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城市凑成世界地图
“中关村”和“曼哈顿”
到底哪个才能代表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北京的那些“土味”地名,都是怎么来的?》。
作者在文章里介绍,北京的很多地名,诸如中关村、魏公村、车公庄,十里堡,这些最开始以村庄来命名的地点,经过后来许许多多的变化,成为了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聚集地。然而人们却还是以最早的名称来称呼这些地方。
这也许就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地名看起来有些“土气”的原因。不过,北京似乎镇住了这些“土名字”,没有谁想着要改变它们。
实际上,北京不仅没有抵触由这些发展初期一并携带而来的“土名字”,反而因为持续的发展,逐渐着改变着人们对于地名的直接印象。北京似乎在说:“爷,就是自信。”
与“土气”相对来说的似乎是“洋气”,那么放眼中国,有没有一些看起来很洋气,或者人们试图让它们看起来很洋气的“洋地名”呢?
在2014年到2018年间,全国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各地陆续清理了一大批不规范地名。今年六月份,海南15个“维也纳酒店”被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并列入“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引发争议。
这我们才回过神,“洋地名“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其实也并不难发现,各地一些如“欧洲阳光城”,“新加坡花园”的小区确乎是屡见不鲜。
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洋地名”。
地名整改,众所周知,在今年施行得风风火火,犹如南京七月份躁热的天气。
南京,一个新老交接的城市,也加入了这场浩浩汤汤的行动。一些“崇洋媚外”的“洋地名”也自然而然地被列为整改重点。例如威尼斯水城,贝克湾等。
威尼斯水城,
地处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
东面长江,八卦洲;
VS.
威尼斯,
意大利东北部的著名旅游与工业城市,
涵盖意大利东北部118个人工岛屿,
更有117条水道交叉纵横,
因此被冠有“水城”的美誉。
以“威尼斯水城”来命名,可能是源于对这个新兴的城市近郊住宅区的美好愿景,然而威尼斯水城的名号不仅仅是因为水道多而得来的。
威尼斯因地面下沉而被水包围因此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蜿蜒的水巷,像蜘蛛网一样的河道密布在整座城市之间。这也使得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而船则成为这座城市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造就了威尼斯人民和水相依相靠的紧密联系。
小小的“水城”二字背后,是由如此多的文化所支撑起的,而南京的威尼斯水城只是因为依江而建,就冠以“威尼斯水城”之名似乎是不太合适。
如果说“威尼斯水城”与水有关联,那么“贝克湾”的起名就显得“雄心外露”了。
贝克湾“Back Bay”是南京江宁区淳化的楼盘,
开发商在开放时就阐述了取名叫“贝克湾”的用意,
希望复刻世界著名的繁华地区:
波士顿后湾区,Back Bay,
更在海报中打出“黄金湖湾,世界资产”的字样。
VS.
波士顿的Back Bay以一排排保存完好的
维多利亚时期红砖楼而闻名,
被认为是美国保存最完好的19世纪城市设计之一。
历史上这片地区最初是不存在的,
仅仅是一片沼泽和湿地。
19世纪,波士顿为了扩大城市范围而填充海湾。
Back Bay得益于填海工程,
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社区,
渐渐形成了现在的波士顿最繁华区域。
打造“贝克湾”的产商为了讨一个好名头而把Back Bay直译成贝克湾并由此来命名这片区域,但是这个称号真的合适吗?
