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十二月十六这天是个好日子。天还没亮,“噼里啪啦”的声响开始在徐家村的上空热闹起来,鞭炮声和礼花撕开了黑暗的夜空,一盏盏灯陆续的亮了起来,像是刚醒了睁看惺忪的睡眼般泛着微弱的光。在冬天里,乡亲们是很少起这么早的,就像蛇蛙冬日蛰伏一样,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舒服下筋骨,享受下清闲的日子了。
这天,可不能再这么睡了,今天算是村里最热闹的日子了,在徐老汉的记忆里,这么多年还没有遇到过三家赶在一块办婚礼的事情,不大的村子,一千多人的人口,可算是家家都要行动起来,各自为自家近门的帮忙了,所谓的近门儿是本宗族的所有人家,这种血缘亲关系在中国已待续了数千年之久了。一个村里,虽然一千多号人,按各大家保存的家谱延续上去,一个村子或许就是最早的一两户人家衍生到如今的几百户人家。徐家村之所以为徐家村或许是早先几个姓徐的住户的姓氏得来的吧,现在,村里徐姓已是少数,但在村里的尊望很高。至于姓孔的,姓王的,姓李的,姓史的,都是后来进驻这个村子里的,慢慢的人数就多了起来。
紫茵是为了弟弟的婚礼专门请假来的,一直在外求学而后工作的她对村里的事情知之甚少,而她作为村里为数不多走出去的女大学生,工作还算体面,也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她也成为反驳流传在村里“读书无用”的最好例证。所以每次过年过节回家的时候,走在街上,乡亲们最为淳朴的问候和祝福都让紫茵开心不已,所有工作中的不快都被回家时大大的虚荣心驱赶尽。但是这次她并不特别高兴,尽管仍是有街上大娘奶奶们的夸奖。还是因为她一直最不以为意的金钱,现在成为她一家人的软肋,毕竟他们姐弟俩都刚刚工作。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农村的百姓腰包鼓了起来,记得儿时一家人生活的拮据,听见街上卖糖葫芦的叫卖声时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因为父母没有那么多闲钱给孩子们买吃的,万般盘算结余下来的钱还要用在需要的地方,比如买化肥,或者是存些有病求医的钱。吃的更是一年到头过年的时候才沾些肉腥味。现在呢,用乡亲们自己的话,住着楼房,吃喝不愁,比城市人过得还要逍遥自在。作为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婚礼的规格自然升级,费用也是水涨船高,有的人家甚至掏不起着费用,但是媳妇儿不能不娶,日子不能不过,在短时间的筹备后,一场场婚姻的盛宴在村里呈现着,鞭炮齐鸣,迎来送往,热闹的场景像是对过年的预演,然而幕前的热闹喧嚣掩住的是背后的静默与无奈,因为多数的生活都是悲喜剧的交加,多数的家庭都是幸福与哀伤的综合,于是在乡下,不幸的家庭都是类似的,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
(一)
“老弟,你原本的打算呢?”紫茵在一旁打趣道。婚车还没有出发,天仍有些昏暗,空气有些冷冽。
“姐,那会就是气话,真的气蒙了头了”作为弟弟的余航不好意思的摸着头说道,穿着一身新郎的装备,举止仍像个孩子。
