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无数人在这一天教你如何读书,无数人在这一天下定决心读完多少本书,无数人面对书店的促销活动纷纷拿出人民币。
然而我却想说:相对读书,识人更重要。
随着罗辑思维、书单、十点读书等自媒体大号的兴起,读书日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全民运动。这些意见领袖一边倡导读书好,一边把卖书的利润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盲目的网民冲动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社群运动,无视自己的发展需要,满怀激情的读完一本又一本大牛推荐的书。
当日历一页页翻过、年岁不知不觉增加,才发现自己读的书并没有助力自身的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读书不能有功利心。然而,我要说学习必须有方向感。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需要设计的,你必须要依靠某些知识吃饭,掌握某些知识逗乐,学会一些技巧生活。
你才是自己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不是导师,不是大牛。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看到当红人物的传记出版,感到非常诧异。
在古代,一般王孙贵族死后,史官才会编写传记。
这些名人为何如此急切的为自己树碑立传?
不外乎是世界变化太快。
今天他们的方法论还被世人称道,明天就又有新的宠儿被万众追捧。
互联网领域,一本书的落成,往往意味着有人占领了新的山头。后来者即使学习的再好,也只是跟随者,成不了第一名。
鸡汤界红人往往喜欢把自己在网络上的精妙言论组合出版。
现在的企业、名人,你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关注,读书只是效率最慢的一种。
一本书的创造,凝聚了作者许多心血,但也只是众多信息获取方式中的一种。读书很重要,但也无需过分神圣化。
能够从网上搜索来的东西,不要看书;能够从周围人那里咨询到的信息,不要看书。
在一个陌生的领域,一个资深从业者所能提供给你的信息,比书籍要鲜活、准确的多。
读书就像与智者对话,但毕竟不如你的对面就坐着一位智者。
读书可以扩大眼界,但毕竟不如你去亲眼看看这世界。
明白人不用读书,糊涂人越读书越糊涂。现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书,各种信息充斥着你的生活。
与其费尽心力甄别有效信息,不如踏踏实实好好生活。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