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推荐看的这本书,他说孙少平跟他的经历很像,我很好奇他以前的经历,所以就翻来看看啦。
如果说在书中以不带男女感情的视角来看,要问我最喜欢哪个人,我应该最喜欢田福军了。虽然他也没有十全十美,但也仍然被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气魄所折服。
其中有一段他的描述,令我非常印象深刻。
<“认真”二字。他太认真了!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世无争,随遇而安……这样想的时候,他浑身不免冒出一身冷汗。这还像一个团地委书记吗?这是一种彻底的堕落!纯粹的市侩哲学!”>
人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有堕落的想法。我也偶有犯懒的时候,可是一旦犯懒,恍恍惚惚中,一下子几天时光就消逝了,回过神了的时候,又时常谴责自己,懊恼,但结果并不会改变。田福军只是一瞬间有这个念头而已,就立刻被内在的自己打消,并冒出一身冷汗,我想他的理想很值得他坚守且不可动摇,因此清醒的也很快。我很欣赏有追求并为之坚持的人。
书中主要是描述孙少安,孙少平各自不同的经历。
从上帝视觉来看,我可能更喜欢孙少安。因为孙少安小的时候明明很争气,学习也非常优越,但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和供弟弟妹妹上学,选择了牺牲自己,甘愿当一名农民,让我心疼过于懂事的他,一旦开始心疼一个人,偏爱就油然而生了吧。
尽管后面身为一名农民,少安他也没有随波逐流或混日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他自己的生活走上上坡,过得比周围人好很多的时候,他会主动心疼其他人,思考怎么让他们也可以跟着一起过好日子,并付诸行动努力帮带家乡的人。一次意外,自己的砖厂受到了灭顶之灾,生活又走向下坡,甚至欠了一屁股债,而妻子又怀孕的时候,他选择挑起大梁并积极向办法解决问题,并不允许自己自此颓废下去。夸句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名副其实,也是一名非常合格的父亲。
<妻子怀孕后,实际上更增加了少安的苦恼。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吃饭的嘴。当然,养活儿女们长大,他还是有信心的。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的责任远不止于把孩子喂饱;他应该有所作为,使孩子在生活中感到保护他们成长的人是强大的,并为自己的父亲而感到自豪!他绝不能让他们像自己一样,看着父母亲的愁眉苦脸长大。他的虎子和燕子,无论在体格上、精神上和受教育方面,都不能让他们受到委屈和挫伤——这是他自己苦难生活经历所得出的血泪般的认识!这一切都取决于他——取决于他倒究能在这个充满风险的世界上以什么样的面貌来生活。>
让我不满的是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也许因为我是女生,很多女生对待爱情可以投入百分之百,而男生可能30%就很多了。明明和田润叶是相爱的,但因为现实原因,认为出于为对方好,跟着他会受苦,而转头娶了秀莲。选择秀莲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不要彩礼!知道她勤劳朴实,可以跟着他过苦日子,把家里经营的很好。再直白难听点就是希望有个保姆可以照顾家庭,任劳任怨,还没有工资,这还不够,还要她继续奉献,要像他自己一样爱他父母。
偶有想念自己逝去的爱情,又一个人默默在心里追忆和品味。没有说出来不代表不存在,既然存在就代表背叛。这何尝不是精神出轨,只是知道没有结果而已。
秀莲对他无条件的爱,不断的付出和支持,甚至是牺牲,才慢慢换来他对她的亲情。不能说他对秀莲无爱,只是这个爱换了其他朴实的人也可以,很现实,爱情占比很少,没有激情。看到这些情节都很为秀莲抱不平。不过秀莲是个极度严重的恋爱脑,对象比她重要的多多了,完全没有了自己。有一段说她单独想给少安一个好点的饼,希望他吃好点,不要太辛苦,居然换来他的一顿打。这是认为自己的家人是家人,妻子却是外人吧,全心全意为他,获益的是他,还认为妻子的私心太重,无法忍受以致动手打人,这行为真垃圾,不是真男人!
而且,娶媳妇买东西是秀莲自己的钱,东山再起的钱也是靠岳父家的,就算结局了,在书中也没看到他对岳父家有多孝敬。是个忠义之人,可不见得是个可婚嫁的良人。
对象说孙少平跟他的经历很像,我想只有年少时的家境贫寒的经历很像吧,我不太认为他就是孙少平。网上有看到简介说路遥年轻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孙少平身上投射了他的影子,也难怪写的很出彩。我不是很能理解孙少平,我觉得平凡的世界这个名字更适合分配给孙少平,因为相对孙少安、田福军等人,我觉得他更平凡,甚至后面的泯然众人矣。还是我过于功利心?