姐弟俩在一个城市工作,也算是互有帮助。在父母的安排下,余航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去相了亲,在亲朋好友的说和下,余航和另一个村的女孩子订亲了,女孩叫萍萍。看着弟弟的那种热乎劲儿,紫茵觉得这事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但在等到了几个月前,临近结婚的时候,萍萍讲出条件说:“不拿五万块钱就不结婚”。这下让孔家老小都蒙了,余航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读了书,找了不错的工作,回农村找个对象还拿那么多钱很没有面子,他也很纳闷,觉得接触那么长时间后感受到萍萍不是那种爱财的人。紫茵认为女孩子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而要那么多钱有些不可理喻,孔老三夫妻俩主要考虑的是现在家里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愈近婚期,萍萍硬是不松口,对余航说不是她想要那么多钱,因为同她一块长大的姐妹出嫁时都是这样的,她不想失掉这个面子。而仅仅为了不想失掉这个面子,孔老三一家人做了很大的斗争。
如果这个时候说退亲,先前已经给女方订亲的三万多块钱就打了水漂儿。虽然为了不娶错妻,余航甚至想着宁愿扔掉这些钱,因为钱可以再挣,辛苦一年就挣来了,但娶错了媳妇就像是哑巴吃黄连呀。再说,老爸老妈为了姐弟俩上学已用尽大半生的气力,再不能让父母再受这样的“勒索”了。一贯喜欢书面交流而疏于言语表达的紫茵给弟弟发了很长的电子邮件,一方面给弟弟提供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帮助弟弟分析当前的状况。而正是这样一封邮件让弟弟和未婚妻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改变了余航的态度。已不再孩子气的他觉得萍萍并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女孩子,再加上父母和亲朋的再三思忖和考量之后的劝导,双方终于做了稍微的让步,男方拿出来四万的结婚费用给女方,很快婚期就定了下来,双方都进入了婚礼的准备阶段。
“老三,孩子什么时候结婚呀?”平时好在街上溜达的徐老汉趁着孔老三在商店里买东西的空挡子问道,因为常在街上的缘故,东家长李家短的是非事情,徐老汉都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也成为全村的“事务通”。
“十二月十六,这不马上进十二月了嘛,要忙一阵了”孔老三便回答着边挑着螺丝,钉子。
“是吗?听说村东头李木工家也是那天”徐老汉补充道。
“十六是个好日子”一向憨厚的孔老三简单的回了句。
“女方要多少钱哪?”这徐老头仍是一如既往的打破沙锅问到底。
“四万,太多了,我们两口子忙活几年才整这么多”孔老三停下手中的动作,站直了身体,不到五十岁,古铜色的脸上已是皱纹纵横交错着,眼睛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光芒。
“臭小子,过着过着就娶儿媳妇了,想起那会子你也就这么高,整天鼻涕邋遢的”坐在旁边八十多岁的刘爷爷一只手捋着胡须,一手比划着如吃饭桌子的高度。因为年纪较大又慈眉善目的,村里人大小孩都叫他爷爷。
“才四万呀,不多不多,听说李木匠家儿媳妇要六万那,后街的糖葫芦王家的儿子结婚女方要十万,现在还没定结不结婚哪”“事务通”徐老汉扬着手大声的说道。
“是吗。这么多,我觉得我们家够多了”孔老三吃惊的说。
“现在哪是娶媳妇呀,简直就是买媳妇嘛,想想那会我把老婆子娶回家就用了半袋子棒子面”刘爷爷慢条斯理,像是抽着平时抽的水烟袋般眯着眼睛说道。
