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段时间,参加了孩子英语学习期中公开课的汇报展示,看到孩子大胆的做自我介绍,完整的唱完儿歌并且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少许羞涩,但是和启蒙之初的样子已经判若两人,做妈妈的也感觉到欣慰。
本文无意渲染关于少儿英语学习的军备竞赛和焦虑感,仅记录启蒙、学习的一些通用心得和欢乐时光,主要适用于学龄前或低年级孩子,供大家参考。
我孩子四岁半了,从一开始的家庭英语启蒙,到现在英语学习逐渐走向规律,大概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孩子从最初的完全坐不住、哭闹、拒绝英语,到目前的对英语不排斥、有兴趣、学过的章节和短句可以流利背诵,每天都主动打卡、录视频交英语作业,日常也乐意听英语绘本故事或者动画片,个人觉得还是有挺大的一些变化,下面就记录一下一年来的尝试和工作。
1.了解信息,选择学习方式
1)对整体资源及学习路线做了解
初始启蒙,我先听了2场关于幼儿英语启蒙的live讲座,以及购买了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这个大概是我的工作习惯,我在事情的初始,会对大概的学习路线和全景图做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便于不在细节里迷失。
如果你对于幼儿启蒙的基本方法,都需要什么资源,什么叫做可理解的输入,多大开始自然拼读,怎样选择分级读物等等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可以读读这本书。
对于我孩子的年龄阶段和基础来说 ,累积听力词汇量以及保护兴趣,是比较重要的课题,至于开口输出、自然拼读,都是是听力词汇量达到一定积累以后再去考虑的问题,就暂时不需要纳入我的视野。
在亲子英语启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法大概包括:儿歌、绘本、动画片、亲子游戏及英语对话、分级读物,而培养方式大概有:家庭启蒙,线上机构英语课、线下机构英语课、外教幼儿园等等几种。
几类培养方式及优缺点
2)结合自身及家庭情况做选择
一般来讲,亲子家庭启蒙,就是自备英语资源,包括游戏卡、绘本、动画片,由家长和孩子一起用英语环境的各类游戏、对话等,来进行英语学习,
它的优点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比较友好,使用游戏的方式容易被孩子接受,并且由于家长对孩子特性比较熟悉,能抓住他的兴奋点,也能匹配好合适的学习难度。
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就是对家长自身的英语水平,以及下班以后的时间、精力有一定的要求。(同志们上班要保存点体力啊:P)
我们家孩子属于那种“坐不住”娃,加上我本人英语还可以,所以按他的特点,我最早采取了亲子启蒙,
我和孩子玩过的英语游戏包括:
红灯路灯停(孩子在我身后,根据RED/GREEN/YELLOW的指令来行走),
拍苍蝇游戏(手持苍蝇拍,将大小不同的动物英语卡片,摆在桌子上,说出动物名后看谁先拍到它),
其他还有各类比如左转右转、猴子跳、刷牙比赛、偷曲奇游戏等等。
下面是一些我那时候打印过的纸片和小教具,还有那时候记录的学习小记录。
我娃属于比较疯、比较闹腾的类型,早期的时候,他对于安静的唱儿歌、坐着看书比较不感冒,而每次玩这些游戏的时候,都特别人来疯,说得夸张点,每次笑声都能冲破楼道窗户,我也陪着一起嘻嘻哈哈。
那时候录的小视频我还时不时翻出来看看,玩得很high笑得很疯,真的很减压很治愈。而且多玩几次后,像颜色、左右、小动物这些词语就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玩的过程,也是非常开心惬意的亲子时间。
我感觉,特别在启蒙初期,作为家长少关注结果,多去享受玩耍和欢乐的过程,重在积累,反而时间会给你回报。
2. 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牵着蜗牛你就慢慢走,要是牵着小马驹,你也可以快快跑啊。”
我的理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去符合孩子个人的特质、节奏、实际情况,在我个人的经验里,孩子在年龄比较小,启蒙的阶段,努力保护兴趣,比较重要。
以我的孩子为例,他比较好动、活泼,那我在考虑学习方式的时候,就需要符合他的特质,我以家庭启蒙作为初始,因为我比较熟悉和了解他,
比如学习方式:在一开始,他并不适应太安静整齐的课堂,更喜欢和熟悉的妈妈一起玩;
