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这个词,常常招来非议。不是白也不是黑,有人说它是黑与白的结合,有人说它是工作中低效率的表现。可是,每一个清晰的方向,哪里不是在混沌中产生的,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呢?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生活的节奏加快,许多事情变化、发展的过程便开始不断被删减、被省略、被模糊,与此同时,我们应对周边环境变化的耐心也像是被挤压在一个小小的罐头里:步行时代,我们还有安步当车、闲庭信步的从容,可现在,车子稍有拥堵,有人就不停地按喇叭示威;本来,电视频道就那么几个,我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在,上百个频道,人们抓着遥控器调来调去,几秒钟一换,嘴里可能还在不停地骂娘;本来,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网速如蜗牛,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天天挂在网上,网页刷新稍稍慢了一秒,有人就不断地拿鼠标出气……我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慢了,越来越不能容忍环境的不合心意……
为什么呢?也许是心理的某种惯性,是事物变化、发展速度的改变在当局者、参与者、旁观者心理上所产生的相关反应;也许是人的内在欲望使然,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正在变得浮躁,变得不安,变得不是原来的自己。每一天都在浮躁地谈论着各种各样脱离主业的事情,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争来争去。假如我们的匆匆忙忙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假如我们的紧紧张张有益于心情的好转,那就急吧、吵吧!也许等到大家都悟出来这个道理,我们才会不那么着急、那么焦灼,烦躁,才会得之泰然,等之悠然,让之坦然。
需要的,是一颗沉潜的心,是耐心,是生活的灰度。
著名导演李安说:成名需要三个要素——才华、思想、坚持。如果这三样都具备了,就需要有机会。如果这三样都有了,机会也就来了。而前两项易受重视,第三条却往往被忽视了。坚持,不光要有韧性,而且需要有时间,是一个过程。
灰度体现在管理中,就是一种宽容与妥协。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永远该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就好比做事情的原则不可改变一样。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可以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一头要撞到南墙上?人要生存,靠得是理性,而不是意气。纵观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变革,面对它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很多帝王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的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这样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新法失败,人民起义了吧?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来说,还会划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来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管理者的手中。宽容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齐认知方向,妥协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减少对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这也就是灰度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