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2 一明心悦读
多年前互联网上3Q大战,相信多数人都曾经历过。数日内,360浏览器与QQ聊天两者水火不容,闹得不可开交,硬逼用户只能二选一。3Q大战主角之一周鸿炜所写的《颠覆者:周鸿炜自传》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经由本书我们会对半部互联网发展史有了最基本的理解。
正统教育出离者,从科学梦到互联网梦。从小有叛逆心的周鸿炜,虽然没有戴上小红花,但是凭着自己超强超级的学习力,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茅,熊表现和好成绩在他身上实现了合一。高中时,他遇到了班主任徐良老师。在那个年代,徐老师就拥有和谐教学的理念,经常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讨论时政。在他的物理课上,不但讲解普通的高中物理知识,有时候还会延展到更深的领域。受班主任的气场感染,全班都洋溢着热爱物理的气氛。周鸿祎一度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量子物理学家。除了物理,他还非常喜欢语文。他说自己在大学以前,一直是形象思维占上风。他喜欢诗歌,喜欢李煜,也喜欢戴望舒和何其芳。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发表以后,他觉得那是他读过的最好的小说,甚至因此想过成为一个作家。高考来临时,周鸿祎整个人突然陷入低迷。 全国物理竞赛失利,阴差阳错丢失全国力学竞赛的决赛机会,他仿佛已经和所有的保送机会都失之交臂。这些当时在他看来,不是普通的打击,而是对自己人生的全面否定。正不知所措时,徐良老师带来了华南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接着他又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的录取信息,人生突然柳暗花明。原来徐良老师看他资质不错,分别给几个以上大学写了推荐信。西安交大是第一个提出可以让他学计算机专业的,所以,他进入了西安交大教改班。那时,他想起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曾经看过的关于创业的一篇文章,几个年轻人从单位辞职,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专心致志做产品,然后买车、旅游,休息后又继续编程。他知道,那就是他向往的生活。
正式创业,创立“3721”,历经挑战,峰回路转。1998年,互联网在全世界掀起一场汹涌革命。那一年,除了周鸿祎,丁磊、马云都纷纷裸辞。周鸿祎带着方正的两个旧部,从中关村搬到北五环外的马连洼民居,三室一厅开始车库式创业。大家白天开发,晚上蒙头大睡,一个阿姨,每天做两顿饭。他给公司取了个诗意的名字,叫“因特国风”。资源匮乏,没有电脑,没有服务器,创业的问题太多。好在,周宁帮忙搞到了廉价设备元件,新华社因为邮件系统,答应帮忙托管服务器。他们又为网站的名字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拿不定主意,他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咱们先起一个名字再说呀。”于是,大家灵光乍现,网站名字最后叫“3721”。虽然有不少人质疑或提出建议,但周鸿祎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业方向。产品做出来后,需要推广、需要发工资,找钱迫在眉睫。奇妙机会降临,IDG风投的人找到了他们。投资人来到马连洼,周鸿祎硬着头皮介绍了产品和他们住的简陋民居,没想到考察的人高兴得连连点头,觉得他们有干劲。最后,正式见面商讨时,坐在一帮投资大佬之间,他紧张得东拉西扯。就在他觉得没戏时,对方老板发话“行了,小周,我看你讲也讲完了,你准备要多少钱呢?”他思索一番,鼓起勇气回答,200万人民币。对方诧异,够吗?他赶紧表示够,于是他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融资。
奇虎诞生,3Q大战,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关于奇虎,周鸿炜本来只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各种因缘成为了主要负责人。从2006年到2008年,用户网上行为从单纯浏览新闻、聊天,发展到了开店、购物、玩游戏,涉及到了资产安全。让上网变得安全,成为一种刚需。而周鸿祎对免费的认识很朴素,只要是人人都需要的,就应该是免费的。杀毒软件人人都需要,但是国人没有付费习惯,所以免费势在必行。不顾种种反对,2008年7月17日,360(隶属奇虎公司)宣布正式推出360杀毒软件,并且永久免费。不过,没想到市场反馈并不是很好。那一版360杀毒软件放了一个哑炮。虽然首战铩羽,免费之路却没有停。团队加班加点解决测试版存在的问题,卡、笨、重的一个个被攻克。2009年9月29日,360免费杀毒1.0版本正式推出,这一下,成了一颗原子弹。年底,360杀毒软件占据了30.8%市场份额,用户量超过1.2亿。虽然被竞争对手群起而攻之,但随着免费杀毒软件的普及,中国网民安全软件的普及率从不足10%提升到95%以上。这是免费具有的颠覆性力量。至于,3Q大战,表面上360和腾讯公司的博弈之战,本质上还是达成更大统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