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不终
“你追你的西餐厅,我爱我的街边店。”
一次老朋友聚会,在讨论聚会地点时,大家意见不合争执不下。在争得面红耳赤之际,这句话从我的嘴里不受控制地飘出来,带着一丝小情绪,毅然地和精致的、精英的美食划清界限。
说起来有点小惭愧。这么多年过去,我的味蕾还是没能高尚起来。还是无法接纳那些高档餐厅里需要细细品味的冷艳菜式,还是忍不住在五星级酒店花样繁多的自助早餐里挑选面条馄饨豆浆油条,还是忠实地爱着那些苍蝇小馆、路边摊、街边店、大排档。
昨晚看到一段访谈视频,里面那个留着小平头的男人说:“我自己就爱吃个街边店。我没必要假装对那个特别繁复的宫廷菜肴有特别特别透彻的研究,那些有人去研究就好了,我对那个从来就没有感兴趣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不觉得那种菜带来的快乐,比路边店带来的快乐更多。”
把这段话浓缩一下,妥妥的就是这样一句啊:
“你追你的宫廷菜,我爱我的路边店。”
因为这段话,我把这个质朴淳厚、接地气说人话的中年男人归为同类。迅速路转粉,迅速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本他的《至味在人间》。
此刻,这本书正热气腾腾地躺在我的书桌上。
写这本书的这位中年男人,是陈晓卿。
此前,我知道的这个名字,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是美食家,也是美食作家,是总在幸福地做着一应和“吃”有关的事的人,是我想象中更加偏爱鱼子酱焗蜗牛鹅肝冻鞑靼牛排红酒香槟仿膳宫廷私房菜的那种人。
然而他不是。对这些,他好像也爱不起来。
他拒绝“美食家”这样的称谓,他说自己充其量就是个美食爱好者。
他说,“我喜欢那些没有什么太大名气的小厨师,我也喜欢写没有转盘桌子和空调地毯的那些馆子......我怎么这么爱这样的环境呢?它就跟我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模一样,我太喜欢这样的饭馆了。”
他说,“我拍的人,95%都是普通人,我非常善于在普通人身上发现他们的不平凡,而且我会觉得他和我有很多的共鸣。”
一天,为写一个美食专栏,陈晓卿走进一家人均消费40元左右的苍蝇小馆。
还没到饭点,一个服务员在剥辣椒,另外几个服务员一边在穿钵钵鸡的串儿,一边操着一口川普聊天,聊的话题是马上要回家了。
一个中年妇女问一个小伙子:“你有什么心愿?”
小伙子答:“我到现在都想知道茅台酒是什么味道。”
另外一个女的说:“我们家老公喝过,什么味道他也讲不清楚,但是他说,好酒就是不上头,喝了不头晕。”
这些质朴的对话,被陈晓卿捡到宝一样地赞叹:
这是一些特别活灵活现的,有生命活动迹象的话。
必须要承认,我爱死了这个提法——“有生命活动迹象的话”。
这意味着,不必装得深沉,不必明明无感偏生要屏着呼吸来一串没有生命活动迹象的话,比如:
“这酒略有点涩,单宁还不够柔化。”
▼
想起了我爱的一家街边店。
大学毕业,我从北京的大西边,横穿长安街到了大东边的通州上班。
走街串巷,循着味道,终于让我找到了一家重庆人开的小馆。坐落在不起眼的北街上,门脸不大,用餐面积也就二十来平米。他家有当时通州独一份的正宗彭县锅盔、四川凉面,十块钱不到就可以果腹。
便宜!地道!是我的舌头和钱包都十分满意的一个吃饭的好地儿。
老板是个高高大大的退伍军人,做的一手好酸菜鱼。他有着四川人的聪明劲儿,在经营上舍得花心思。他喜欢音乐,居然在本来就不大的面积里生生挤出近两平米的地方做了个小小的表演台,每晚8点,请来的歌手自弹自唱,嗨爆全场。
他家生意因此出奇得好。每到晚上8、9点钟,别家餐馆过了饭点就冷冷清清,而他家总是客满,排队等位的人挤挤挨挨地候在门口,有座位的人一副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听着小曲儿的幸福模样。
他家的菜单在慢慢长大。越来越多馋人的新菜,蘸水蹄花汤、豆花鱼、凉拌折耳根......道道都是我爱的家乡味。
他家的生意也在慢慢长大。把弟弟从重庆接来,兄弟齐心经营。先是盘下了隔壁房间,店面扩大了一倍;接着哥哥又在海淀寻了一处新址多开一家小店;后来北街拆迁,又搬到了临近城铁的繁华地段。唯一不变的,是店里的陈设餐具,依然质朴着,简陋着。
他家的人口也在慢慢增多。他离了婚又结了婚,当初只有4、5岁的儿子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弟弟也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了另一半,安了家,添了一个小宝贝。
和每个异乡人一样,就像一粒种子被风吹到了城市的某个角落,孤独地扎下根来,生根发芽,努力生长,枝繁叶茂。
这二十年来,我就像一只嗅觉灵敏的小兽,无论他们搬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家人来京也好,同学好友聚会也好,我都忍不住把他们带去我固执喜欢着的这个简陋的小馆。
我早已和兄弟俩熟稔。每次去,必定是乡音来招呼我,聊聊老婆孩子说说店里生意;每次走,账单上的零头必定会抹去。
每逢为挑选吃饭的地方愁肠百结的时候,我家王先森总是会适时提醒:要不就豆花鱼庄?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陈晓卿的一句话:
它(最爱的街边小馆)就像胎记一样,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它的位置。
对于我们迷恋过的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街边店、大排档,我相信,舌头永远不会撒谎。
文 | 剧不终
图 | 图片据CC0协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