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年度基础写作营第9篇,1776字,累计15576字】
要写春的主题作文,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春天有哪些可吃的东西?
春天的田野里,各种野菜争相生长起来,小时候,那是我们撒欢的天堂。家里的大人把我们往山上赶,每人提个小篮子、拿着小镰刀,上山挖野菜,给吃了一冬天地瓜干、煎饼和萝卜咸菜的胃,换换新鲜的口味。
在平坦的山坡上,在没有来得及耕作的田地里,在地头堰边的花椒树下,一片片的苦菜,伸展着嫩绿的叶子。从它的根系一旁伸进镰刀,转着圈一旋,在地下把根割断,一棵一棵捡到小篮里边。有时一块地方就挖到小半篮。
不用担心苦菜会死掉,它们是越挖越旺的,过几天又会长出来,而且随着天气升温,长得更快,更大。
只有春天的苦菜最好吃,淡淡的苦味,清新的口感,洗干净了盛盘上桌,可以直接吃原味的,也可以沾点甜酱,加棵小葱卷个煎饼,那个香!
夏天开花的老苦菜是不能吃的,苦涩难咽。
秋天的苦菜也不错,长得像一棵棵小菠菜,淖水切碎,用豆面儿或者豆浆同煮,最好再加点豆腐脑,放盐少许,做成渣豆腐,舀上一碗苔乎乎的,豆香里有点清苦的余味,清爽可口。
离离嘴儿,长长的杆子,鼓鼓的花苞,顶着黄色的小花瓣,山坡上这里一朵,那里一朵,每发现一棵,都像发现宝贝一样的惊喜!我们最爱吃花瓣下面的花苞,那就是童年难得的美味解馋的点心,甜甜的、鲜香的汁水,染黑了嘴唇,开心一笑露出同样染黑了的舌头。
蒲公英也可以吃,而且有消炎败火的功效,挖回家以后,大人们都把蒲公英挑拣出来,晒干泡水喝。我们这里管蒲公英叫“婆婆丁”,有一首儿歌人人会唱:
婆婆丁,冒红缨,
孙子唱,奶奶听。
奶奶烙了个大油饼,
给了孙子一大块,
给了外甥一丁丁。
娘啊娘,咱走吧,
骑上马,戴上花,
回头不看老疙瘩。
说的是奶奶偏心的故事,这都是叫没饭吃逼的。好不容易有点好吃食不知道给谁吃才好,分配不均,把外甥气跑了。要是搁在现在,家家好吃的都吃不完,尤其是过完年正月里,恨不得请别人来帮着吃,哪会有这样的事?
其实,吃野菜的习惯,也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长辈们心中的情结。在那些青黄不接的年月,春天的第一茬野菜,救活了无数的生命,给了人们生存的希望。
姥娘在世的时候,多次给我讲过当年的艰难岁月。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吃的,她和姥爷吃碾碎的棒槌骨头(去了粒的玉米棒),有一块煎饼都舍不得吃,留给母亲吃。姥娘饿得月经都没了。
至今父母也经常讲起当年,能吃的东西都吃过了,地瓜面、树皮、草根,父亲甚至要过饭(这是他最不愿提起的一段往事)。所以母亲和婆婆她们特别爱惜粮食,总是说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罪过啊。
喜欢劝客人多吃饭,冰箱里总是备着很多的馒头、煎饼,这都是那个饥饿的年代给她们养成的习惯,使她们对缺少吃的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那个时候,他们是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春风一吹,宽厚慈爱的土地上,就会生长出滋养他们的东西,让他们吃了,好维持他们顽强的生命。
吃上几顿野菜粥,他们的脸色渐渐舒展,身体也像小树苗一样缓缓拔高,不管日子多么艰难,总能长大,挑起生活的重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吟咏小草的诗句,何尝不是吟咏他们!
前几天,看到柳树上新发的嫩绿的小芽儿,我说:柳树芽儿非常好吃!女儿惊讶地问:这也能吃?
我说是的。小时候吃过姥娘做的柳芽儿渣豆腐。我们去村西的柳树林,采来一筐柳树芽儿,热水淖过,挤干水分,像做苦菜渣豆腐那样做来吃,嫩滑可口,格外好吃。
现在不能吃了,这些柳树都是绿化树,采柳芽儿要被处罚的。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什么好东西都能吃到,当年的美味只可回忆,没有必要复制了。
不过,有些人把野菜当作养生的食品。比如三月的白蒿,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同一种植物,三月份挖来吃可以入药,有清热利湿,保肝护肝的作用。一旦错过了时间,四月份就长成了普通的野草,失去了药用价值。
野小蒜切碎烙个鸡蛋饼,你吃过吗?据说野小蒜对心脏有好处呢。
春天来了,能吃的野味越来越多了,过几天榆钱儿、槐花儿也相继长出来,让我们享受采摘的乐趣,给餐桌增加绿色天然的风味,丰富生活的色彩。
菜市场上,有出售时令野菜的,三、五块钱一斤,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大棚养殖的。我更相信街边的老大娘的篮筐里,一定是自己采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小城里长野菜的土地几乎没有了。公园里的草地上、路边的绿化带里,都有一些中老年妇女挖野菜的身影。
谁又缺那一口野菜呢?现在的人们挖野菜,吃野菜,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情感的回味,对多彩生活的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