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
记得你走时给我留的大西瓜。
虽然我没露面。
前几天回复后台留言,看到这三句话是连一起、分三次留言,很难不惹人眼球。
毕业实习到正式上岗,在长期高压工作的吞噬与作息不规律的助攻下,原先由久坐引起的肠胃蠕动缓慢到后来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连喝口水都能强烈感受到由胃部发射而上的灼热感,医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为“烧心”(我也是后来在翻阅相关医学资料的时候得知的这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寻医求良方。
好在问题不大,遵从医嘱,向刚落定的新单位申请了休假,入院调养。
始终相信世间万物遵循的因果报应,就好像1年前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眼望饕餮盛宴的大社会,耗尽了身心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而现在不得不抓紧曾被暌违的皮囊来救赎那些时光里所犯下的业障。
从学生妹到上班族,我用了3天,转行,我用了2天,停歇修整时间被我如海绵般不断压挤,逼迫自己做的愈多愈好,似乎稍有暂停就恶贯满盈。不知从何时起,对待事情会思前想后,面对未来会假定N种方案,对新人的自己会百般苛责,圆周率就这么开始了它的无限不循环,过着焦虑难安又不折服低头的生活。
反到在医院的几天,停下,修复满目苍夷破旧的皮囊,静思历往,愈想愈是通透起来。
看管我的裘护士,是个大眼短发利落姑娘,给我办理入院手续时如老中医给人号脉般望闻问切,生怕遗漏了去,娴熟的动作,恰到好处的微笑,落落大方的举止,一切妥帖后便在我右手“咔”扣上了粉色手腕带标识。
病房是六人间,好在人不多,偌大房间就我和对床两病号,打了礼貌性招呼后安单入住。因为不是什么大毛病,也就没有和周边的亲戚朋友打照面,省的他们特地抽空费钱来探望,也免了次人情。母亲要照顾家里的局面,父亲的工地常年没有休假,好在正值暑假,小老爷休息在家。于是就有了白天小老爷背着书包拿着ipad来陪伴,闲聊、看剧、读书来打发时间,晚上是我姨下了班后拿着母亲准备的晚餐来和小老爷交接班并陪床,正常人的我就这样被当做头号保护对象,手脚不着地的过了一周。
生平第一次留院过夜,百无聊赖之计收到了裘护士的微信,一上来便毫不客套的和我说起注意事项,并询问一天下来的身体状况。常听人说:在医院待着,没病的也要被憋出病来。此刻切身体会,过着有家不能回、手机上有工作不能干的度秒如年的日子,恨不得马上出院,她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抚到:合理饮食加上药物作用情况好的话一般3-4天左右就能出院,工作再忙,身体重要,有哪里不舒服随时按床头的呼叫按钮,我在的时候尽管跟我说。我看了下手机屏幕消息栏的时间20点17分,下班在家的她此刻还惦念着正躺医院的这么些个病号,着实感动。
做一行爱一行大概说的就是她这类物种吧。
那晚我睡得异常安稳。
裘护士很忙,除了我之外她还要看管其他病房的病号,一天下来能和她好好说上会儿话的机会也如同抽奖。每到晚上她下班忙完后她都会例行询问一天中的状况,并叮嘱建议,适当安抚,嘱咐的很是贴心到位。
中秋时火爆杭城朋友圈一医生妻子的文章,所述:原本难得在家陪伴家人过节的丈夫在准备晚上家庭聚餐食材时接到医院求救电话立马驾车驶往医院,坚守手术台的一则记事。文末,我想到了裘护士,泪水打湿睫毛红了眼眶。身边就有许多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者,手持人命攸关之利刃,把握照看病患之重责,从宣誓南丁格尔誓言起便同患者站在抵抗病魔、斗争病毒的第一战线,未曾有丝毫懈怠之恻隐。
我看你白天在吃荔枝,那东西易上火,你现在这个状态不适合吃。
你对床那位在问吃什么水果好,我和他说吃香蕉,润肠还补铁,你也同样适合。
离出院快了,你再熬熬。
她走路不仅带风,还夹回音,这些话都是她在奔走与各床病号间给我撂下的,听到声音抬头时人已经走远。
出院时刚好午饭时间,走到护士台想向她好好道别感谢一番,不巧她下了食堂,于是将随行的西瓜托她同事转交并表谢意。
初次见她时第六感就预警此人很是熟悉,由于当时的慌张也没好意思直白开口冒昧询问,无意间在逛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我俩有不下5个共同好友,原来我们同校同届还同岁,高中三年无数次在校园里擦肩却不曾留意到那张注定要相遇的面孔,惊喜之余想赶忙告知,后觉她的忙碌,便在微信上留了言。
后来我们聊得就愈发深入,聊经历、聊未来另一半、聊最近在读的书,很多很多。她隔段时间就会在微信上询问我近期身体状况,是否有不适感,而我却总是忙于日常琐事而延后回复,而双方都愈发相通、体谅。
再后来我开了公号,干起了晚上码文,夜里和读者扯皮的勾当,文章一发布她便成了关注的第一人,时不时在后台给我留言心情故事,时不时引用我在公号的图片文字和我互道晚安。
至今仍在感念周遭的一切,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就好像她一直惦念着我的西瓜。
耐不住今后岁月的更迭抹光了曾在记忆中泛起的褶皱涟漪,熬夜好几晚在台灯下键盘上敲下了这篇文字。
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你不难么孤单,甚至温暖起来。
菇娘,遇见你很高兴!
听见等你的声音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