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市场上的汽车、房子、食品、电视……等等。
对一个概念的表征与内容均理解了,我们称之为“明白”。
一、基本样式一:将学生的“明白”改造为教师的“明白”(改造教学)
任务:
1.了解学生的明白在哪里。
2.知道学生的明白与自己明白间的差别。
3.设计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差别之间的改造。
反思: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储备,教师要在充分掌了解学情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流程。
二、基本样式二:将教师的“明白”变成学生的“明白”(接受学习)
1.学生一无所知,对知识呈空白状态。
2.运用多种感官感受教师“明白”的各个内涵。
这种学习样式称为全纳教学或全息教学,究其根本,就是让更多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更多的概念学习属于第一种样式。
三、比较两种基本样式
1.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用第二种基本样式教学,但不一定可以用第二种基本样式组织教学。
2.对概念学习的分类其意义不在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对知识的理解。
3.比较两个基本样式的具体流程,最后结果都一样,都是关于面积的“明白”。
4.两种基本样式起点了不同,一个起点是关于面积的“明白”,一个起点是关于面积的“不明白”。
5.不同学习样式的选择决定学生关于学习的不同体会。