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习近平指出要优化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把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当地干部培养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作为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中的一员,要学会巧用“三劲”踢好乡村干部人才“建设杯”。
做运筹帷幄有巧劲的中锋,排兵布阵促振兴。足球比赛中有一句话叫做:得中场者得天下,中锋是球队的“大脑中枢”,需要在比赛中组织调动队友发起进攻、快速回防,用一股巧劲调动整场比赛攻防基调。推动乡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也同样需要有“中锋”的巧劲,组织部门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重要部门,便扮演者“中锋”的校色,要在坚定不移执行上级乡村各类人才作用发挥机制“战术”的同时,借着一股“巧劲”“传出”独具本地特色人才任用机制的“神来一脚”,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在乡村建设工作中才能优势。认真分析岗位对人才素质、能力、专长等各方面的要求,把岗位需要与促进人才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岗位缺什么人就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调动合适的人才奔跑在适合自身能力特长的“行进路线”上,进一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让人才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在乡村感人人才“赛场”上创造出最大价值。
做敢打敢拼有闯劲的前锋,一往无前强振兴。在足球场上,脚法最精湛,个人能力最强的即是前锋,他们肩上扛着破门得分带领全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责任。人才就是乡村振兴工作进程中破局的“前锋”,因此,要注重建强人才培训体系,建立配套完善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人才培育机制,为人才提供精湛“脚法”的锻炼平台。主动给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各类培训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持续提高人才履职业务能力,使人才有能力在乡村振兴的赛场上破局、冲锋。同时,敢于担当的“前锋”在面对着众多“破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也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失误,要想让敢于担当的“前锋”毫无后顾之忧地一往无前、建功立业,就必须营造一个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冲锋陷阵的“前锋”人才撑腰鼓劲,激发人才在乡村建设“赛场”中勇于“取分”敢于“破局”的强大伟力。
做百战不殆有韧劲的后卫,步步为营保振兴。俗话说:竞技体育,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时刻警惕持之以恒的守住禁区底线、化解风险挑战便是后卫职责所在。正如乡村振兴工作一样,要在力求取得工作进展的同时夯实人才“防守”基石。筑牢青年人才的“底线”“禁区”意识,使人才充分认识到加强风险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必要时刻及时向青年人才干部亮起禁止“越位”突破底线的“黄牌”,引导督促人才始终以十足的韧劲绷紧禁区、底线不可越之一步这根弦,增强“消祸于未萌”不越底线的前瞻思维、“安而不忘危”警惕越位的忧患意识、“乱云飞渡仍从容”坚守禁区的防控定力,从容应对、抵御重大风险挑战,做好韧劲十足的后卫在乡村干部人才建设这场惠民利民的大赛中“零封”一切艰难险阻,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大踏步迈上乡村建设的最高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