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张是我多年的朋友,为人豪爽,向来自诩广交天下友,一声令下,一呼百应。这话多少有点吹牛皮的意味,但他人缘好的确不假。
因为在行政单位里呆得烦闷了,某天突发奇想要创业。开个什么店好呢?思前想后决定开个火锅店,操作简单,爱好群体广。
没过多久,老张果真辞了“铁饭碗”,开起了火锅店。朋友圈一发消息,大家不光点赞,还用实际行动力挺了他。一时间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场面相当火爆。
朋友们不光自己来,还呼朋引伴来,拖家带口来,吃不完原材料打包带走,一点不浪费。他顿时觉得自己若早下海,没准已经成了王健林第二了。
到了月底财务算账时,居然发现不赚反亏了不少。怎么回事呢?刚开业要好的朋友来捧场自然不好意思收钱,一般的朋友来也理所当然要打折的,朋友的朋友来至少得送个饮料酒水,不然哪够朋友?
于是,没过俩月,老张的火锅店就关门大吉了。他叹口气说,朋友的生意真的不好做啊!
02
做“微商“的朋友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做的时候都要冒着被屏蔽或拉黑的风险广而告之——我卖”面膜“了!我卖内衣了!我卖保健品了!
暂不论卖的产品究竟好坏,肯定有一批人将你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大概是真害怕你从他们口袋里赚走几个亿吧。
当然也会有一些朋友光顾你,自己用完后觉得不错没准还会推荐给别的朋友,这种绝对是“真爱粉“,也是微商们最喜闻乐见的。
即使在这批人中,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都是朋友,你少赚一点,给我打个五折吧!”或者”我都给你介绍客户了,你怎么地也得多送我几盒面膜!” 于是,你咬咬牙,宁可自己倒贴也要对得起朋友。
然而,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比如你的孩子生病了,你想挂一个专家的号,可是人家实在是太火爆了,走正常渠道根本不可能挂上。这个时候,你会拜托你当医生的朋友托关系帮你去拿到号,还是“我们是老朋友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治好我的孩子!”即使你知道他在医院混了几十年,还只是个极普通的医生?
03
国人有个奇怪的思维——做生意要先做朋友。
殊不知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极其惨烈,就是关系混淆了。因为是朋友,你不好意思讨价还价;因为是朋友,你不好意思明确交易规则。中间但凡出现问题,碍于情面,你宁可苦水往肚子里咽,也不愿开罪朋友。
这大概是中国“人情社会”体系下的后遗症:我每向你买一样东西,就是帮衬你一次,你欠着我人情呢!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跟没有任何关系瓜葛的人做买卖,只要你认定人家够专业,能够解决你的问题,你就不会想我身边有哪个朋友能帮忙。
能用钱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就不屑于打“人情牌“,天晓得这笔”人情“什么时候能还得请。
做生意本来应该是“你有需要,我刚好有专业的解决方案“。在商言商,只有互利双赢,才会让交易持续下去,源源不断。
我们能不能把生意做了,再来谈做朋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