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自古以来争论的一个话题。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认为人性本没有善恶。
法国哲人卢梭在《忏悔录》里讲诉了赤裸裸的人性,即一个人有正直善良勇敢的一面,也有自私淫邪的一面。他强烈抨击封建贵族阶层骄奢淫逸,封建道德对人的束缚,提倡人生来平等,写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曾偷窃东西、跟妓女嫖娼为人不齿的一面。
善恶就像硬币的两面,善和恶一直在不停地交织争斗。我们通过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阅读和实践来开阔视野,发扬善的一面,抑制恶的一面。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论语里说“吾三日自省吾身”,就是通过每天自我反省来检视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足,发现了并且加以改正。
人们追求真善美,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但假恶丑也真实存在,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
斯坦福监狱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团队,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搭起一座模拟监狱,这座监狱是完全按照真实监狱建造的。监狱完工后,菲利普教授以每天15美元的报酬征集志愿者,数百人前来应征,他们大多都是斯坦福和其他高校的大学生。
经过简单小测试后,菲利普教授选定了24个心理健康,无疾病史的志愿者,参加为期14天的模拟监狱实验。他将24名志愿者分为2组,每组12人,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实验时每组出场9人,3人替补。
实验还没开始前,每个志愿者都信心满满,认为这只是个模拟监狱,自己不可能在14天内被改变,就全当是游戏,还有钱拿,一定能坚持下去。但是,志愿者们都低估了实验的残酷性,人性的改变可能只在一念间。
实验正式开始后,12名扮演囚犯的志愿者,被警察从各自家中以盗窃、抢劫等名义逮捕,逮捕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所有囚犯都被戴上手铐,套上牛皮纸袋头套,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地下模拟监狱。
实验进行到第三天,局势有点小小的失控了。囚犯们开始撕掉身上的编号,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狱警进来。而狱警则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衣服关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剥夺睡眠时间,甚至让他们用手擦洗马桶。
第五天,囚犯和狱警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几乎都忘记了这只是一个为期14天的实验。更可怕的是,连菲利普教授自己都陷进去了,“监狱长”身份让他越发兴奋,他想的已经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如何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斯坦福监狱实验仅持续6天就被叫停,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狱警对待囚犯越发疯狂,犯人身心都在崩溃边缘;二是菲利普教授的女友前来参观后被震惊,痛骂了他一顿,才把菲利普叫醒,及时停止了实验。
人性的善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受于环境教育道德法律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中,邪恶的想法就能催生出邪恶的行动,善良的想法就能做出善良的事情。
年轻时的周恩来留学日本,当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接连失利而抑郁,以及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困扰时,他坚持每天自我反省,每天看书学习运动,每天跟朋友交流,做事总是一心为别人着想。后面阅读了《新青年》,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未来的路充满了希望。后面通过深入了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当心里始终有阳光,阳光也会一直照耀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