗头凤》的爱情

只有模棱两可的方向

让阿叔阿姐不知所错的迷茫

只有小鱼儿的热情

使泗泾的水依然美丽缠绵

还有石生对时光的呐喊

驾驶他的枣红马穿梭

在字里行间

忙碌着诗歌与星星的碰撞


泗泾原来就是一条河

是上海的老根,可以直通宋朝

直通歌舞升平的宫殿

这个宫殿有长袖善舞

泗泾去了,去了远方

所有的传说都成了一种传说

泗泾的水就是一幅水墨画

流淌千年也流不尽小镇的沧桑


泗泾古镇,就剩下那一方塔了

塔成一方印盖在长长的画卷上

让遗落的古镇收藏我们心底

如逝去的青春,一去难返


《德阳,乡愁的文字》


所有的誓言都是冲着秋收

心如空地一直在等待,那一怀落地的喜悦

故乡的小路曲折回肠了

所有的果实都离开了母亲

树便瘦了腰身,丰满了思念

那些遗落的花瓣成了遥远的记忆

把故乡的文字拆散成一笔一划

抛在空中就成了雨,泪流满面

装在心中就成了刺,根根扎人

我坐在城市的一角远望

坐在秋天的芦花之上书写

让灵魂打扰梦境,今夜你一定会失眠


中国诗歌报纸刊从公众平台挑选优秀作品上刊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572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071评论 3 41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409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569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360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5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79评论 3 44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123评论 0 28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43评论 1 33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59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42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50评论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81评论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63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22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54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707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