“老爷子真说对了,不买媳妇怎么办?现在时兴打工兴的,村里的女孩子都往外跑,在家里找对象的少了,物以稀为贵呀,谁家给的钱多谁家就娶媳妇呗”一旁骑着三轮自行车慢悠悠路过的媒婆史婆婆接过话茬说着。
“哟,媒婆婆呀,最近可忙坏了吧,年底小伙子们都回来找媳妇了,你老可就发财了,过年后这三轮车得换成电动的了”徐老汉打趣道。
其实史婆婆和徐老汉差不了几岁,只不过大家平时叫顺嘴了。
“老不正经的,等我给你说个老婆子好了”史婆婆白了徐老汉一眼。
“我看干脆你俩在一块过得了,孤男寡女的倒挺合适”刘爷爷边说边呵呵的笑了,逗着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史婆婆的老伴儿刚去世不久,一提起这事,一阵心痛涌了上来。徐老汉虽然没了老伴好几年了,但也知道刚失去老伴的滋味,所以忙圆场道:
“老爷子给我们开这玩笑干啥,像我这糟老头子一个了,没想着再找了,一个人乐得自在,再说我也配不上史婆婆呀,人家那么挣钱”,说完呵呵笑了两声。
史婆婆尴尬的笑了一声,看见孔老三在商店里面就停下了车,对着他说:“老三,到十六中午我就不去你家吃饭了,老王家孩子也结婚,这门亲是我说的,他非的让我去吃喜饭”。
“老王家也娶媳妇呀,加上他家咱们村不就三家了嘛,哎呦,这下热闹了,刘老爷子,咱爷俩得凑凑这百年不遇的好事”六十多岁的徐老汉兴奋的像个孩子。
“瞧你那点儿出息,像自个儿家娶媳妇一样,要是真让你看见电视上演的什么集体婚礼还不让你高兴的睡不着觉了”史婆婆乐呵呵的说着,脸上的皱纹像花儿一样展开了。
“我也没啥喜好呀,就爱凑点热闹,呵呵,媒婆婆,听说王家儿媳妇那边要了不少钱,给了吗?”徐老汉的职业病又犯了。
“呵,这年头,不给哪娶得上媳妇,你不给立马有下一家就给了,别人给了这媳妇还是你的呀?”史婆婆边说边拍着车把。
“嚯,这家伙得让老王头卖多少串糖葫芦才能挣的过来呀?”徐老汉边说边掰着手指头算着。
“这社会怎么了,都疯了吗?有钱人都把老百姓给飙死了”挑好了零件的孔老三插进来一句话,准备回家继续收拾院子的鸡窝子去,办喜事院子里得弄得规整些。
“老三,挺挺就过去了啊,只要人好好的,钱不是问题啊”史婆婆无儿无女,待憨厚老实的孔老三像自家孩子一般。
“大婶子,钱不是问题,就怕用的时候抓不住呀”老三叹了口气。
“手头急的话,我这个做奶奶的先借给我大孙子结婚用着”史婆婆很是义气的对老三说。
“您老人家挣钱也不容易,大冷天的跑动跑西的,挣点钱就存着备着吧,省的哪天想用的时候抓不住”老三憨憨的回道。
“臭小子,从小对你那么好,你还不给我养老呀”史婆婆故意调侃着。
“养,养,当然养了,大婶子对我们家这么好,怎能不养”老三忙答应着。
“呵呵,这还像个人话,十六吃完了晌午饭我就去你家啊,看看我孙儿媳妇长的好看不”史婆婆在车座位上笑得不拢嘴。
“没有问题,大婶我得先回家了,还有事情没忙完,你得闲了来我家坐坐啊”孔老三给史婆婆道了别,一路回家。
回到家给自家媳妇说了刚才的见闻,内心才稍微有些平衡,因为钱而堆在心里的疙瘩慢慢的解开了。也开始了紧张的婚礼准备工作。
装修房子,买家具,等到开始买菜的时候,紫茵和余航姐弟俩一起回来了。
(二)
噼噼啪啪的鞭炮响起来了,余航忙着整理好衣服走出大门上了打头的一辆白色轿车里,村里有个说法,说迎亲的车队第一辆车得是白色的,意为“白头偕老”。车队开始慢慢出发了,这时太阳才开始慢慢露出了头,红彤彤的像是水洗过了般。一向不爱早起的紫茵不得不起了个大早,穿上专门为这场婚礼买的一件粉红色的新衣服,在院子里招呼着来给帮忙的叔叔婶婶大娘大爷们。院子里的等仍旧亮着,用来做喜宴饭菜的四口大锅都冒着股股的热气,厨师们在这烟雾里穿梭着。因为怕今天的人手不够,昨天已经将肘子,鸡,鸭,鱼之类的炖好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大锅里了,今天主要是将它们回锅加热就行了。
