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养生?养生是以生命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调理饮食、修炼形体、调养精神等方法,提高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说得通俗些,养生就是珍惜、爱护生命。《红楼梦》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多彩,从建筑、园林到室内、器皿,从习俗、人情到服饰、称谓,从诗词歌赋到音乐、绘画、戏曲、饮食……尤其涵盖了丰富的养生知识。
一、寿星的养生之道
贾府的太太奶奶们,多是些五劳七伤、弱不禁风的,贾母却安享83岁高龄,老寿星有些什么养生之道呢?有很好的心态,应该是贾母长寿的关键因素。
贾母是贾家的最高领导,但她并不擅权,而是把家务交给儿媳、孙媳打理,自己乐得清闲。贾琏偷鲍二家的,王熙凤闹得沸反盈天,贾母不过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王熙凤)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说的众人都笑了,一副见惯不惊、举重若轻的气派。宝玉生病,贾母对太医院的太医说:“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着去磕头,若耽误了,我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的大堂。”神经衰弱的贾政,便没有贾母的这种气魄。贾府被抄,儿孙们惊慌失措,贾母说:“你们别打谅我是享得富贵受不得贫穷的人哪,不过这几年看着你们轰轰烈烈,我落得都不管,说说笑笑养身子罢了,哪知道家运一败直到这样!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如今借此正好收敛……”知道贾政等不是当家立计的人,贾母散余财明大义,一一分派停当,并不怨天尤人,这是开拓的一代才有的气度和风格。贾母见到刘姥姥,亦欠身问好,又命端过椅子来请坐,以老亲家称呼;刘姥姥滑倒,贾母不但没有嘲笑,反而让晚辈们快去搀扶,嘘寒问暖,体现了贾母宽仁待下、怜老惜贫,没有暴发户的盛气凌人。贾母是贾氏家族第一代的代表,是这个家族“自国朝定鼎”,百余年来赫赫扬扬兴盛向上时代的代表,贾母的性格映射着她的家族、王朝上升时期历史的折光。贾母的典型性格应归结为自信,她的杀伐决断、安富尊荣、通权达变、诙谐幽默、宽仁待下等,都是曾经自信或尚未丧失自信的表现。由于自信,因而心胸开阔、气象恢弘、“无可无不可”。
心态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甚至是根本。《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抵御一切外来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有爱心、心胸开阔、安心处世、性格豁达、心里宁静,是长寿的根本。
二、薛宝钗是个好女孩
《红楼梦》的很多读者,常把黛玉、宝钗对立起来,拥林派和拥薛派常常争得口沫飞溅,甚至“几挥老拳。”其实,宝钗是个好女孩。
宝钗的养生知识非常丰富,而且乐于关心、帮助别人,宝玉、黛玉、湘云、岫烟等都得到过宝钗的关心帮助。
宝玉要喝冷酒,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快不要吃那冷酒了。”《医经秘旨》曰:“冷酒入腹,气血为之冰伏,遏而不宣,遂成结痛痼疾。”宝姐姐的软语温存,体现了对宝兄弟的入微体贴,难怪宝玉“比圣旨还遵些”。
黛玉生来有不足之症,自会吃饮食起便吃药。宝钗对其药方提出了意见,“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罀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本草纲目》曰,“燕窝甘淡平,大养肺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调理虚劳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而不能肃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对于宝钗的真心帮助,黛玉十分感激,自此以亲姐姐相待。
薛姨妈被气得肋痛,宝钗等不及医生来,先命人用钩藤浓浓地煎了一碗,给母亲吃了,又好言劝解,薛姨妈渐渐安顿下来,肝气也慢慢平复了。
宝钗除了知识丰富,其心地善良、有见识、宽容大度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次,王夫人抱怨“卖油的娘子水梳头”,平日里把人参不知给了人多少,轮到自己要用时,反没有了,宝钗劝慰说:“人参这东西虽值钱,究竟不过是药,本来就是用来救人的,咱们这种人家,不比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得了人参就珍藏密敛的,原该散济众人才是。”
岫烟家贫,天气还冷,就不得不典当了棉衣,宝钗知道后,悄悄替她赎回,叮嘱她:“早晚好穿,不然风扇了事大。”又叮嘱道:“倘或短了什么,别存那小家子气,只管找我去。”同时还从思想上开导她:不要和人攀比、“总要一色从实守分”。
平常和姊妹们相处,无论是被夏金桂羞辱,还是被宝、黛奚落,宝钗也都非常宽容大度。
贾母曾对史湘云说“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你宝姐姐生来是个大方的人,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如今在我家里,宝玉待他好,他也是那样安顺;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贾母不是不知子孙们在走着败家的路,她宠爱宝玉是因为宝玉身上有祖父的影儿,她比谁都盼着贾家中兴,她对宝玉夫妻寄予了厚望。贾母一生阅人无数,她冷眼观察了多年,选中的宝二奶奶必错不到哪里去。
三、贾府的养生饮食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每天早起,忙忙地吃过奶子糖粳米粥,便到宁府去了。“奶子”是满人对乳品的称谓,书中指牛奶,牛奶粥是古方,《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能补虚损、润五脏、养血分,王熙凤日夜操劳,还能精神饱满,此粥功不可没。
宝玉冬日早起出门,丫头们端上建莲红枣汤,又捧了一碟法制紫姜。莲子清血散瘀、益胃安神、补脾益肾,是珍贵的滋补食品,福建产的莲子叫建莲,尤为地道纯正,最是滋补。紫姜就是新收获的生姜,因尖部发紫而得名,法制就是用传统方法炮制。李时珍有云:“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贾母陪刘姥姥游大观园,受了风寒,于是凤姐差人送来野鸡崽子汤。小野鸡脂肪少,符合病人清淡饮食的要求,而且炖汤时要加酒和姜,更有暖胃驱寒的作用,是一道美味、清淡且滋补的菜肴,适合病人食用。贾母吃了果然受用。
探春、宝钗要吃油盐炒枸杞芽,“枸杞芽”指的是初春采摘的枸杞枝条顶梢的嫩叶,清香微苦,有滋肾养阴、清肝明目、退热解毒之功。
秦可卿久病虚弱,气息恹恹,可卿对探病的凤姐说:“昨日老太太赏的枣泥馅的山药糕,倒像克化的动似的。”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两者和谐搭配,是久病体虚之人健脾益气的佳品。
四、养生常在细微处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除了饮食十分精心,贾家在睡眠等日常生活细节中,也很注意养生。
俗语道:“一觉闲眠百病消”、“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贾家无论主子还是丫头,都很注重睡眠养生。凤姐对伺候宝玉的婆子说:“晚上催他早睡,早上催他早起。”凤姐每到天热,午间要歇一个时辰,至于贾母、王夫人等在榻上歪着的情节,更是比比皆是,中医学认为睡眠有“养阴培元”之功效。
贾家上下,有了轻微的伤风感冒,并不忙着请医吃药,主要运用净饿疗法,少吃一二餐,饿一饿也就好了,不好再吃药。这种疗法也很适合我国现在营养普遍超标的小康国情。
贾家还很注意防风、保暖。贾母中秋赏月,鸳鸯拿来软巾兜和大斗篷,并催促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坐坐也该歇了。”
刘姥姥初次见到贾母时,就看到一个小丫头正在给贾母捶着。捶打疗法,是推拿按摩的一种,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
贾母喜欢年轻人在一起玩笑,使生活变得多彩,并且喜欢疏散筋骨;王夫人经常斋戒;贾府众艳讲究生活情趣……《红楼梦》里值得挖掘的养生秘法还有很多,《红楼梦》不只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有丰富中医知识的保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