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打小就是舅妈抚养的,三岁才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那时候,我的概念里没有母亲的概念,而是“姑姑”,因为计划生育,我回家后仍然叫妈妈为“姑姑”。或许回家并没有归属感,跟妈妈也不是很亲热,总是刻意避而远之,可以用“冷淡”概括我与妈妈的日常。
我的归属感都来源于我的爷爷奶奶,所以我三岁回家后都跟奶奶一起睡,再加上母亲常常外出打工,更是没什么感情。她走,我不会哭。我的心好似一潭死水,妈妈二字真的激不起任何涟漪。相反,妹妹就是妈妈的小棉袄,妈妈外出打工,妹妹硬是在家门口哭了一个星期。那时候我不懂妹妹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我站在楼上,透过窗偷偷看着妹妹耷拉着背,疲倦的身子,抽泣声从洪亮变得沙哑,最后无声。就这样一个星期,心里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不一样并不是对妈妈的理解,而是一半心疼妹妹,另一半是羡慕妹妹。我羡慕妹妹有着对妈妈挚爱的感情,我也同样有些自卑,打不开心去理解,去接纳,反而越关越紧,直至初中,我与妈妈仍无任何交流。
她回来,我也不会高兴。从二年级她走,到六年级她回来 ,弟弟妹妹兴奋得睡不着, 我第二天在学校门口看到了她和爸爸坐在车里,车里爸爸叫我回家,我不紧不忙的走回去,爸爸说弟弟看到他们都跑回去,我怎么是慢慢走回去。我也不知道,可能我怕叫妈妈吧,因为我一直没叫过妈妈,心里不知道怎么面对妈妈。我记得是夏季,我们拍了好多照片,照片里妈妈和妹妹真的是母女,我像个旁观者,看着他们相聚而欢,我仍然没什么波澜,不悲不喜大概就是这样。
第一次与妈妈在情感上交流是一次洗袜子的“战争”,我没洗她的袜子,只给爸爸洗了,她不高兴就说我,我性格不喜大吵大闹,眼里噙着泪水,跑回房间一锁就是一夜。我听到楼下爸爸对妈妈的不解,我也听到爷爷奶奶对妈妈的劝解。途中爷爷奶奶敲过我的门,也在门口说了很多妈妈的难处,让我去原谅。那时候,只懂得自己难过了,就把自己锁起来,不哭也不闹。不曾知道,我的不哭不闹让妈妈心里难受了三年,直到我初三的时候叫的第一声妈妈。
高中时期,因为有了手机,妈妈会经常打电话,她会跟我聊天,什么都说,说她今天赚了多少钱,又说爸爸怎样怎样,还说厂里那个老太婆怎样怎样。逐渐的,跟妈妈熟络了起来,不再觉得妈妈很拗口了。我开始变得会给妈妈说笑话(虽然都是冷笑话),也会体谅她让她照顾好自己,在她生日或者节假日给她发一句“我爱妈妈”。爸爸说,我每次发的信息她都会炫耀几天。
大学了,或许自己在懵懂中成熟了,我与妈妈的角色开始变了。她难过了,受委屈了,就打电话给我,像个小女生一样给我哭诉。我倒是像个临时成长起来的“小妈妈”,安慰她,鼓励她,逗笑她。这样的关系一直到现在没变。
虽然跟妈妈的关系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我也很满意现在与妈妈的关系。但是她的一些性格一些处事方式,我不知道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继承,我变得跟妈妈很像。如果说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我能宽恕人,体谅人,孝顺家人等等,我都得感谢我那坚强又爱哭的母亲。
2017 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