“你家是出发最早的了,听听其他两家还没动静呢”拿着舀子边舀水边说的大柱说道,村子的红白喜事的灶上都离不开几个像大柱一样的厨子,他们从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是对做饭做菜有一定的心得加上热心参与此事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便担起这样的事务,因为做这些事情是不收什么报酬的。
“老三想娶儿媳妇想的迫不及待了”另一个瘦瘦的厨师连喜开着玩笑说。
“去你的,小瘦子,吃那么多喜饭还吃不胖你,都耗在你媳妇身上了是不?”孔老三回敬道。
“平时看你挺憨厚老实的,没想到马上娶回儿媳妇的你这么老不正经”连喜仍旧是嘻嘻哈哈的。
“你个老小子,再说撵走你,我是看着你的名字才叫你过来的”孔老三装作正襟道。
“嗨,不要我在这啊,我去另外两家呀,他们还巴不得让我去呢”连喜扔下手中的勺子假装要走了。
“哥们儿,别闹了,赶紧干活,再不干中午亲戚朋友们吃不上饭还不骂你”一直没说话的郭六催促道,紫茵问过爸爸,确认他真的是排行老六,让紫茵很是吃惊,那时候的孩子真多。
紧接着,村子东边和北边的鞭炮声变得浓密起来,大家知道那两家的迎亲队伍也出发了。天已经大亮了,偶尔还有两声晚来的鸡鸣声,天空是清澄澄的蓝。几个小伙子把五千响的鞭炮挂在了一根长杆子上,搭在屋顶上,准备着新媳妇下车时点燃。
孔老三在院子里一圈一圈转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因为该做的已经都准备好了,而他唯恐忘掉了什么般,摸摸这,瞅瞅那。旁边的大娘们问他是不是做公公紧张的,他只顾嘿嘿的笑着。
等到村子西边响起鞭炮声的时候,他以为到了。等了好大一会,胡同的尽头仍不见车的踪影,知道是其他两家中的一家了,他儿媳妇家相对比较远,回不了这么早的。正想着,又一阵鞭炮声响起来,长长的胡同的尽头摆着的“冲天炮”开始震耳欲聋的响起来了。村子东边的大串鞭炮噼噼啪啪的紧接着响了起来,看来刚才的车是李木匠家的。
一胡同的冲天炮响完后,呜呜的车声到了家门口,摄像师马上找准位置等着新娘新郎下车,紫茵也拿着一个小型的照相机在门口候着,准备给弟弟从另一些角度拍些照片,没想到大学所学专业工作没用上倒用在这里了。
余航从第一辆车下来后,走到第二辆车前拉开车门,两个伴娘立马把各包着盐和糖的小红包塞给了新娘,这种习俗延续了很久了,说是让新娘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意思。余航从车里将新娘抱出来,在一群大小伙子和孩童的起哄和簇拥下走进了家门,来到了院子里早已布置好的桌子旁边拜堂。一直很羞怯的孔老三甚至在这个时候给自家的老婆子开起了玩笑:要不我花个钱雇个人帮我完成这个程序好了,好多人看着,不自在。他媳妇说他没出息,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一回还不抓住机会。
