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俗事·艮·非攻(三)

  “敢问尔欲尔夫奚事?”

  绾曰:“母欲吾嫁于官,以爲工作悠闲,俸禄优厚,名誉光美。”

  “吾闻之,官而不为民,是忝职也。——

  “《呻吟语·治道》有之曰:‘莫以勤劳怨辛苦,朝庭觅你做奶母。世上没个好做底官,虽抱关之吏也须夜行早起,方爲称职。才说做官好,便不是做官的人。’

  “《诗经·小雅·北山》有之曰:‘或燕燕居息,或尽瘁国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号,或懆懆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耽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仪,或靡事不爲。’

  “《诗经·小雅·小明》有之曰:‘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绾曰:“如是者似鲜矣,官而不为民者似不鲜也。”

  “盖其进仕也非为民。——

  “《呻吟语·广喻》有之曰:‘未有有其心而无其政者,如渍种之必苗、爇兰之必香;未有无其心而有其政者,如塑人之无语、画鸟之不飞。’

  “《尚书·蔡仲之命》有之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爲善不同,同归于治;爲恶不同,同归于乱。’

  “故苟能为民,民必见诸眼而记诸心。——

  “《说苑·谈丛》有之曰:‘恭敬逊让,精廉无谤。慈仁爱人,必受其赏。’

  “《尚书·大禹谟》有之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呻吟语·治道》有之曰:‘守令於民,先有知疼知热如儿如女一副真心肠,什么爱养曲成事业做不出?只是生来没此念头,便与说绽唇舌,浑如醉梦。爲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吏胥舆皂尽能笑人,不可不慎也。当事者须有贤圣心肠、英雄才识,其谋国忧民也出於恻怛至诚,其图事揆策也必极详慎精密,踌躇及于九有,计算至于千年,其所施设安得不事善功成、宜民利国?今也怀贪功喜事之念,爲孟浪苟且之图,工粉饰弥缝之计,以遂其要荣取贵之奸,为万姓造殃不计也,为百年开衅不计也,为四海耗蠹不计也,计吾利否耳。呜呼!可胜叹哉!’

  “以是观之,有心必有行,有行必有效,有效必有见,有见必有报。故诗经(大雅·抑)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小雅·节南山)又云:‘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绾曰:“然则奚以使其进仕也为民?”

  “损其私心而补其仁心也。——

  “《呻吟语·存心》有之曰:‘举世都是我心,去了这我心,便是四通八达,六合内无一些界限。要去我心,须要时时省察——这念头是为天地万物?是为我?只人人去了我心,便是天清地宁世界。’

  “《呻吟语·品藻》有之曰:‘士有三不顾,行道济时,人顾不得爱身;富贵利达,人顾不得爱德;全身远害,人顾不得爱天下。於天理汲汲者,於人欲必淡;於私事耽耽者,於公务必疏;於虚文烨烨者,於本实必薄。建天下之大事功者,全要眼界大。眼界大则识见自别。’

  “以是观之,心独照我,则必囿焉;兼照天地万物,斯能四通而八达也。——

  “《易传·系辞上》有之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淮南子·说山》有之曰:‘受光於隙,照一隅;受光於牖,照北壁;受光於户,照室中无遗物,况受光於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於其前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

  “《呻吟语·广喻》有之曰:‘羊肠之隘,前车覆而后车协力,非以厚之也。前车当关,后车停驾,匪惟同缓急,亦且共利害。为人也,而实自为也。呜呼!士君子共事而忘人之急,无乃所以自孤也?夫我之子,我怜之;邻人之子,邻人怜之。非我非邻人之子而转相鬻育,则不死爲恩矣。是故公衙不如私舍之坚,驿马不如家骑之肥,不以我有视之也。苟扩其无我之心,则垂永逸者不惮今日之一劳,惟民财与力之可惜耳,奚必我居也?怀一体者当使刍牧之常足,惟造物生命之可悯耳,奚必我乘也?呜呼!天下之有我久矣,不独此一二事也。学者须要打破这藩篱,才成大世界。’

  “以是观之,私心胜仁心者,不可以涉天下事;仁心胜私心者,可以平天下矣。——

  “《呻吟语·应务》有之曰:‘君子之处事也,要我就事,不令事就我;其长民也,要我就民,不令民就我。处天下事先把“我”字搁起,千军万马中先把“人”字搁起。除不了“我”,算不得学问。’

  “《止学·利》有之曰:‘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於时,人贵於明,动之有戒也。’

  “至于官,则皆出自民,此重财则彼重财,此重义则彼重义。论语(阳货)云:‘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习之相远者,所处所事不同也。——

  “《淮南子·说山》有之曰:‘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射者使人端,钓者使人恭,事使然也。’

  “虽所处所事不同,然性皆相近,皆以其所好相染。故下欲上之正,先正身以染之;上欲下从之,亦先正身以染之。——

  “《淮南子·主术》有之曰:‘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於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於上;所禁於民者,不行於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爲检式仪表,故令行於天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禁胜於身,则令行於民矣。’

  “《管子·权修》有之曰:‘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

  “治身奈何?知礼爲先。——

  “《呻吟语·治道》有之曰:‘刑,礼,非二物也,皆令人迁善而去恶也,故远於礼则近於刑。礼与刑,二者常相资也。礼先刑后,礼行则刑错,刑行则礼衰。礼重而法轻,礼严而法恕,此二者常相权也。故礼不得不严,不严则肆而入于法;法不得不恕,不恕则激而法穷。“礼”之一字,全是个虚文,而国之治乱、家之存亡、人之死生、事之成败,罔不由之。故君子重礼,非谓其能厚生利用人,而厚生利用者之所必赖也。’

  “《荀子·礼论》有之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必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绾曰:“然则囚徒皆不重礼欤?”

