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讲就是用荆芥防风的这个问题。荆芥防风单独用的比较少,如果跟这个清热药一起用,比如说银翘散,如果跟一些其他的传统的,比如说一些败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之类的方剂,它都是与柴胡剂合在一起用的,一个太阳少阳合病的。
下面讲一个银翘散。
银翘散的使用,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对于一些急性过敏性的疾病,比如说一些药疹和病毒疹,用这个银翘散效果比较好。
银翘散我也把它归到一个太阳病,或者和阳明合病这样的患者。
它的表现相对来说出汗比较少,可以有汗但是相对少的,皮肤一般来说容易潮红和疹子比较红,相对来说,容易烦躁、心烦、身上燥热,一般同时往往有口干的表现,口干的时候可以加石膏,如果还有舌苔比较厚等湿热的问题,加上杏仁、薏苡仁之类的,这样对于急性的皮肤病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治疗过,应用银翘散治疗皮肤病有这么几几例吧,效果很快,基本都是1周。
在讲银翘散的时候,我大概讲一点个人认为的这个温病的问题。
银翘散在温病里被放在卫分证里面,属于辛凉剂,是治疗卫分证的,但是从六经角度来讲的话,我个人认为它主要是太阳病,如果说出现里面芦根的问题可以说太阳阳明合病,但是本质上主要问题还是太阳病,因为它治疗的,比如说一些急性的皮肤病,往往有红肿热痛痒,这个本身是一个营卫合病,而太阳病本身就包括营卫的病在里头。
银翘散它有卫分,它有荆芥、豆豉是对卫去的,它又有双花、连翘,有清营清热的作用,所以说它是营卫同病。
为什么双花、连翘有清营的作用呢?
传统上讲主要是治疗疮疡的,比如仙方活命饮,双花在里头清热解毒,治疗疮疡、痈疽这样的阳证。在明代《外科正宗》里面,它治疗阳的这种疮疡的问题,这方子往往都是用一些祛风药如防风、白芷、荆芥,同时加一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药。
《黄帝内经》里也说,所谓痈疽往往是营气不从,逆于肉里。
皮肤外科看到这种红肿热痛的病,应该是有营分的病,或者是营卫同病,那么对于皮肤病,银翘散来讲,应该是一个营卫同病,可是我们在教科书里学的营分病是一个深层的病,卫气营血是从卫分证传到营分证来的,跟太阳病六经的讲法不一样,因为刚才我讲在表就是营卫,营是一个表证。
我认为从这个方面来讲,至少我们学的伤寒里,营分证从气分传来不是很准确,包括后来赵绍琴先生也讲过卫闭营郁的问题,卫分闭了,既然这么容易引起营分的郁郁热,所以说营卫往往是同病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温病讲的卫气营血跟传统的概念不一样,但是这个说法,起码我们看《温热论》里叶天士认为应该是一致的。
因为它里边讲,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但治法却大异。
也就是说,叶天士认为辨卫气营血讲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在同一个人体里,只不过是不同的病和它形成的不同的症状而已,它本身的概念应该是一致的概念,也是就说营卫是在表的,气血是在里的。
我们经方里这个桂枝汤治营卫不合,桂枝、白芍一个入卫,一个入营,或者说主要它是入营的,而麻黄证主要是开卫气的,它也涉及营卫的问题。
温病里面也是一样,只不过银翘散里银翘它是跟桂枝汤里桂枝的寒热不一样而已。
少阳病比如说柴胡证里也有,大小柴胡啊,最常见的还是少阳病跟太阳或阳明合病的比较多。
单纯少阳病,以前治过一个荨麻疹的患者,也是用了合方。
患者老年女性,皮肤黯黄色,浑身荨麻疹,痒得很厉害,晚上睡不着觉,烦躁口干口苦,小便颜色发黄,当时用大柴胡合茵陈蒿汤,疾病时间不长,大概两三个月的病史。
最常见的少阳病,往往是跟太阳病合病的。最常用的是黄煌老师的一个方子,叫荆防柴归汤,也就是说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柴归汤)加上荆芥、防风。
从六经的角度讲是治疗太阳和少阳不开,同时合并有太阴的问题。
患者这个病是不是神经性皮炎我看不太准。当时她没有正正式确诊过,一个糖尿病的患者,表现的周身都有,但主要表现在下肢,左侧的脚踝部,当时痒得非常重,用她的话讲,吃不了饭,睡不着觉,非常痛苦。其他的还有头晕、胸闷、口干,舌苔看着比较腻,周身乏力。
她的舌质稍微黯一点。原来以前有过脚凉的问题,后来不知道用什么药,脚凉当时看病的时候不明显了,脉象双关部比较弦,但总体寸尺都是相对比较虚,整体脉的力度是相对弱一些。
这个患者当时就给她用的荆防柴归汤,我当时觉得还有几个加味,好像加了石膏、公英和地丁,可能是她当时嗓子疼。
用药1周痒基本消除了,疗效非常快,看她的皮疹还是很明显,但是就是痒的感觉消失得非常快。三诊时,脚踝部的皮疹基本上比较干燥了,而且基本上跟皮肤比较接近,已经很轻了,痒的感觉也没有反复。后来她治疗3次以后不痒了,就没有再用药。
用这个荆防柴归汤解决很多问题,皮肤病也治疗了不少,还有前段时间治疗突发的一个玫瑰糠疹的患者。
荆防柴归汤治疗皮肤过敏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效果都很好,只要辨证准确了。
他有这个荆防的少阳病柴胡证。
比如说在荆防柴归汤里,这个荆防的证,它不同于麻黄和桂枝,比如说荆防证,可能是出汗比较少的,但他的皮肤不会像麻黄证那么干燥,而且相对讲这个人的体质相对弱一些,不像桂枝怕风的那么明显,而且往往和阳明合病的时候,这个人有这种口舌干燥、皮肤相对红的表现,那么柴胡证一个是患者看起来有一种郁的表现,不管他的眼神还是肤色有郁的表表现,脉象上有一种主观的一种弦的表现,就考虑是柴胡证。
当归芍药散,因为血虚水盛嘛,他的表现有一种面色偏黄少血色,有一种水盛的表现,比如说他面部,眼袋比较大,或者下巴整体来说一种下垂的状态。
或者他舌苔整体来说比较腻,因为这个荆防柴归汤往往会加石膏,它相当于三阳合病,再加上太阴的问题,三阳合病相当于三阳三道门开关都有问题,所以说里面的热邪湿邪都透不出来,所以说这个病往往都是一种慢性疾病,反反复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