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这段路,很漫长,漫长到,第一次突然看见了满头白发的父亲,漫长到第一次看见步伐蹒跚的父亲,漫长到,第一次看见,一直沉默的父亲对自己如山一般的父爱和恩情...... 许多年后,茶树长大了,他却老了…
【中国茶-被忽略的部分】
如今,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有饮茶的习惯,我们知道很多茗茶的名称,知道追求明前新茶等等却鲜少有人了解过,我们随手几秒撒入杯中的几颗茶叶,是怎样走进我们杯中的。
今天通过一位老茶农,带大家将视线走进,我们大多数人曾经不曾关注的那些事。。。
【主人公-方叔】
很多人知道【歙县】都因为黄山毛峰,这里有许多茶农,数代以茶为生。
主人公方叔,今年已经66岁,从小与这山林作伴,与茶树相伴,成年后也跟随祖辈一起守护着山林里的茶树,这一“守”便是几十年。这片山林和茶树也养育了一家大小。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山林被开发。尤其是一些名茶产地,更是从人迹罕至的山林和村落,开发为生态旅游一体化。
在方叔生长的这片土地上,除了大家熟知,被广泛种植的黄山毛峰外,还有一类山林,被我们叫做“荒野”,一路荆棘,毒蛇出没,各种多样性的动植物种类,因此基本没有人出入。而偏偏在这样的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树种,这段故事便与这片荒野有关。
【世间“灵草”皆出于人迹罕至之处】
就像武侠小说中,那些真正的灵草往往生长于人迹罕至的谜处,为何叫“灵草”,因为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从自然中汲取的能量和营养也就完全不同。
加上高海拔的特点和山场小气候,常年的云雾缭绕也是茶树最喜爱的生长环境。
远离了工业社会带来的污染,以及没有人工除草剂和农药,在这片荒野,连土壤都是香甜的。不禁感慨,我们在城市中的人们,生与这片土壤,却有多少人知道养育我们这片土壤本来应有的味道呢?
【N年时光,茶树长大了,他却老了】
春苗姐,是方叔的女儿,从小父亲在她心目中,始终是个不苟言笑,言语不多的冷漠样子。这样的一位父亲,让春苗姐误解了几十年。
直到2019年的某一天,也是从小习茶的春苗姐跟着方叔第一次走进这一片’荒野“
这是一片本无路可走的荒野,这是一片满路荆棘的荒野,这是一片毒蛇满地的荒野。
通往这篇荒野的目的地,方叔一个人,满头白发66岁的他,带着蹒跚的步伐,一个人走在最前面,拿着一把砍柴的刀,不停对身后的方苗姐说,离我远一点,跟在后面,再远一点。
因为前面没有路,要去劈出一条路,又因为担心随时可能出现的毒蛇,伤害自己的女儿,所以方叔一路一个人走在最前面,只为保护身后的女儿。
春苗姐说,这段路,很漫长,漫长到,第一次突然看见了满头白发的父亲,漫长到第一次看见步伐蹒跚的父亲,漫长到,第一次看见,一直沉默的父亲对自己如山一般的父爱和恩情,
在过去无数的日夜里,父亲就是这样沉默着,却一个人默默的为家庭“劈“开一条条路,就像那一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也行,前方有不可预估的危险,可是,父亲选择了一个人去面对。
谁能知道,这一条荒野之路,父亲在这一生,为了家人,一个人默默的走了多少次。就如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哪有什么现世安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默默无闻的传承者-数千万的茶农】
几十年来,方叔都在遵循传承,守护荒野里的那片茶树。只为传承这数代茶农的制茶工艺。
中国茶数千年的种植和制茶工艺,我们只看见很多文化名人,却鲜少有人看见,在山林间,世代传承,守着茶树,从自己出生到衰老,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身影在守护中国的茶文化传承。
在茶山的日子,见证了茶农的一天,每天凌晨就要上山采摘鲜叶,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就只能采摘1-2斤鲜叶,如果是荒野茶山,那就更少了,因为可能上山下山就要数个小时。
采摘后的鲜叶有的茶农,会拿去鲜叶交易市场,有的会自己家族制作。在鲜叶交易市场,你会看见,很多都是满头白发的老人。
从小时候到成年之后养育自己的子女,到如今满头白发,他们都在这山林间,守护着茶树,一年年,春夏秋冬。
前一天采摘的鲜叶,摊凉结束后,基本第二天凌晨3,4点又要起床开始制茶。
如果是传统全手工制茶工艺的做法,还要用双手在温度300度的铁锅里炒青,一个熟练的制茶师傅,一天也就最多制出2斤多全手工茶。
也许,这就是 “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科技是无法取代的“
倘若没有千千万万,守护茶树的茶农,没有他们坚守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又哪来现在一杯杯的杯中茶?
【荒野白茶-恩中如山】
带着对父爱如山的感恩之心,便制出了这一款有灵魂的荒野白茶【恩重如山】
荒野白茶,因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周边的植被种类丰富,茶树吸取了周边丰富的植被能量,散发着花香,果香,蜜香,还带着一阵清凉的滋味,
如同春苗姐后来描述,那一刻第一次看见父亲的白发和蹒跚步伐,心里的各种滋味升起,
一款好茶也是如此,一定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甘甜且持久的。
第一口喝到‘【恩中如山】满口香气扩散,并且久久停留在口腔内。
深深闻一下杯中香,会发现香气直接冲上头上的顶轮,非常通透,实属难得。
一般的白茶可能更多是入口一瞬间的香气,但是很快就没有了。
我们尝试跑到第9-10泡依然能喝到其中的香气和滋味。一般白茶可能咋子3-4泡后就会香气滋味快速下降。
这些还是跟茶叶本身生长环境的营养有关。荒野生长环境,内涵物质非常丰富。
外加需要足够的萎凋时间,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茶的品质。
方叔,一直坚持传统工艺,制茶。
在他看来,每一步骤的时间和温度,湿度都要有标准,因为茶叶本身就是富有生命力的植物。
制茶的过程,便于是与茶交流的过程。
品茶的那一天,我们在场的几位茶友久久不肯离场,我想这就是一款真正有灵魂的茶吧。
因为荒野白茶原料的稀缺,所以没有办法大批量制作。这是唯一可惜的地方。
【茶-依然在传承】
在春苗姐家喝茶时,见到了小茶宝,茶宝今年6岁了。因为年龄还小,没有人教过小茶宝如何泡茶,饮茶。
但是,当小茶宝自己拿起茶壶时,认真的对我们说,我来泡茶给你们喝时,我们都惊呆了。
因为家族环境的影响,小茶宝从小与茶一起成长。
喝到一口茶,他的感受是好甜。喝到茶的味道,他的感受是好香。
小小的手掌拿不起盖碗,为了给客人泡一杯茶,自己动着小脑袋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用自己小小的手掌,拿起了大大的盖碗。
这个拿起的动作,在那一刻,我们看见的是,茶,在下一代身上的传承。
感恩方叔这样千千万万的父亲,用沉默的方式,从年前到壮年到如今白发满头,依然在保护着我们成长,努力成为我们的依靠,我们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家风传承。
感恩千千万万守在山林间的茶农,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茶树
许多年后,茶树长大了,他们却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