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飞》——《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书笔记一

原文:

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它说的什么,真正弄清楚了,它说的有理,你才可以赞同;它说的有趣,你才可以欣赏;它说的无理,你才可以批驳;他说的无味,你才可以厌弃。

感悟:

读一篇文章,也是学语文的一个例子。搞清楚它所蕴含的内容以及情感。有些文章并不一定是文从字顺,符合逻辑的。例如学生的作文。经常是一塌糊涂。上星期我随手拿了一个学生的大作文来看——简直看不下去,我“啪”地一下无意识地厌恶地把它扔到桌子上。我觉得我被他们的作文雷住了,怎么能有写得那么难看的作文呢!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厌弃”了!我想学生大概自己都搞不清楚他在写什么吧,看这样的作文,老师真是太受折磨了。我想未来的时光就是要把他们抓来学写作,把他们变成我喜欢的样子,写出我喜欢的文字,这样才不至于太受折磨。要让他们写的有理有趣,慢慢远离无理无味。

原文:

真正弄清楚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第一,自然要理解词句。其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不那样说,那是不在文章里说明的,可是读者必须问个明白,明白了,才可以摸清作者思想的途径,便民作者发言,图语的格调,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单从此句的字面去理解,它还嫌不够,必须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心思的经验,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换句话说,理解了此句所表明的意思还嫌不够,要进一步理解它为什么这么表明,含蓄,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要把它体会出来。

感悟:

这就是群主所经常强调的文本解读了。有时候一篇文章表面的字我们都看得懂,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它的言外之意,我们是不是能搞得清楚呢?

就需要我们根据文本中的文字,进行情感的解读,所谓的披文入情。

可以在文本可疑之处找到解读的钥匙;可以在标点符号中找到解读的途径;可以在关键词那里,找到作者深藏的感情……有了这些方法,解读文本的任务也不算很难完成。况且解读出话里含蓄的意思和情绪,都特别有成就感。

好像在这篇文章里面。叶圣陶解读朱自清先生的《飞》。解读的特别的细致与深入,把朱自清先生内心的想法淋漓尽致的披露出来。

而且还能引经据典,“不亦快哉”,把西厢记评点的词句也抓了出来。

“水,水,水。”——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一是三个水,可以形容一片汪洋。二是反复突出了强调的作用。

……真的是字字句句都把他内心所蕴藏的感情都挖掘了出来。实在敬佩叶圣陶先生的细致与耐心,为了教给我们一种读书的方法,竟是这样的不耐其烦,这一点真是让人感动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基本原则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陕西 宝鸡721004) ...
    曹公奇本真语文阅读 6,792评论 1 33
  • 从读书走向研究 ——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对话 曹公奇 ...
    曹公奇本真语文阅读 2,052评论 2 14
  • 今年第三年主持公司的年会,同样的场地带来亲切的熟悉感,然而物是人非,很多以前的同事都已经离职另谋发展了。就拿主持人...
    小成的天空阅读 666评论 0 49
  • 兵的责任在肩膀上 姑娘的等待在心上 你为祖国费心尽力 我为你一心一意 你愿为祖国燃尽青春 我愿为你倾尽年华 只为一...
    xx_Wen阅读 33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