司仪是专门找来的,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拿着早先写好的稿子指挥着新郎和新娘的行动,到了二拜高堂的时候,早侯在一旁的孔老三夫妻俩有些扭捏的走了过来,坐在备好的长条凳上,坐定后,司仪中气十足的喊了声: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养育恩。还没等一对新人跪下,孔老三媳妇的泪水哗哗的流了下来,所有的过往在这一刻一股脑的涌了上来,想着二十多年的辛苦终于在这一刻化为果实,虽然苦点累点得来的果实终究是美好的,她知道这是幸福的眼泪,早些年她虽然对孔老三的老实巴交有些意见,但年纪大了夫妻俩倒是磨合的挺合拍的,再加上两个孩子都还听话,现在儿子又娶了媳妇。她知足了。还没愣过神来,孔老三拉了她一把,原来儿子和儿媳妇已经在对拜了,还好一院子看热闹的乡亲们都在抢着从屋顶上撒下的喜糖,差点把对拜的一对新人轰到一边去了,孔老三媳妇庆幸着没被人瞅见自己的失态,赶紧躲到一边找毛巾去了。
村里和新娘有亲戚的乡亲们的拜访,几近中午十二点的时候,远近的亲戚邻里都到齐了,开饭了。十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人人端着餐盘给几十席的桌子上菜,上酒。在大家还吃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史婆婆出现了。
“老三,我留着一半的肚皮来吃你家的饭了,来看看我孙媳妇好看不,哈哈”史婆婆还没走进院子在大门口就喊着。
“哟,婆婆,什么时候给我说个媳妇呗,到时候您想在我家吃多少就吃多少”正端着盘子往另一个院子里送菜的大军给史婆婆开着玩笑。
“臭小子,屁点儿大,找啥媳妇,连个奶奶也不喊,跟着你爹一块喊我婆婆是不”史婆婆迎面拍了大军的肩膀一下,“等你再大点奶奶再给你找个啊”。
“奶奶,我要个像这个嫂子一样俊的”大军顿住了脚步给史婆婆说道,他指的是余航的媳妇,他比余航小两三岁。
“哈哈,要个好媳妇要好好的学本事呀,多多的挣钱,你看你余航哥人家现在在外面吃国粮能找不到俊俏媳妇吗”乡亲们都把在外工作挣钱的人称作吃国粮,还没走到屋子里,史婆婆已知道了七分,这孙儿媳妇应该长的不赖,这么快就成为标杆了。“赶紧上菜去吧,耽误了桌上的菜看大家伙不骂你才怪”,被史婆婆促着,大军乐呵呵的走了,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干活,学好本事以后好娶个好媳妇。
孔老三听到了史婆婆的声音,赶紧从里面出来迎接,老三媳妇则是去屋里喊了正在陪着客人吃饭的余航夫妻俩出来。史婆婆从俩人一出门就一直看着,生的一米八的个子的余航身着一身灰色西服,系着大红色的领带,更显得他细长的身板了。在他身边走着的新娘子,也是细长的个子,一身的红旗袍,鹅蛋脸,双眼皮,粉扑扑的脸蛋上挂着笑容。走到史婆婆的身边,余航叫着史婆婆奶奶,新娘子随即叫了声奶奶。这下把史婆婆乐的,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孙子,这会子这一声奶奶抵过一切虚无的东西了。激动万分的史婆婆抓住新娘子的手,仍旧上下打量着,嘴里也是不住的夸赞着“怪不得大家眼馋呢,这么好媳妇,也就是我着大孙子有福哈哈,臭小子,你哪里修来的福分,捞着这么好媳妇”史婆婆腾出一只手来拍着余航的肩膀笑着。
“奶奶,这不是借您的福吗?吃饭了没有,吃没吃的坐下再吃些,算是给孙子的贺礼了”余航说笑道。
“你这臭小子,小时候三下子打不出来个屁来,在外面学的这么会说话”史婆婆笑的合不拢嘴。在媳妇面前这么说自个儿让余航有些不好意思,傻呵呵的摸着头。
“奶奶,您来啦”一直在帮着爸妈收拾东西的紫茵过来问候史婆婆。史婆婆看着紫茵,仍是从小那样细削的身材,羡煞了很多人的白皙皮肤,小巧的瓜子脸上架着一副蓝色边框眼镜,显得很是文静。
“哈哈,好孙女,你也回来啦,也不去奶奶家看看奶奶去,想死奶奶了”史婆婆捏了下紫茵的脸蛋儿笑吟吟的说道。
