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底层逻辑》
作者:刘润·著
出版机构: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作者简介:
润米咨询创始人,软件前战略合作总监,《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曾任腾讯、百度、海尔、恒基地产、中远国际、晨兴资本、康宝莱等多家企业的战略顾问,香港上市公司恒富控股独立董事,互联网转型专家。
著有畅销书“每个人的商学院”系列、“5分钟商学院”系列、《新零售》《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互联网+;小米案例》《趋势红利》《商业洞察力》《商业简史》等
内容简介: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在本书中,中国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序言:
什么是”底层逻辑”
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有生命力的。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①法学家的对错观②经济学家的读错观③商人的对错观
①法学家@评论家:谁证据确凿谁的错
②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谁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
③商人@真实人生:谁损失大谁的错
2、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如果自己有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3、人性、道德和法律:
“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人们在保证下限的基础上,努力地追求上限的目标。
人性:个体追求生存&繁衍
道德:约束个体的人性达成群体的繁荣
法律: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
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
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4、人性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
博弈:共赢和感激,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定力:一切围绕长期价值开展
选择:知道有的选,有勇气放弃
博弈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怎么博弈:一要靠心态,二要靠策略
什么心态:共赢和感激
定力的智慧:做选择是艰难的,但我知道,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要有定力,定力,可以换成一个我们更熟悉的词----长期主义。
选择的智慧: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其他,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但放弃有时候比选择更重要,我们应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
希望我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都能全身而退,实现多方共赢:能拒绝诱惑,保持定力;能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拥有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二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1、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一个人的表述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事实:独立于人的判断客观存在,总体来说,事实是最不容易产生争议的客观存在,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事实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观点:对事实的看法,观点和你的关系,比它和事实的关系更加密切
立场: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我们不争对错,只争输赢”。所以,不要和有立场的人挣对错,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为什么?因为小孩子没有位置和利益。
信仰: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2、当一个人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时,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时,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对他说“这对你有益”
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3、你想把什么想法注射到别人脑中,把它放在“为什么”这三个字后面,就可以了
“为什么+观点”,是一只危险的“注射器”用这个“注射器”去操纵别人。我们要防止被别人“注射”也要避免被自己“注射”
4、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经验很重要。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有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或者经验会欺骗、迷惑我们,让我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②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③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能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是在复杂、烦琐的事,你也能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5、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
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是:找到增强回路
四是:找到调节回路
五是:考虑滞后效应
然后,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哪些连接关系。
6、流程、制度与系统
流程:流程就是基于时间线做完一件事的整个过程,流程是线性的、连贯的、客观的。
凡事皆有流程,只是效率有高低之分
制度:制度就是做一件事的行为准则,它可以是权力机构发布的规定,也可以是一种契约。比如,《员工手册》《保密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等等,制度这种行为规则,如果我们不去制定,它就不会存在。
企业里制度:是要求,是规则,是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企业之所以制定这些制度,不是因为它们能使公司获得成功,而是为了避免公司出现大事故。
系统:系统就是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7、流程、制度与系统区别
制度:是规定,是契约,关注的是结果
流程:是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
系统:是内部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注的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8、每个人都需要平衡,水平低的人,心气通常很高,用上帝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就是平衡。
一件事情的真相,有千万种可能,看到一个事实,就会排除一批假象。很多人往往只看到3-5个事实,就迫不及待地找一个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当作真相。离事实越远,离阴谋论就越近。
9、无欲无求的财富自由
人要学会降低欲望,从免费的资源,比如阳光、空气、与家人的交流中体会快乐与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吃的上饭,就是财富自由。
数学思维
第一中数学思维:源于概率论,叫做“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第二种数学思维:源于微积分,叫做“用东爱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种数学思维:源于几何学,叫做公理体系
第四种数学思维:源于代数,叫做“数字的方向性”
第五种数学思维:源于博弈论,叫做“全局最优秀和达成共赢”
第三章: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1、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能力: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效率:拥有了“能力”,还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如何才能提高效率,选择、方法、工具
杠杆:团队杠杆、产品杠杆、资本杠杆、影响力杠杆。
2、人脉:不是哪些能够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最可怕的效率是伸缩时间的效率
最可怕的杠杆是撬动人心的杠杆、
3、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的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在商业世界中,拥有受人尊敬的职业化素养--恪守时间,是意向非常基本的要求,而恪守时间的本质,就是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时间管理的三个层次,把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然后按照规律去依次处理。
①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理解,是尊重的前提
②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③善用日历管理时间的颗粒度
4、让自己发生改变,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好人。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充满负能量的人和一些麻烦事,但往往我们真正要逃离的,并不是那些充满负能量的人和麻烦事,而是不断遇到负能量任何麻烦事的自己。
5、用心服务,真诚做产品,就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心创造价值的人,时间会给你答案。
6、当你觉得生活中到处事“烂人”时,那是因为你生活在“烂人”的圈子里,你要做的,不是改造那些“烂人”,更不是变成比它们更烂的人,而是遵循特劳特先生的教诲,让自己不断“涨价”,让自己配得上恒昊的圈子。这,才是正道。
一个人痛苦,事因为他没有高度和格局,高度不够,看到、听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算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账,看不到广阔的增量。
7、很多人想法设法地去讨好别人或者努力经营人脉,就是为了有一天对方能帮到自己,这种状态是不对的,费劲心思与牛人认识,拍张合影,留个微信,对方就能变成你的人脉吗,不能,如果你对对方没有价值,对方为什么要帮助你呢?只有当你能帮到他的时候,他才会来帮你,这就叫做双赢。
所以,经营人脉,始终要保持的一个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别人身上,要想尽一切办法,毫无目的的帮助别人。当然也要看事和人。
8、真正的人脉,本质事给予价值、平等交换。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的价值,你就有多大的价值。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9、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自污、示弱、看淡
自污:邀请善意,他污,邀请恶意
示弱:表面示弱,邀请善意,表面刚强,拒绝帮助
看淡:靠别人反馈评价自己-痛苦 用内心的价值观自评-轻松
让我们都能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