比如习惯和兴趣:他不太喜欢电子书,他喜欢有实体书并且由我讲故事,他不喜欢简单模仿对白,而喜欢有亲子游戏而且互动的花样多一点,
那么他喜欢的方式我就多做一点,他不喜欢的方式我就少一点;
比如基础和难度:他对于长句子和太多的新词汇听不懂、没兴趣,我就降低书本难度、游戏难度,改成一个单词、两个单词,一个短句,改编以达到他能理解、能参与的程度。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去观察和了解他,适当的调整以匹配他,作一些“画外之音”的工作,专注在这个过程里,而不追求短期结果。
他不需要了解这些,他只需要感觉到比较好玩、有趣、快乐就可以。
3.调整合适期望值,静待花开
开始学的时候心态都很好,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外部干扰:
半年前,我们转到了一家线下英语机构,这家授课方式多元,互动性强,符合我孩子的个性,所以我选择了。去了以后,果然每节课都很爱上,一切很好。
但是,有了班级就有了比较:一开始口语表达,我孩子属于班里七八个孩子里,程度几乎倒数的,下课了也不太愿意录视频作业。
那个时候我的妈妈(没错就是万事都要操心的外婆),就非常着急,经常数落我,对孩子学习太不上心了,都不严格要求,都不给孩子压力,现在就落后了,怎么得了云云……
我虽然也希望孩子表现更好,但是我仍然觉得并不着急:
我知道英语学习的早期规律,听力输入大于输出,孩子都有静默期;
我也掌握到我孩子的状态,他开心并乐于去上每一次课,没有逆反没有厌烦,正在按自己的节奏吸收,我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那段时间我基本什么都没有做,就是正常陪着,读读故事,玩一玩。
大概一个多月前,不知道是语言爆发期还是什么,某天开始,我孩子突然跟我说:妈妈我要交作业,我要打卡!
而且一读就要读一本,就是整本教材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挡都档不住。交一次作业本来是5分钟,我娃猛然间一读要读半个多小时不止,有几次兴奋的读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必须我陪着录视频。
我的某天打卡视频
我心里想着,你倒是给我留点休息时间啊。>_<好几次我都说,太晚了不读了睡觉了,每次他都要生气,所以现在我自己的晚间作息也有一些调整,以配合他的学习热情。
朋友说,有这变化,你不可能什么都没做,你肯定还是做了点什么:
我细细回想一下,如果一定要说做了什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带着轻松愉悦的“玩”的心态,始终以孩子为骄傲,不断的去看见他的点滴进步,给他正面的鼓励吧:
他课堂得了积分卡,我说可真厉害啊;
他交作业得了老师表扬,我说mia老师今天夸你了呀;
他在班级获得了五颗星,我说wow你做到了,give me five!!
他读出了第一个长句子,不管多么蹩脚、多么比不上同班同学,我在教室最后一排坐着,比出大拇指再给出大大的拥抱:Proud of you!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都有向上的愿望,细水长流,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值得被看见。
04尾声
写到这里,本篇文章也已经接近尾声,其实,在我的理解里面,学龄前孩子的一些学习或者说启蒙,更多的像一种变更了形式的“游戏”,它其实不应该,也不需要占据家长太多的精力。
作为陪伴孩子的父母,这并不是说,完全撒手或不上心,而是不以短期成果为目标,不在这其中纠结、消耗过多的情绪和精力。
不论是英语里的听力输入,或者数学里的数感,或其他学科里的什么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了解基本规律,把握孩子的基本状态,营造支持性的环境,点燃并保护兴趣,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能规范和培养一些习惯,已经是很大很大的成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和节奏,教育孩子“成为人”的过程里,学科启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版块。
如果能够掌握学习路线,尊重孩子个性和学科规律,点滴积累都会有所获益。愿你和孩子,玩开心,学尽兴。
附上更详细一点的英语资源小tips,有兴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