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上转型
假设B是A的子类或者间接子类,用类B创建一个对象,并把这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类A的一个引用,例如:
A a;
B b=new B();
a=b;
等价于
A a=new B();
称对象a是子类对象b的上转型对象
上转型对象也能强制转换成子类对象
A a;
B b=new B();
a=b;//a是b的上转型对象
b=(B)a;//上转型对象强制转换成子类对象
等价于
A a=new B();
B b=(B)a;
上转型对象可以访问
父类中被子类继承的变量
父类中被子类隐藏的变量
父类中被子类继承的方法
子类中定义的重写方法
引用对象(子类对象)可以访问
子类中定义的覆盖变量
子类中定义的重写方法
子类中定义的新变量
子类中定义的新方法
如果一个类有很多子类,并且这些子类都重写了父类中的某个实例方法,把子类创建的对象的引用放到父类的对象中时,就得到了该对象的一个上转型对象,这个上转型对象在调用这个实例方法时就可能具有多态性
抽象类
抽象类的特点
定义抽象类的目的是为了其他的类创建一个公共的模板,让其他的类对其进行继承
(1)抽象类不能用运算符new创建对象。如果要创建对象,必须产生其子类,由子类创建对象
(2)抽象类中可以有抽象方法和普通方法。抽象方法用abstract修饰,只允许声明,不允许实现
(3)如果一个类中含有抽象方法,那么这个类必然是抽象类
(4)如果一个非抽象类是一个抽象类的子类,它必须具体实现父类所有的抽象方法,在子类中要将方法前面的abstract去掉
(5)如果一个抽象类是另一个抽象类的子类,则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也可以不实现
去掉非法语句的运行结果如下:
最终类(fina类)
final类不能被继承,即不能有子类
final class A{
… …
}
A称为最终类
被final修饰的成员方法不能被重写
上转型与运行时多态举例
接口
接口(interface)的概念
接口可以像类一样用来对某个概念进行抽象
可以用接口进行程序的框架设计,而不必关心实现细节,排除细节对框架设计的干扰
通过接口,可以实现Java语言本身不具备的类的多重继承机制,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接口的声明
接口通过使用关键字interface来声明,接口体中包含常量定义和方法声明两部分。例如:
interface Comparable
{
final int negative=-1;
final int zero=0;
int compare(Comparable another);
}
如果没有显示指明,接口中的方法默认为是public和abstract的
接口的实现与使用
接口之间可以继承,一个接口继承自另外一个接口,要用关键字extends。例如
interface B extends A
{
新方法的声明
}
一个接口可以继承自多个接口。注意:类不可以多继承。接口的多继承与类的单继承不冲突
class A{
void f(){//A中实现}
}
classB{
void f(){//B中实现}
}
class C extends A,B{
/*错误语法,继承了A的f()方法和B的f()方法。而接口中不会有方法的具体实现,会在继承接口的类中重写该方法,系统调用的是重写之后的方法*/
}
一个类通过关键字implements声明自己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实现多个接口时,用逗号隔开接口名。例如:
class A implements B
class A implements B,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implements Eatable,Sleepable
接口的使用
如果一个类实现某个接口,那么这个类必须实现该接口的所有方法
如果没有显示指明,接口中的方法被默认为是public和abstract的,类在实现接口方法时一定要用public来修饰
接口中定义的常量可以被实现该接口的所有类共享
接口回调
可以把使用某一接口的类创建的对象的引用赋值给该接口声明的接口变量中,那么该接口变量就可以调用被类实现的接口中的方法,当接口变量调用被类实现的接口中方法时,就是通知相应的对象调用接口的方法,这一过程称为接口回调
接口回调是多态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类在实现同一接口时,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体现,因此接口回调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抽象类与接口的比较
抽象类中可以有抽象方法和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必须是抽象的
抽象类中可以有常量也可以有变量,接口中不能有变量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是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接口与实现它的类不构成类的继承体系,而抽象类属于一个类的继承体系
内部类
在一个类中声明的类,称为内部类
包含内部类的类称为外嵌类
一个类把内部类看成是自己的成员
外嵌类的成员变量在内部类中仍然有效
内部类中的方法也可以调用外嵌类中的方法
内部类的类体中不可以声明类变量和类方法
外嵌类可以把内部类声明的对象作为外嵌类的成员
在方法中声明内部类
在方法的内部,有时需要一个类来支撑算法,但这个类仅在这个方法中需要,在别的地方不需要;或者别的地方有同名的类;或者存在类似功能的类,但希望名称不一样等;这些情况需要在方法中建立一个内部类
匿名类
与类有关的匿名类
子类对象的创建和子类类体定义同时进行的类称为匿名类
匿名类是一个子类,由于无名可用,所以不能用匿名类声明对象,但是可以用匿名类创建对象
假设A是一个类,则下列代码就是类A的一个子类(匿名类)创建对象
new A()
{
… …
}
匿名类可以继承类的方法,也可以重写类的方法
匿名类是内部类,在某个类中直接使用匿名类创建对象
匿名对象的引用必须传递给一个匹配的参数
假设f( A a)是一个方法,其中的参数a是A类对象,在调用方法f()时可以向参数a传递一个匿名对象
f(new A()
{
… …
});
与接口有关的匿名类
假设Comparable是一个接口,Java允许直接用接口名和一个类体创建一个匿名对象,此类体被认为是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的类去掉类声明后的类体,即匿名类
new Comparable()
{
… …
}
假设f(Comparable x)是一个方法,其中的参数是接口变量,在调用方法f()时可以向参数x传递一个匿名对象
f(new Comparabl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