  “非冤则然。”

  绾曰:“奚以使囚徒重礼?”

  “欲使重礼,先使知礼;欲使知礼,先使学礼,学可以诲也。——

  “《论语·季氏》有之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爲下矣。’”

  绾曰:“奚以使囚徒学礼?”

  “考试可以使囚徒重名声,忘忿恨,做良民,去监狱,报国家。——

  “《菜根谭·评议》有之曰:‘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爲善之路。此讥好名者当严责于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

  “以是观之,囚徒好名而知耻,则可救也。”

  绾曰:“尔惇考试如是,则高才生欤?”

  “否,吾徒有大专学历,且赖补录也。要之,我高考落榜矣。”

  绾曰:“然则今之考试制度,尔以爲奚如?”

  “吾虽落榜,亦不以今之考试制度爲不善。就公平而言,有选贤之法可以替考试乎?

  “《韩非·有度》有之曰:‘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雠法则可也。’

  “故考试可以选贤,考核可以任能。故考试可以决孰劳孰治,考核可以决孰议孰断。——

  “《战国策·赵策二》有之曰:‘农夫劳力,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智者论焉,教之道也。’

  “至于古之科举,贫民唯能以显仕也。至于今之考试,庸民唯为之学习也。故考试可以强民富国。官吏凭考试进仕,学心满满者得功名,学心萎萎者忘忠义。韩诗外传(卷三)云:‘为上无礼,则不免乎患;为下无礼,则不免乎刑;上下无礼,胡不遄死?’

  “以吾观之,国之盛衰,在民之学心也。荀子(劝学)云:‘学不可以已。’无他故焉,不学无知,不学无悟,不学无能,不学无施。以是观之,厌学者愚,好学者智;学心不足,邪心起焉;学心有馀,圣心萌焉。至于古学,圣人留诸后人,使之记圣言以存圣心。若存圣心者,能容天地万物,故能容种族之异,地域之异,文化之异,时代之异。能容其异,则可以同之矣。”

  绾曰:“尔可以治国矣。”

  “吾今徒嘴上论政也,譬如聋瞽之见,刍荛之议也。——

  “《汉书·答客难》有之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止学·辨》有之曰:‘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论语(泰伯)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谚云:‘议事者之评如戏,谋事者之论如课,断事者之决如战。’不僭之谓也。——

  “《呻吟语·应务》有之曰:‘非谋之难,而断之难也。谋者尽事物之理,达时势之宜,意见所到,不思其不精也。然众精集而两可,断斯难矣。故谋者较尺寸,断者较毫厘;谋者见一方至尽,断者会八方取中。故贤者皆可与谋,而断,非圣人不能也。见事易,任事难,当局者只怕不能实见得,果实见得,则死生以之,荣辱以之,更管甚一家非之,全国非之,天下非之。’

  “至于我,小民也,今闲言而已,尔毋以我爲能人。”

  绾曰:“尔将爲能人也,小子勉之。”

  “诺。”

  少顷,绾并抓痒并曰:“有蚊噆我。”

  “吾固曰有蚊焉,而尔反诬我爲淫贼。”

  绾曰:“今乃有蚊!”

  “尔今乃著短裤故也。”乃下床,寻药膏,复上床,就其腿,循蚊痕,徐涂焉。绾似不介意,亦不避忌,徒静平躺,纵余指之划圈於其腿也。当是之时,其面转而背余,故不可睹,余以爲思或睡,试探曰:“蚊痕满尔腿,旧者犹未去,新者又来矣。”

  绾曰:“吾蚊帐不密,夜夜不可以挡蚊虫。”

  “尔长大矣,该识自护。”

  绾曰:“我犹女孩也。”

  蚊痕涂讫,余放药膏,绾转平躺爲侧卧,其身背余。余於是乎自嫌闲话过矣,几忘主戏矣。虽时不早矣,然余犹恐其却也。然在余床者,胡肯却余也?判嫌余不自躬也,是故转身背余。如是,若直送绾,绾必以爲余不爱女人也。故余不可以不试之,不论其却之或从之。不试,忝汉子之身也。

  於是乎提勇气,起身躯,一手一足俱逾绾,於是四肢困之矣。绾面无改色,无畏怯,无吃惊,无羞涩;身不改姿,不转腰,不转面,不转眼。垂相亲也,其瞳急转,其面速热,与余相视曰:“今吾未可以婚,不逾四年弗可,是毕大学以后也,且吾从军不少於两年。故尔俟我则甚久。”

  余以爲怪,绾识余也,不过一日,已谈婚矣。然余口是心非曰:“吾知之,欲试天意。”

  绾颔之曰:“但毋伤害我。”

  “吾必爱惜尔。”

  绾之言云,盖欲余知非情人弗可亲也。

  相亲未几,绾忽睁眼曰:“汝何故而睁眼?睁眼者无真心也。”

  “奚以言之?”

