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正好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确实感觉受益良多的,是《关键对话》的升级版。
《非暴力沟通》的关键:1、观察事实,区分出观察和评论。2、体会和表达感受。3、我的感受来自于我的需求,清楚自己的需求。
1、观察事实,区分观察和评论。
在与他人的日常沟通交流中,只陈述可观事实,不评判对与错。
我负责一个漫画项目,4月初,开了部门第一季度总结会,有些同事的工作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作为负责人很心急。能直白的批评怕打击同事的积极性。又不得不指问题,进行必要沟通,调动其积极性,为下一季度目标奋斗。
如果直接说小张你状态不好或你一说话就得罪人,就是一种对工作情况的评论。应该可观的说事实:小张,我看了下考勤记录,上周你迟到了三次。上次例会上,你说小李是猪。尽量引用小张的原话,陈述客观事实,这样讲话时对方更易接受你的建议或意见。
事实是最不引起人反感的。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定义成什么样的人,多一些同理心的倾听,沟通起来会更顺畅。
2、体会和表达感受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的被忽略了很多感受,这主要来源于父母崇尚孩子隐藏情绪,不要表现的那么脆弱。比如小孩摔倒了哭泣,一般的父母会呵斥说:男孩子摔倒了,有什么好哭的,这没什么?……这类的话。
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在忽略自己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可能就越来越隐藏自己的真是感受,不去注重表达,希望对方能通过自己的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意图。
责怪自己,责怪他人。就是一种暴力沟通。
我需要什么,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这就是一种非暴力沟通。
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心、愉悦、愤怒、伤心、喜欢、不喜欢、爱或不爱……
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我的感受来自于我的需求,清楚自己的需求。
一个人之所以生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首先清楚自己的需求,再把很多的“不得不”改为“我选择”。
二战时期,希特勒下令屠杀犹太人。那些德国士兵枪杀犹太人的那一刻说:我没办法,上面下命令,我不得不开枪。而那些被枪杀的犹太人中,有个老奶奶抚摸着刽子手的脸说:我选择原谅你,我知道你现在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多么让人震惊的慈悲~~这种情况下,被枪杀的前夕,老奶奶竟然说“我选择原谅你”。
对于那些士兵来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必须开枪。但他们可以选择把手抬高一两公分,不至于把对方打死。可这些士兵却放弃了选择。
生活中的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清楚自己的需求。认真想想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否可以改为“我选择”。比如:每天早上,我不得不去上班。换成“我选择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五一、十一小长假,我不得不回家看父母,不能出去旅游。换成“我选择更多的陪伴父母,让他们感受儿女在身边的幸福感”……
小伙伴们,我们都来一起践行《非暴力沟通》,改变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