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完成「标准化流程图」之后,接着就可以开始进行「标准化逻辑图」的制作了。
一般而言,「标准化流程图」的数据较多、较为详细,一般学生有时候比较难以抓住其中的重点,为了方便教学以及学生记忆起见,于是便用「标准化逻辑图」来将它简化,并以动画的方式,按照其前后出现的逻辑顺序呈现,可以减少理解上的困难并加快记忆的速度。
「标准化逻辑图」一般以ppt来制作即可,其中尤其以2016版来制作最佳,因为2016版不管在连结、标齐、对正、均分等作图上的功能均有着专业流程图制作软件visio的优异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迅速。2013版功能就差一些,2013版面编排起来就很不方便,而且会比较难看,这是在版本的使用上所要注意的。
如果逻辑图比较复杂,那么就可以选用visio来制作,这个软件是制作流程图的专业软件,功能非常的强大。唯一的缺点是visio制作出来的是图档,难以用动画的形式出现,这是visio不如ppt的地方。
「标准化逻辑图」制作上的重点如下:
一、先绘草图:
先在纸上绘制草图,再根据草图的结构绘制到投影片上面,可以减少更改的时间,加快制作的速度。
二、方块箭头和圆圈:
一般不是太复杂的流程图,就以「方块箭头和圆圈」来制作即可。头尾用圆形或椭圆形,中间流程用长方形来处理。
三、颜色管理:
没有必要的话不用颜色,使用颜色之处,一定是有助于识别、归类并方便记忆。不必为了美观而将版面弄得花花绿绿,如此一来,反而造成混乱或混淆,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反效果。
如果使用颜色的话,也尽量以淡色为主,一方面避免打印的时候浪费油墨,同时太深的颜色会给读者沉重的感觉,不利于长时间观看阅读。
四、老师记得住:
制作出来的流程图,老师要能够很轻易的记住,那么就表示这个流程图的思路够清晰、简单。反过来说,如果制作出来的流程图连老师自己记忆都有困难,那么就表示思路还不清晰、内容还不够簡化。那么就应该重新思考、重新制作。这个关键点同是也是在呼应「工作教导五阶段」的第三阶段「传授工作」的第四个步骤里面所谈到的「不要超过他的理解力」。唯有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流程图,才不会超过学生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