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1年初,武则天改了她在位期间的第十二个年号——“大足”,原因是有“神迹”出现。尽管按她换年号换上瘾的做法,基本上一两年就要换一个年号,但这个来得有点搞笑的、仅存在不到一年的年号多少显得跟往常有些不一样。
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其他特别大的事件,而诗坛上的两位巨星却诞生了:李白和王维。很神奇,王维和李白的生命轨迹几乎是重合的,王维逝世于761年,一年后,李白也去世。
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是大不相同:
15岁,王维单枪匹马上京城闯荡,李白在老家学习;
19岁,王维高中解元,李白在老家学习;
21岁,王维登第开始走上波澜起伏的仕途,李白还在老家学习……
但不管轨迹如何不同,两人最终达成的成就是一样的:仕途艰险坎坷,诗文大放异彩。
撇下盛唐两大巨星的交集不谈,今天文章的主角是王维,讲他写玄宗皇帝的一篇“命题作文”,却一不小心写成了这类诗的典范。
唐玄宗:面对面建夸夸群 在线求夸
这是公元735年的春天,此时王维的官位是右拾遗,岗位职责是给皇帝查漏补缺。
这一天,王维和大臣们跟着皇帝一起从蓬莱阁(即大明宫)向兴庆阁走,走着走着,突然下起雨来。大部队被滞留在阁道中。
被雨打断了游览,玄宗皇帝也没生气,毕竟抬眼望去都是大好的江山,一下子按捺不住澎湃的诗情,作诗一首,名字就叫《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
偏偏皇帝自己写了还不尽兴,马上面对面建了个“夸夸群”,在线求夸:全体都有了,赶紧的,都来一首。
怎么办怎么办,啥都不怕,就怕皇帝有文化!大臣们开始在线抠脑壳凑字数。
但才艺双绝的王维,显然是没在怕的。
题目没得发挥,把格式加上就已经足足23个字,再长就不符合传播规律了。
所以这首诗,最不好读的反而是题目:《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奉和圣制”是第一部分,意为奉命和皇帝写的诗;“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这第二部分是皇帝自己的诗题,交代了他写诗的背景;第三部分“应制”,就是应制诗。
王维:嗯 必须夸出水平 夸出特色
王维略作思考,开始下笔。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众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长安城的东北边,向西望去,是曲折的渭水萦绕着秦塞,是巍峨的黄山斜倚着汉宫。诗人这一看差点把自己吓一跳,看到的不是眼前与历史的交汇,渭水黄山,秦宫汉阙,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一般在应制诗里,诗人会用一些帝王专属的排他性的意象,王维也意思了一下,第二联中“銮舆”便是帝王专用。诗题为“春望”,第一联是远望,而这一联重在“回看”。回头望去,柳绿花红,在雨中更显明艳。
第三联写得最为精彩:烟雨蒙蒙中,宫城内,皇城宫门的凤阙仿佛即将展翅欲飞,气势磅礴;宫城外,在雨水的滋润下,春树郁郁葱葱,绕着万户人家,一派生机。
王维前三联没有正面歌功颂德,而用三联对仗写出雨中长安城的雄阔壮丽、生机勃发。可为什么江山能够呈现出如此盛景?皇上大人搬起小板凳喜滋滋地对号入座。
最后一联,诗人明着点题:皇帝这番出来不是来玩的,而是顺应时令,出来考察。
玄宗皇帝再次喜滋滋地按上了一个拇指。
夸夸诗好在哪儿?夸得好,还保持了艺术水准
如果要问古时候的文人们,最难写的诗是什么,应制诗大概要算上一种,用“带着镣铐跳舞”来形容非常贴切。很多人写应制诗,在歌功颂德之时,很容易丢弃自我风格,沦为溜须拍马之作。
而王维这首诗之所以能成应制诗典范,是因为他既把皇上夸得开心,又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水准。这波御前献技,皇帝为之转身。
作为一个诗画双绝的人物,王维的诗历来被称为是“诗中有画”,在这首诗里,同样如此。通过极妙的构图,“远望”“回看”“近看”,将长安城的图景徐徐铺展在我们眼前,有穿越历史的风烟,有现实里的壮阔景象,构图巧妙,色彩明丽,景致大气不落俗套。
所以这首诗其实是特别好背的,因为它有逻辑,也有画面及音韵的美感。
当然,这首诗不能代表王维作诗的最高水平,毕竟他再自我,还是要以“夸”为前提。王维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那些寄情于山水的诗歌。他半官半隐,向往着自然山水,却也始终放不下政治,纠结了一生,努力了一生,给世人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