“奶奶,来的比较匆忙,一直在家忙就没顾得上,今天您老人家在我们家一定要吃好,玩好”紫茵抓着史婆婆的手摇着。
“好,有孙女这么一句话,今天我就在这了,哈哈”史婆婆在一家人的引领下和院子里的人打完招呼走进了屋里。
“老三,我转了一圈回来的,老王家和李木匠家的媳妇我都看了。都还不错,不过都没咱们家的长的俊”史婆婆乐呵呵的好似一个播报员一样还没在沙发上坐定就说了起来。
孔老三只顾笑着,余航带着媳妇出去给客人们敬酒了,老三媳妇说道:“大婶子,俊不俊的懂个礼数就行,现在就怕不懂事啊”。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呀,一看这媳妇就很灵动(所谓的灵动是乡亲们夸奖一个人灵活不愚钝),我看侄媳妇你大可不必担心”史婆婆拍着老三媳妇的手说道,“娶个儿媳妇把你们都累坏吧,这一段时间操心操的都累瘦了”。
“总算把事情给办了,我和老三都提神提的好几天没睡好觉了”老三媳妇满面喜色也掩不住由内而外的疲惫。
“能不提吗?老王家媳妇在儿子媳妇拜堂的时候哭的都刹不住车了”史婆婆倒是笑得挺欢畅。
“呵呵,一滴滴的心血终于熬成现在的成果能不激动的哭嘛?我还没控制住呢”老三媳妇不好意思的说。
“你呀,幸亏在旁边录像的没顾上你,大家伙儿也都忙乎着抢喜糖吃,不然你丢人丢大了”孔老三在一旁接着话茬说。
话音刚落,余航小夫妻俩回来了,陪着史婆婆吃了些东西,说了会儿话又出去送吃完饭回家的亲朋好友去了。史婆婆在新房子里里里外外走了一遭,很是满意的走到院子里和同年龄的老头老太太攀谈了起来。
“媒婆婆,今天没去说媒去呀?少挣好几百”一个年龄最长的老奶奶慢悠悠的打趣说。
“嗨,今天就是给我几千块我也得过来瞅瞅我孙媳妇不是,你知道咱们村前面那个王家湾的一户人家喊媒礼钱出五千,我都没去”史婆婆将两只手交叉着伸进棉袖中,虽然天气不错,毕竟进入了寒冬腊月,还是比较冷的。
“这么贵了啊,光给媒人就要五千,我的天哪,那各种礼钱加起来岂不要一二十万呀,这孩子找媳妇怎么这么难哟”接这话的是一位正在瞅着找儿媳妇的大婶。
“这媳妇找不起喽,太不公平了,没钱难道就只能打光棍了,国家也不管管”一上午溜达了王家,李家最后落脚在孔老三家的徐老汉咳咳的说。
“哈哈,徐大爷,国家管税收管国家发展还管百姓的吃喝拉撒睡不成,再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忙活完终于可以休息下的大柱接着话说到。
“这婚姻大事事关农村发展稳定呀,没钱找媳妇的娃儿捣乱怎么办?”徐老汉倒是会联想。
“什么时候结婚都是件大事,花的钱都是笔大钱,日子还不是每天安稳的过呀,别操什么横心了,没用”史婆婆摆着手催着停止这个话题,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这个话题,耳朵听的都起老茧子了。
一群老头老太太继续火热的聊着,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慢慢的溜走了。
(三)
婚礼结束了,各种事情还没有结束,第二天的新媳妇回门(回娘家),女婿跟着,换女方一家忙活一天了。
送走了儿子和儿媳妇后,孔老三和媳妇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不紧不慢的还着借用的各家的家什,凑巧老三媳妇去商店退没用完的调味料的时候,碰到了在一块热聊的老王家和李木匠家媳妇,也在退料。在村里的商店里买东西,用不完只要没拆封就可以在原封退回来,这给村里办喜事的人家提供了不少方便,乡亲们每逢办事自然不再专门跑到镇上去操办这些东西了,即便镇上便宜几毛几块钱,也不讨这个麻烦了。
