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
我们经常听到:“穷秀才”、“酸秀才”、“大状元”、“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种古代科举考试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水平,相当于什么文凭?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源于隋朝、汉朝、明朝、唐朝等朝代,大家比较公认的是源于隋炀帝时期的隋朝科举。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有着完整的体系,主要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级,通过前四级考试后获得的称谓为:童生、秀才、举人、贡生,通过殿试考试后,有三榜,也叫三甲。一甲有三人,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有若干人(40-50人),叫赐进士出生;三甲若干人(100-300),叫赐同进士出生。
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考试呢?童试是乡一级考试,院试是县一级考试,乡试是省一级考试,会试和殿试是封建王朝统治中心举行的考试。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捋一捋前面说的“秀才”、“状元”是什么相当于现在级别的文凭。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秀才相当于初中毕业,举人相当于高中毕业,状元相当于大学毕业,进士相当于硕士毕业,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985、211、一本的研究生。
范进中举就是现在的一个高中毕业,那个时候有条件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能够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