少平经历很平凡,也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贫苦家庭长大,然后热爱知识,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这情况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他为了证明自己,去做最辛苦的活。做建筑工的时候,隐瞒自己的背景,为不显得另类,选择入乡随俗。可是,如果这个入乡随俗是极大损害自己利益的,又觉得不随俗会太另类的话,那为什么要选择入这个乡?
不说选择生活的最优解吧,可为什么选择地狱难度?仅用体力活证明自己,也不明白证明了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为了当上城里人,选择去做煤矿工人。他的职业追求常常让我感到困惑,也许是因为我是上帝角度,知道乡下人城里人只是个称呼,并不能就代表了什么,更何况后面遇上了发展的好时代。可是,尽管我是上帝角度,但是他不是学识渊博吗,怎么在职业发展上又如此目光短浅?这又很矛盾。
也许是因为当了城里人可以和晓霞更近,但我认为这是背道而驰的。并不是看不起他的职业,而是不好好利用自己的长处,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本质上来说,并没有看到他为他的爱情做出什么有效的付出。
<“钱来自社会,到一定的时候,就有必要将一部分钱再给予社会,哪怕是无偿地奉献给社会;有些西方的大富翁都具有这种认识。“是啊,我们过去太穷了,我们需要钱,越多越好。可是我们又不能让钱把人拿住,否则我们仍然可能活得痛苦。我们既要活得富裕,又应该活得有意义。赚钱既是目的,也是充实我们生活的一种途径。如果这样看待金钱,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仆。归根结底,最值钱的是我们活得要有意义……不过,钱可不能乱扔!”>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个努力且正直的人,虽然在职业观上渣的一塌糊涂,但是在人生的学问上却头头是道。而且,他比他哥哥做的很好的点是:他是个顾家、且重视对象和孩子的人。
看这本小说,最让我捶胸顿足的基本是里面的女人。
恋爱脑的秀莲。完全没有自己,不是为男人就是为孩子,任劳任怨如老黄牛,明明家里已经宽裕了,还是为了省钱,身体不舒服也不去看医生,一直拖,直至活活病死。如果是她男人生病了她肯定第一时间就让他去看病了。爱人不懂爱己,可悲。
救人牺牲的田晓霞。救人是值得歌颂的事情,洪水泛滥的时候,她的逆行求援已经拯救了很多鲜活的生命了,只是最后的以命换命的拯救,让我特别心痛。这些牺牲的英雄都是很伟大的,但我更希望她们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前提下再去实施救援。每每看到因她死亡而难过的家人朋友,就好心痛。尤其是描述她姥爷伤心的桥段。她爸爸升职搬家,家里人都很忙,也没邻居好友可唠嗑,连唯一可陪伴自己的宠物小猫也死掉了,是细心的晓霞发现并送了他一只刚出生并很相像的小猫。她的死对她姥爷的打击是致命的,晓霞多好啊,对这个油灯枯尽的老人真是不友好啊。虽然她是英雄,但我也不得不谴责她,失了性命,并重创了至亲的心。
缺爱没头脑的孙兰花。这个也是恋爱脑,而且这个恋爱脑不仅没有自己,还自甘为奴为婢;甚至,在精读的平凡的世界的书中,还不配拥有姓名。一个男人哄她几句,让她体验一下爱情,就爱得死心塌地,尽管这个男人品行不行,是个二流子。丈夫带个小三回来,当着她的面眉来眼去,还忍气吞声,还能忍受另一个女人和自己还有丈夫三人同睡。最后,忍无可无了,窝囊到居然想着自己去吃老鼠药自尽。吃药前还支开她的孩子去外祖家,还承诺随后就跟上。明明想死了,还乱承诺,要是真死了,小孩得多自责,心理阴影得多大呢?真是连死都不让人省心,连死都不配啊。到了中年,丈夫幡然醒悟,终于想家,知道回来了,也想要亲情了,小孩小的时候没付出,大了就想享受亲情,她不觉得可恶,甚至还感激涕零。丈夫回家后,甚至想干活,她都心疼得不得了,自己抢着干,让丈夫在旁边看,真犯贱啊。整本书中,这是我最不齿的对象,讨厌她甚于她的二流子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