要探讨地名是否合适,可能先要从地名本身开始聊起。
例如我们前文说的威尼斯水城和贝克湾。威尼斯之所以称为水城的背后是有其历史及文化所支撑的,水城作为威尼斯的代名词而名扬天下,每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威尼斯参观游玩。
水城的名号惠及了威尼斯,威尼斯爱水护水,由此威尼斯和水城形成了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这种紧密的联系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分割的,不是依江而建一片住宅区就能简单达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威尼斯水城”来命名的住宅区确乎是不太合适,需要进一步整改。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位置或空间上的有关自然或人文地理的专有名称。从历史发展看,地名经历了从少数人使用到被大多数人认可接受,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的过程。
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并且经过一定的传播和筛选的过程。
这也正是有些洋地名起得让人不太舒心的原因,因为缺少了这个制约、演变和筛选的过程。可这些洋地名,又缺少是因为某种“制约”而形成的。是什么在制约呢?大概是人们对于所谓之“洋”的盲目幻想和自我沉醉,这是一种狭隘,也是误解,而住宅区开发商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选择名叫贝克湾的住宅区,愿景是好的,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交通配套欠缺、生活条件较差、工厂扎堆、梅龙湖环境堪忧,这其中的种种问题不会因为仅仅起一个洋气的名字而改变,也不应该因为这个“洋地名”而被哄抬身价,反而与这个“洋名字”的出生地形成反差,令人觉得讽刺。
不只是这一个两个的住宅区,也不是这一年两年。建于2009年的温州“曼哈顿”楼盘,改名成为“曼哈屯”才得以审核通过,无独有偶,近日热播的电影《送我上青云》中也出现了这样类似的台词:
“人均GDP25人民币的地方,李总就想在这地方建‘曼哈顿商业街’,真是个傻叉。”
听起来又是何其的讽刺。
很多假大空的洋地名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确实不无道理。从“曼哈顿”改成“曼哈屯”,整改容易,可人的心态又是否有所改变。曼哈顿是财富与繁荣的象征,追求财富与繁荣的本愿没有错,只是这种过度的追求往往又反映出了人们对自身的不自信。
“洋地名”的出现体现出了人们向往美好、繁华、富足的心愿,然而如果只是空有心愿,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倒是闹出不少笑话。
介绍了中国城市中的“洋地名”,那么外国是否出现过我们所说的“洋地名”呢?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塔兹维尔县就有一座拥有3万人口的Pekin镇。1829年,塔兹维尔县开始选址修建小镇,当时这块土地奖励给了一些军官,其中的克伦威尔少校的妻子伊丽莎白就把小镇名定为“Pekin”,那么这位夫人为什么要把小镇命名为北京呢?
在Pekin镇的报纸中《Pekin Daily News》中给出了一种解答。原来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居所可以像北京一样变成一个大都市,也有一种猜测是当时的伊丽莎白夫人认为北京与这个小镇在地球的两端,从她的家乡可以笔直地穿过北京。
不过两种说法都没有历史记载,现在也无从考证。
事实上,美国不止一个地方叫“北京”,在谷歌地图上搜索,可以找到大约10个镇的名字为“Pekin/Peking”。
美国的各个“北京”命名时间大约在十九世纪,那时的美国正处于开疆扩土阶段,也常常会用一些知名的国际城市来标记自己的家园。传教士和探险家翻越大洋带来有关东方的文明和文化,北京被称为“天体之家(Celestial City)”,译为神仙居所,或是“皇城(Imperial City)”,这也许代表了那时的美国人民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也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美国小镇被命名为“Pekin”。
哈哈,原来我们也曾被人家拿走过地名,成为人家的“洋地名”。
不过,也不一定所有的洋地名都包含了“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个原因,有的也许仅仅是一种最初的美好愿景或是地理因素,更有甚者仅仅是一种巧合。
除却文化原因之外,地理因素也是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被称作“北京”的小镇大多是北纬38-39度或者是41-42度,与中国首都北京的纬度(39.9度)相差不多,这也可能造成了伊丽莎白夫人认为她的家乡和北京在地球正相对的两端的原因。
地名整改操刀在即,有些居民表达出对这次整改的担忧。
家住在海口昌茂澳洲园小区的居民曾说过,取快递、拿外卖、打车这些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举动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自己因为住在这里太长时间了,一时间突然改名会比较不习惯。
你看,即便是放到今天饱受我们指摘的小区“洋地名”,也曾让人们忘记它的本来出处,给人一种家的感觉。正像前面所说,地名有约定俗成的一面。那些从西方拿来,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洋地名,也逐渐成为了规律的一部分。
地名整改的出发点是很积极的,长沙市地名文化专员也曾说过:“好的地名设置应讲究文化内涵,留住历史底蕴,融入地方特色,寓意美好,读起来朗朗上口。”
汪曾祺在他的散文集《草木春秋》中提到: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北京人的思想。
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特色,人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地,在这样土地上生存的人们也自然受到土地的影响。
回到熟悉的土地就等同于回到家里了,一个好的地名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也会让人觉得在这诺大的城市里还有一片土,一盏灯永远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