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周有二节美术课,我们总是很期待,因为有一位会画画的老师,她教我们画画,并不是拿一张画好的画给我们模仿,而是给一个范围让我们自由发挥,小孩子总是想像力丰富,天马行空,画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但老师一点也不生气,还让我们每个人拿着画上讲台,说一说你这幅画画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在画画中进行思维旅行,当时这种教学方式真是让我们爱不释手。到现在我在上课时的简笔画能信手拈来,真是得益于小时候的美术老师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里的图画安排得怎样,教师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给予图画以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直接的关系。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手段之一。看来,小时候的美术老师不但培养了我们画画的能力,还在培养我们的智力水平。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画画,父母就要顺应孩子这一爱好,任由他们去画,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思维的发展在指尖上。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会经由想像到创造,孩子画的东西你要他解读出来,他们总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很多奇思妙想就是这样得来的。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健全,大脑的发育也不成熟,语言系统还不完善。他们会用画画来代替他们的语言,他们把要说的意思蕴含在图画中,这样的发展让他们经历了思维的浪漫期。
陈老师的孩子在二岁的时候就带她读绘本,从三岁时让她开始讲绘本,陈老师讲的时候也会问孩子一些问题,久而久之,陈老师发现孩子无论思维还是语言都有了大幅提升,幼儿园老师都说她小嘴巴巴地可会说呢,而且,在上绘本课的时候,她甚至能感知到一些绘本的写作手法,出来几页就能搞清楚后面会发生什么,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超出孩子认知范围的词汇,孩子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讲完故事后,将这个故事演出来,或者说出来,都 是对绘本理解后的再次输出。
孩子如果很早就给他们报绘画班,可能会扼杀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美术班的老师教的都是一些线条或素描啊什么的,孩子过早接触这些,会对早期的画画失去兴趣。所以在小时候,不要过早约束孩子画画的兴趣,让他们自由画画,发展他们浪漫的兴趣。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充满鲜明的审美情感,这不是一种美育,更是一种智育,不仅培养孩子的美感,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
图画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帮助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图画对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都是有帮助的。试想一下,一个会画画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随手画出几笔漂亮的简笔画,学生见了,对老师也是崇拜得不要不要的。简笔画形象、直观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画简笔画,其实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老师学点简笔画,在课堂上会增色不少,可以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更是一种思维力的锻炼。
画画是一种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将要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或色彩表达出来,图画或目之所及的图像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载体,孩子成长的初期通过图像来建构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对智力的发展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