  绾识余也,不过一日,欲余真心奈之何?

  绾曰:“某爱情大师言之,吾忘其名矣。”

  “爱情大师多妄言。”

  绾曰:“吾信之矣。”

  “尔亦睁眼矣。”

  绾曰:“欲以知尔睁眼否。”

  “我亦然。”

  绾曰:“汝必不然!汝必未曾闭眼!”

  “吾欲谛视尔也,尔不悦,我不视。”

  绾颔之而后复闭眼,余又亲之矣。是时也,目藏目,唇迎唇,舌追舌,齿避齿,鼻抚鼻,眉对眉,耳望耳,呼则呼,吸则吸,气交气,心听心。

  古人有言曰:解扣者,戏之关键也。何谓也?若指久留于扣,彼意亦必留焉矣。若彼意留于扣,戏必不酣而冷矣。若待彼解之,则无能矣。若彼不肯解,则无戏矣。

  幸指尚称职也,虽至今足五年矣,单手闭目解扣之技犹未退也。善哉!

  当是之时,彼如悍将,激昂亢强,奔战沙场。夫彼宝剑,此宝剑也。将与剑相交,示威也;剑与血相交,示强也。女将挥剑招热血,血满宝剑渐赤热。

  激战过后,臂疲剑灼,将还于鞘。夫剑与鞘之隔者,戒备之心也,除之则剑必还于鞘。当除之时也,彼急弃剑,止之曰:“吾不欲其早也。”

  余哂以掩惆,未强以求欢,而心尽乱矣。何则?夫拔剑者,绾也;试剑者,绾也,故以爲欲余剚剑于鞘也,亦欲知剑与鞘配否也,而绾不从,则拔剑奚爲?虽然,姑不论绾矣,论余也,则知礼也,非攻也,遂退。诗经(大雅·抑)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余未忘之。

  然后,绾紧抱余,则反使绾余滋相亲相昵矣。余於是乎近其心矣,则知其欲求爱更甚於求欢也。余是以自绥。

  当是之时,绾耳语曰:“吾告尔,不少男子欲搂抱我如今尔然,常在朋友圈谓我婀娜可爱。”

  “凡男子谓尔婀娜可爱,徒馋尔身子也。——

  “《淮南子·诠言》有之曰:‘誉生则毁随之,善见则怨从之。利则爲害始,福则爲祸先。唯不求利者爲无害,唯不求福者爲无祸。’

  “《管子·禁藏》有之曰:‘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故示美容以邀宠者,多见毁也。何则?自以爲妍者,人或以爲媸;自以爲贵者,人或以爲贱。——

  “《菜根谭·应酬》有之曰:‘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至于尔,成人矣,应识辨誉言谀言也。”

  绾曰:“奈何?”

  “《呻吟语·品藻》有之曰:‘君子容貌敦大老成,小人容貌浮薄琐屑。君子平易,小人跷蹊。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君子多让,小人多争。君子多文,小人多态。君子之心正直光明,小人之心邪曲微暖。君子之言,雅淡质直,惟以达意;小人之言,鲜浓柔泽,务於可人。君子与人,亲而不昵,直谅而不养其过;小人与人,狎而致情,谀悦而多济其非。君子处事,可以盟天质日,虽骨肉而不阿;小人处事,低昂世态人情,虽昧理而不顾。君子临义,慷慨当前,惟视天下国家人物之利病,其祸福毁誉了不关心;小人临义,则观望顾忌,先虑爵禄身家妻子之便否,视社稷苍生漫不属己。君子事上,礼不敢不恭,难使枉道;小人事上,身不知爲我,侧意随人。君子御下,防其邪而体其必至之情;小人御下,遂吾欲而忘彼同然之愿。君子自奉节俭恬雅,小人自奉汰侈弥文。君子亲贤爱士,乐道人之善;小人嫉贤妒能,乐道人之非。如此类者,色色顿殊。’”

  绾曰:“受教矣。”

  然后送绾。

  如是,首日,首夜,余与绾配偶矣。

  余载绾还。半途,俟红灯之时,绾曰:“吾在校之时,尔亦可以娶我,我足二十岁则可矣。但尔须筹备娉金。”

  余以爲怪,绾似欲余求婚也。而余真可恃如是乎?余真能无亏绾乎?姑不思之,绾已赐余不意之良辰矣,纵必将去,余亦不忘,纵绾忘之,亦无伤,余将爲之记焉。诗经(小雅·隰桑)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何不志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734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31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133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3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85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6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6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5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87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92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1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35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37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5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8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4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6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