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节,带孩子们去游泳,然后去大学城吃饭。
大女儿吃米饭的时候,想要个勺子,她才刚点亮了使用筷子的技能,还不太熟练。
她说:爸爸,我想要一个勺子。
我说,好啊,你去找服务员阿姨要一个好了,她会给你的,去吧。
她说,不,爸爸你带我去!
我说,自己去,你马上都快六岁了,不能什么都靠爸爸,去吧,加油宝贝。
她磨磨唧唧的走了。
不一会儿,她悻悻的回来了,两手空空。
我说,怎么了宝贝?服务员不给你勺子么?
她说她跟服务员说了,可服务员根本就不理她。
我说那好吧,爸爸和你一起去要吧。
服务员是个戴眼镜的小姑娘,看样子像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她很忙,就像每天加油站日结时我的电话一样忙,高峰期,好多客人在找她要这要那。
我知道,她根本不是不理我女儿,而是忙得根本没有听见。
我拦住她说,你好,麻烦你给我拿一个勺子。
她说,好的马上。不一会儿,勺子拿来了。
我突然觉得,女儿很可怜,大人做起来那么简单的事,对一个孩子来说,却是那么的艰难。
我想起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吧。有一次中午放学回家,父母那天很忙,没有做饭,给我钱让我去买两个烧饼回来当午餐。
县农业局门口有家卖烧饼的店,说是店,其实就是个摊子,一张案板,外加两口锅扣在一起做成一个烤炉。
店是两口子开的,女的负责和面,男的负责烤。
他家的烧饼很有名,也很好吃,店一直开到了现在,烧饼也从两毛一个涨到了一块一个。
我去的时候,买烧饼的人很多,大家也不排队,围着案板,七嘴八舌,我要四个,我要五个,我要八个……
我说,我要两个,咸的。
我声音很小,我都能从我的声音里听出那种不自信的感觉,我觉得卖烧饼的那男的肯定听见了,我静静的等待。
一锅烧饼出来了,一波买烧饼的走了,又换了一波,他家生意真的很好。
我发现,比我来得晚的人都拿上烧饼走了,但始终没有我的。
我清了清嗓子,鼓起勇气,又对那个女的说了一遍:我要两个烧饼,咸的。
我胡思乱想,如果那个男的是聋子的话,那个女的肯定能听见,不可能两个人都聋啊。
果然得到了回应,那女的说,快啦快啦。
很长时间过去了,烧饼出了三锅了,还是没有给我。
我把钱举起来,晃啊晃,因为我看别的大人把钱晃啊晃的,很快就拿上烧饼走了。
后来,我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很饿,也很累。
直到,我爸来找我,因为他觉得买个烧饼怎么去那么长时间,被外星人劫持了?
然后他就看见,我在人群的角落里,手里拿着钱,努力抬着头,眼巴巴的盯着烤烧饼的炉子和卖烧饼的两口子的样子。
我爸急了,对卖烧饼的两口子,劈头盖脸一顿骂。他俩赶紧赔不是,说,你看,这个小孩,来了也不说话,都没注意到他。
很快,我爸领着我,我拿着烧饼,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两个烧饼,是我吃过的最失落的两个烧饼,没味,只为了填饱肚子。
我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但隐约又觉得,好像我错了。
我现在想来,卖烧饼的两口子,或许真的没注意到我,或许注意了,但买烧饼的人群和嘈杂的声音,足够淹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存在。
就像今天,女儿去要勺子一样。一个孩子,她个子那么矮,声音那么小,谁能看到她,谁能注意到她,又有谁,想过她的感受?
有时候,我们经常鼓励,要求,或者强迫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事情,去和人说话,与人交流,以为这样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心,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可是这个对孩子来说本就不公平的大人世界,如果场景稍微嘈杂一点,浮躁一点,就很少有人会去注意一个孩子的言语与动作。
或许,在被忽视的那一刻,懦弱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所以,想对女儿说,宝贝你不要害怕,也不要失落,你没有错,你只是还小,总有一天你会长得足够高,足够漂亮,那时候,全世界都会看见你,听见你。
人生就是这样,本就存在不公,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偷懒,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实力,只有真的长高了,别人才会看得见你,只有你声音足够大,别人才会听得见你,只有你真的厉害了,别人才会看得起你,只有你能提供非常好的价值,别人才会经常想起你。
有时候,有没有人听你说话,并不取决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你有没有说话的资格。
用你的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努力成为那个“能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