“余航他妈,哎呦,真凑巧,三家凑到一块了,听说你家媳妇长得挺好,正眼馋着你家那”王家媳妇先开口说着,早先洪亮的声音有些沙哑。
“嗨,大嫂子,办完事了就好了,太折腾人了,花这么多钱不说,老这么绷着精神受不了呀,长得好不好,懂事就行,咱们也是头一次做婆婆,就盼着儿媳妇懂事些就好了”老三媳妇忙应道。
“你家花的不多,都是亲戚给说和的,省下了不少,我们两家花的更多了”李木匠家的拍着孔老三家的说着,“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用上了”。
“嗨,媳妇娶回家来了还说这些干嘛?我们辛辛苦苦的还不都为了自家孩子过得更好”孔家媳妇说着。
“是啊,是啊,还是余航他妈说得好,从这几年就盼着这一天,现在心里终于有了着落了”王家媳妇笑着,轻轻咳了一声。
“这婚事把我们都折腾的够呛,好好养一段时间,备好了精神好抱孙子哈哈”李木匠家的响亮的笑声带着话冲了出来,“你看把大嫂子都折腾咳嗽了”。
“赶紧输些液预防着,大嫂子可别让这喜事给折腾病了”孔老三媳妇拍着王家媳妇说道。
“嗨,办完事了,就是病一场也值了哈哈”王家媳妇倒是一如既往的乐观,“小四,赶紧把你三婶的材料给退了,不能再这么呆了,家里还一堆儿事,都得回家张罗去”。王家媳妇边说边安排着店家给孔家媳妇退材料,知道各家都忙着不便久留。
“是啊,是啊,老三还专门嘱咐我别呆那么长时间,这一说起话来就忘了”老三媳妇忙把塑料袋递给了小四,让他算好价格后退回,“咱们有时间碰头了再聊,现在还得继续忙活着”。
三人道别后回到自己的家中,想想以后家里多了一个儿媳妇之后会是怎样的情形。孔老三家,紫茵拿着扫帚扫着院子。
老三家媳妇笑盈盈的说道:“还是俺闺女勤快”。
“妈,你说你儿媳妇听到这话会是怎么反应?”紫茵给妈妈开着玩笑。
“要是事儿多的媳妇还不得给我闹呀”老三媳妇悻悻的说道,“原想着将儿媳妇当女儿看待,现在想想儿媳妇还不是女儿,女儿做错事可以说,可以骂,儿媳妇可不敢这么样,大家伙都说婆婆不是妈,今儿一想,儿媳妇也不是闺女呀”。
紫茵在一旁偷偷的乐了:“妈,你慢慢学着怎么做婆婆吧”。
“臭丫头,你还不得学着做大姑姐”老三媳妇用嘴努了下闺女。
“哈哈,像我这样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又有本事的人当个大姑姐还不容易?”紫茵给妈妈耍贫道。
“臭丫头,你弟弟的事办完了,接下来该你了,该找个对象了”话锋一转,紫茵还是做了这方面准备的,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你要是再找个如意的对象,我和你爸就没有心事了”。
“妈,人家圈在学校里那么多年刚毕业,总得喘口气一个人逍遥一阵子吧,再说找对象哪有这么容易的不是?更何况找个好些的”紫茵朝着妈妈眨着眼睛,说的像自己是个圈中的鸡鸭鹅狗一样。
“好好,我说不过你,油腔滑调的,小时候也不这样呀,在外面学坏了,你看着办吧,总是要找个陪伴你的人不是?”妈妈严肃的说道。
“唉,知道了妈,我保证,找到后就向您老人家汇报,过了您老人家法眼后我再和他发展”紫茵下巴顶在长长的扫帚把上给妈妈说。
孔老三媳妇扑哧一下,不再理她,兀自的进屋收拾东西了。紫茵却保持着姿势愣愣的站着,内心想着“确实该找个对象了,不能再让爸妈时刻惦念着了”,好一会儿后才继续扫起院子来。
街头巷尾冬闲的乡亲们又开始东家长李家短的聊起来了,新婚后的三家媳妇自然是主要的话题,但是孔老三家没有给乡亲们太多的话柄,过年后,余航带着媳妇去工作了,一直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